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又或事来得多,须要次弟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自己以为人是有心和神的。心居于我们肚脐附近,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源泉,有俗话说“把心放到肚子里”,也就是心安定的状态。神却是上下内外活动的,这是我们的意识。理想的状态的心神合一,也就是先生说的“终身只为一事”,随时保证自己心神是合一的。但神极容易被外在的事情,我们的念头带走,这时我们会说“走神了”,就会视不可见,听不可闻。在事情繁杂时,神思会过度被牵扯在外,久了人就会神疲力尽。这时如果我们可以静坐一会儿,让心神合一十几分钟,便会很快的恢复精力。先生所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那是他已良知澄明,气定神闲了,他已到了外面剿匪热火朝天,他自岿然不动的讲学状态,神已经不会为外物牵绊,可以随时与心合一了,自然可以时时致良知,我辈初入此门,心神未定,静坐还是需要的。
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凡今天下之论议我者,苟能取以为善,皆是砥砺切磋我也,则在我无非警惕修省进德之地矣。昔人谓“攻吾之短者是吾师”,师又何恶乎“
用心体会心学精髓,不介入无谓的口舌之争,时时提醒心神合一,在诸事上体会实践,以求日有所获。
来信云:“良知亦有起处,”云云。
此或听之未审。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虽有时而或放,其体实未尝不在也,存之而已耳。虽有时而或蔽,其体实未尝不明也,察之而已耳。若谓良知亦有起处,则是有时而不在也,非其本体之谓矣。
先生此段中,良知者,心之本体,当是我理解的"心’,妄念是否便是那上下内外来去的“神”?良知始终光明,神思如果与良知为伍,我们的行为便可致良知,神思若与“妄念”为伍,便会昏塞。所以先生时时强调去私欲,克制妄念。孟子说“学问无他,求放心耳”,求的是把神放到心那儿去吧,心神合一,让良知的光明照耀生活的每一个时刻与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