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跑步,操场边歪歪斜斜横出面小红旗。第一次跑过去的时候,那是万黑丛中一点红,着实把我吓得魂。不。附。体。
真的。
于是提醒自己,这儿有面小红旗,下次跑过来就别大惊小怪了。
结果跑了十几圈,魂飞魄散了八、九次。
怎么老不长记性呢?因为我习惯的是一整片的黑,而不是那一点的红。
小时候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我爸经过的时候突然笑了起来。我一脸懵逼,问笑什么。他说,你看动画片坐得那么直干什么,看起来像是在认真听课。
学校里这么坐习惯了,一回家还改不过来了。
小时候讨厌刷牙,每天都要磨蹭到快上学,才会在爸妈的夺命连环催下,拾起牙刷胡乱画几笔,而后夺门而出。直到有一天我爸忍无可忍跟我讲,以后你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刷牙。
于是,从那以后,哪怕困成了狗,醒来第一件事还是闭着眼睛一路摸到卫生间,去刷牙。有时候要看着手中的牙刷才发现自己刚刚在刷牙。
在学校的时候,有人夸我很自律,每天都能坚持跑步。其实我真的一点都不自律,我从来不在寝室里放零食,因为一有零食,就会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个一干二净。
我只是跑着跑着跑习惯了。一开始跑,我想着锻炼锻炼身体也好(其实是为了减肥)。后来觉得跑步挺爽的,便坚持了几天。再后来一天不跑心里竟空空落落,身体也愈发迟钝笨重起来。
2.
亦舒说:自爱,沉稳,而后爱人。我们也想着要更爱自己,but how?
是放纵自己吃掉眼前的这堆零食?还是说服自己今天先不去健身了,明天去?(结果明天也没去)或是允许自己再玩会手机、打局游戏?
这些看似更爱自己的行为,却为未来埋下了痛苦。短暂的快乐带来的是长久的不满、失望、羞愧、疲惫、恶心。
更爱自己,意味着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
可是更爱自己、做一个更好的决定究竟有多难?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提到: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爱需要用行动来体现,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爱是为了努力促进自己心智成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勇气。
马斯洛:成长往往是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们其实是逃避成长的,人们会同时热爱和恐惧自己最好的机会,无一例外对成长怀着极其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
所以我们一边嚷嚷着要改变自己,一边在内心深处拒绝改变。一边高歌猛进,一边轻易退回以前熟悉而又狭隘的生活方式中去。
我们想要改变,首先要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习惯是如何不知不觉让我们远离既定的目标、让我们离更好的自己越来越远。
比如,屁股一沾沙发,便是一张葛优躺.jpg。比如,一躺床上,哪怕凌晨两三点,下意识摸出手机各种开刷。比如,好好地看着电视节目,一边无意识地往嘴里塞塞塞。比如,明明左手扶着本书,头却自然而然低下去看放在膝盖上被右手固定的手机...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甚至不愿多花一秒去考虑该不该的行为习惯阻止了我们更爱自己。
因为我们喜欢熟悉,我们趋于一成不变。
Dr. Matthew Lieberman教授在讲到情境的影响力时,提到了意识的重要性:
3.
有没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帮助我们做出真正的改变?
养成新习惯。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在《全力以赴》一书中提到“改变”的一种方法:与其强化自律性,不如养成固定的习惯。他们认为,“养成习惯要求确定行动的细节,并规定在特定的具体时间内完成,这需要感受到深刻价值作为行事动机。”
你我都见识过习惯的强大力量,既能让半睡半醒的自己滚去刷牙、也让自己无论何时何地一坐下便是一副认真听讲模样、还驱赶着自己时间一到便大踏步向操场行进。
为什么不通过养成一些新习惯来造就更好的我们、从而实现改变?
亚里士多德:我们的习惯造就了我们。卓越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最近自己总算是养成了一个习惯——记录感恩五件事。
养成习惯需要感受到深刻价值作为动机,我便去找了一个。
《幸福的方法》一书中提到:罗伯特·埃蒙斯和迈克尔·麦卡洛的研究表明,每日把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记录下来的人(每天写下最少5件值得感恩的事),确实在身体上更健康,内心更幸福。
从5月20日起,到现在,自己一共记录了66天的感恩五件事。刚开始几天,老忘记,哪怕连续记录了好几天,之后还是会有忘掉的情况出现。但是现在,每当快要睡觉的时候,哪怕已经很困,也还是会想着要记录一下。
这个习惯带给我什么呢?
爱默生:如果星星每千年闪烁一次,我们都会仰视赞美这个世界的美丽,但是因为它们每天都在闪烁,我们将之视为理所当然。
它带我找回被忽视的美好。现在的我会习惯性地去寻找生活中的积极一面。我会想,“今晚我可以写一写这件事,它是那么棒”。
Always take action on things. People regret inaction more than action.
希望看到这儿的你们也能去努力尝试建立自己想要的习惯,用心也不要忘了用脑去爱自己。
毕竟,养成习惯虽然是件困难的事、需要一定的自律,但保持习惯却不需要什么强大的意志力。
怎么看都是个稳赚不赔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