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重温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国军队的步步逼近之下,英法盟军不得不退守在敦刻尔克海港,筑起堡垒准备背水一战,为大部队的撤离争取时间,同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征发全国的可动用船只赶往前线救援,只要抵达,陆续上船,这帮历经苦难的士兵就可以穿过英吉利海峡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剧情一开始便把铁幕般的战争气氛铺陈开来,电影的配乐没有停过,配乐大师汉斯季默营造一种悲鸣般的声音,一种能引发听力错觉的“谢泼德音调”,这种音调给人不断上升的错觉,从而让观众产生坐如针毡的紧张感。再配合逼真的战斗场面,同时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快感,战斗场面表现手法也较为罕见,比如在船舱里等待涨潮这幕,不见敌人,只见敌人打在船舱上的弹孔,有一种第一人称游戏视角的代入感。导演诺兰特有的非线性情节的发展令人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即有好转机发生,可以扭转所有人的命运,可谓吊足观众的胃口。
这部电影没有《战狼2》那种肾上腺飙升的视觉盛宴,也没有《血战钢锯岭》那种血肉横飞的惨烈可怖,《敦刻尔克》的画面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存在感,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士兵们在码头上列队等待救援的船只,他们抱团取暖,不时地忍耐敌机的轰炸。他们充满恐惧与期盼的面庞,仿佛是一尊尊石像。还有那个绅士样貌的海军长官镇静地站在码头,望着船队驶来的方向,这一幕足以震撼每一位观者的心灵,看到这里我不由自主地静下心神去体会那镌刻在历史中的画面。
导演诺兰为电影设定了三条故事主线,分别来自陆海空三个视角的切换,通过高明的剪辑手法,令观众的思绪在三条故事线路之间穿梭。观众需活跃自己的大脑方可获得完整的感官体验。
一条故事主线是英国的两个飞行员驾驶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火战斗机,执行掩护救援舰船撤离的任务。但掩护过程遭遇德国战斗机的拦截,双方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展开空战搏杀。其中一架就是本电影主角之一,他本可以跳伞,但他就是有种英雄主义的豪气,他见海面平静,选择海面滑行降落。再后来,他被幸运女神眷顾,在飞机沉海之前,舱盖怎么也打不开,被正好赶来前线救援的英国船主救起,他顺利与船主会师。他的另外一个僚机战友续借他的故事主线,而他后续成为它僚机战友的重要啦啦队成员。
英国船主就是故事主线之二,他在剧情之初就积极响应丘吉尔的征发号召,他带着一个儿子,另一个貌似是侄子,开着自家的游艇,说一不二跟晚辈谈起这次行动会是极大的荣誉。老船主亲自掌舵,缄默优雅,谈吐不凡,对待晚辈虚心教导,我想定是英国的贵族阶级。他们从英国老家海岸驶向敦刻尔克前线,驶到中途救起一位英国水兵,当时他蹲坐在已经倾覆,浮起的船体上,据他讲舰船是被德潜艇的鱼雷击沉的。后来水兵因恐惧,勒令船主调转返回英国,与船主起了争执,船主儿子在争执中被水兵撂倒在地,双眼失明,最后光荣牺牲。水兵深感愧疚从此消停,蹲在一边。老船主来不及悲伤,任命大侄子做他的大副,继续奔赴前线。始料不及,左舷后方,天边划过一架冒烟的喷火式飞机,一股脑地俯冲向着游艇的正前方的海面上滑降。临近飞机,眼看就要沉没,飞行员最后的挣扎也没有打开舱盖,侄子将他救起。
另外一条故事主线是在敦刻尔克的街道,一个叫汤米的英国士兵饥肠辘辘和战友寻找食物,突然,遭遇德军的枪林弹雨,他发出了夺目的主角光环,仅汤米没死,他辗转迂回返到岸边,排队等待登上舰船。汤米渴望回家,他厌倦了排队,聪明的他,和另外一个沉默寡言的法国人借着抬伤员的机会接近了舰船。然而,一架德国轰炸机炸毁了这艘船,船上的士兵弃船,跳海,汤米和法国人跳到水里,和水里的士兵一起上岸顺利地登上了另一艘舰船,好景不长,又德机被炸沉,如此反复,他们的生命总是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徘徊,就像西西弗斯搬着巨石,每到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尽弃,再如此反复,似乎永无止境一样。就在他们上最后一艘渔船倾覆之时,正好老船主赶到将汤米他们成功救起。
码头上的皇家海军长官,拿起望远镜眺望海面,出现了大量的船只,副官问长官看到了什么?长官脸庞饱含深情地回答:“HOME”。此时,码头的士兵们沸腾了,燃气了希望。此时,僚机战友成功击落了企图轰炸的德机,码头暂时安全了,三路大军算是成功会师。
这部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也没有够硬的台词,换句话说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时刻,生存是唯一主题,爬上船就有回家的希望,等待救援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在生存面前,任何对白都显得单一无力,这部电影人性得到了极大的绽放,这或许是可以治愈战争创伤的最好的良药。
这次大撤退,史称敦刻尔克奇迹,这里面有德军的失误,也有天气的帮忙,还有英国上下一心的努力,依靠这次大撤退英国成功的保留的元气,为后续的反击保住实力。
历史就是历史,它就镌刻在那里!感谢导演诺兰呈现一个无与伦比的<敦刻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