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已经快过去一半了,周边朋友、同学、同事家的孩子以及我家的孩子一样,从大学回家,没有任何学业负担,但我们同时也面临问题就是不知道该怎样和孩子进行交流了。每天除了一日三餐,我们的真实相处的时间不多,能聊起来的话题更不多。今天看到“为什么我们想回家,但又不愿久留?”这个标题,还是心中一震。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
有一位科罗拉多大学的日裔心理学家,叫宗方裕子,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家庭时差。说的是,当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久了,就会形成一套新的作息节律。等他再回到家,就会不适应家里的节奏。就有点像倒时差,会让人食欲不振,生物钟混乱。
心理学家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有一个观点:所有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本质上都是边界感出了问题。要么是你踩到别人的边界,要么是别人踩到你的边界。她有一本书引进了中文版,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Drama Free:A Guide to Managing Unhealthy Family Relationships》。直译过来应该是《别找麻烦:管理不健康家庭关系指南》。但是,这本书的实际中文译名好像更贴切,叫《为什么我们想回家,但又不愿久留?》。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感。
随着子女的年龄和生活环境变化,他们对边界感的感受也在变化。父母长辈如果还用过去的方式和子女相处,站在父母这边,肯定都是善意的,但是,子女就多少有点不适应。
其实,父母跟孩子,都得摆正心态,意识到彼此之间关系的变化。那么,这个关系是怎么演化的呢?
前段时间,著名的教育家李希贵校长有这样一个的洞察,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跟父母的关系,一共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到1岁的婴儿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保姆。孩子什么都不会,你得全权照顾。
第二个阶段,是1到3岁的幼儿期。这时父母就成了玩伴,主要就是陪孩子玩耍。
第三个阶段,是3到6岁的学前时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导游。也就是,引导孩子,对周围建立一点起码的认知。
第四个阶段,是6到12岁的学龄期。注意,这会儿孩子开始自己学知识了,身边也有同学,有朋友。父母的角色也要跟着变。这时,你可以把父母想象成一个,服务型政府。也就是,孩子有什么兴趣,有什么发展方向,父母提供支持帮助。
第五个阶段,是12到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叛逆。你放心,甭管父母在自己的领域有多厉害,孩子也一定会觉得你落伍了,好多事不懂。到这会儿,父母就得扮演,总经理助理的角色。也就是,你得把孩子当成领导,但又是那种不太靠谱的领导。他万一有什么不对的,你也不能正面硬掰,而是得像对待领导一样,一点一点引导他。
第六个阶段,是18到25岁的成人期。孩子大了,有自理能力了。但是,经济收入还不稳定。因此,父母扮演的,是银行柜员。注意,可不是取款机。之所以叫银行柜员,就是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父母还得负责把把关。
而第七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25岁以后的成年期。这时,父母的角色是,亲戚。随着孩子成人,他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会关系,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已经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这七个阶段看起来很多,其实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孩子会逐渐从一个大生态中的个体,慢慢长成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在他的身边,会长出一层新的边界。
注意,一旦意识到这个边界,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相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不少。你只要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能够看到别人的边界。这么一来,既实现了自我保护,也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社交预期。做到这些,你和别人都会感到舒适和安全。
塔瓦布认为,家人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有两种。:
第一类问题叫依赖共生关系,就是一个人特别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也就是,我对你好,而且你必须得接受,得感激。面对这个依赖共生关系,塔瓦布的建议是,保持亲近的同时,适当拉开一点点距离。比如,在表达感激的同时,也明确自己的感受。
第二类问题叫互相纠缠。说白了,就是自己有点长不大,总是跟家人过分亲密。针对这个情况,塔瓦布的建议是,即使是家人,彼此之间也应该明确边界。这不是要变生疏,而是为了维护好更长久的家庭关系。
家是孩子的避风港,今后无论他在哪里扎根,遇到难题的时候,还是希望他第一时间想到我们的家,他的避风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