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毫无征兆的某个时刻,心弦被无意地弹拨,记忆之门便层层打开,童年的光景总是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般浮出脑海,朦胧而富于诗意。
那场小雨是从下午两点多钟开始的,当时我正在渤海岸边一所渔村小学的教室里给十几个孩子上课。我让孩子们写字,自己则走到窗前欣赏起这细雨来。看到雨雾迷蒙中住户的屋顶和烟囱,恍惚中便回到了童年记忆中故乡的村庄街道上。
记得小时候,下这样的雨时,我们一群小毛孩根本不知道躲避,依然在细雨中嬉戏,还大声地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毛毛雨,盖酱缸,小媳妇,尿裤裆。想想那时是多么的顽皮而又纯真啊!
凝视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突然生出一种午睡醒来后的那种怅然若失感。当年那些疏落的农家小院,那些爬满豆角秧和牵牛花的篱笆墙,那些带着潮气的袅袅炊烟……所有童年记忆里诗意的风景,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童年记忆里的风景除了曾经亲眼所见的,还有的只是在梦里出现过,比如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到过的江南。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小雨,江南的杏花是否已是吐蕊争芳了呢?“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年少时,在唐诗宋词的滋润下,杏花烟雨的江南悄悄地在我的梦中洇成了一副清新淡雅的中国画,而我自己,则是画面上那个挎着花篮的小童。
可惜这里不是江南,还好,隔了长长的岁月,故乡在我的回忆中同样散发出淡淡的水墨画的韵味。
小时候,最难忍受在这样的雨天待在家里。待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读书吗?睡觉吗?我觉得这时候若是待在屋子里,那可真是辜负了这良辰美景。
最好是在外面,湖面上或田野里。那些地方才有开阔的视野。不管是坐在钓船里还是漫步在田埂上,都能看到一幅天成的《烟雨早春图》。这种时候,心情是清爽的,身子骨也是清爽的……
正当我透过蒙蒙烟雨努力追寻着童年的自己时,雨停了,视野里跑出来许多个欢欣的儿童,他们是隔壁三年级的学生。想必是刚才上了手工课。此时,他们都拿着纸做的风车,在操场上迎风奔跑。
看到纸做的风车,我不禁又是一阵感慨,真的是久违了。在我们小时候,春节前后也做风车。那时候都是用高粱的秸秫。除了做风车,还做秸秫笛,扎蝈蝈笼什么的。这样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除了在这种封闭落后的地方,还能看到这么传统的东西,在别处已不多见了。现在的孩子自有他们非同前人的乐趣,有电视可看,有电脑可玩,谁还稀罕纸风车这些老掉牙的东西呢?谁还肯在雨中出屋、在雨后奔跑玩耍呢?
但是,我总还希望能看到现在更多的孩子能到外面去奔跑,如果总是待在家里,他们的记忆中将来会留存诗意的风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