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公元247年)
1、
春,正月,吴国全琮去世。
2、
二月,日食。
当时尚书何晏等朋党阿附曹爽,喜欢改变法度。太尉蒋济上疏说:“当初舜辅佐尧时,特别禁止官员们结成党羽;周公辅政成王时,也对朋党特别谨慎。对于国家法度,唯有当世最高水平的大才,才能制定纲纪,垂之于后世,岂是中下级官吏可以随意改动的呢?终究无益于治国,而适足以伤民。应该让文武之臣,各守其职,以清和平静为表率,则和气祥瑞可以感化而至。”
3、
吴主孙权下诏拆迁武昌宫木材、砖瓦,用于修建建业宫。有司上奏说:“武昌宫已经二十八年,恐怕有些建材不堪使用了,应该通令全国,砍伐木材,运到建业。”孙权说:“大禹以宫室低矮为美。如今战争还未结束,百姓赋税还很重,如果在全国动员伐木,恐怕影响农业生产。拆迁武昌宫木材、砖瓦,也就够用了。”于是乎迁居南宫。三月,改建太初宫,令诸将及州郡官员都做义工,参加劳动。
4、
大将军曹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将太后迁居永宁宫,于是曹爽专擅朝政,屡屡更改制度。太傅司马懿不能禁止,与曹爽有了矛盾。五月,司马懿称病回家,不再参与政事。
5、
吴国丞相步骘去世。
6、
皇帝喜欢亲近群小,游宴后园。秋,七月,尚书何晏上言:“从今往后,陛下前往式乾殿,以及游走后园,应该让大臣跟从,咨询谋划政事,讲论经义,为万世垂范。”
冬,十二月,散骑常侍、谏议大夫孔乂上言:“如今天下平静,陛下可以不需要在后园联系骑马,出宫一定乘坐御辇座车,这才是天下之福,臣子之愿。”
皇帝都不听。
7、
吴主孙权大发部众,集结在建业,扬言要北伐。扬州刺史诸葛诞命安丰太守王基研判敌情。王基说:“如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能的嗣子,中无智谋之臣,如果孙权亲征,则担心内部发生事变,政治浓疮溃烂;如果派大将,则老将都死光了,新将还没有威信。所以,他不过是虚张声势,借此弥补内部裂痕,保护自己而已。”之后吴国果然没有出兵。
8、
这一年,雍州、凉州羌人、胡人叛变,投降蜀汉,蜀汉大将姜维将兵出陇西接应,与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胡人酋长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落投降姜维,姜维将他们迁徙入蜀。郭淮进击羌胡余党,全部平定。
九年(公元248年)
1、
春,二月三十日,中书令孙资、中书监刘放辞职。三月一日,司徒卫臻辞职,三人以侯爵身份回家,加位为“特进”。
2、
夏,四月,任命司空高柔为司徒,光禄大夫徐邈为司空。徐邈叹息说:“三公是论道之官,没有合格的人,就让他空缺,岂能以老病之人去充数呢!”于是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
3、
五月,蜀汉费祎出屯汉中,从蒋琬到费祎,虽然身居于外,但朝廷的庆典、赏赐、刑罚,都先向他们咨询意见,由他们决断,然后朝廷执行。费祎雅性谦素,他掌权时的功勋与声名,大略和蒋琬相当。
4、
秋,九月,任命车骑将军王淩为司空。
5、
涪陵蛮夷造反,蜀汉车骑将军邓芝讨伐平定。
6、
大将军曹爽,骄奢无度,饮食衣服,都和皇帝相当。尚方(皇家御库房)的珍玩,都充斥在他家里,又将先帝的才人私自带到自己家中鼓舞作乐。建造地下室,四面墙都雕花,数次与何晏等纵酒其中。弟弟曹羲深为忧虑,多次涕泣进谏,曹爽不听。曹爽兄弟数次一起出游,司农、沛国人桓范对他说:“你们兄弟总理万机,又典掌禁兵,不宜同时外出,万一有人紧闭城门,你们还进得来吗?”曹爽说:“谁敢?!”
当初,清河国、平原国发生边界纠纷,八年不能解决。冀州刺史孙礼请示用宫廷所藏当初曹叡封平原王时的地图来作为证据裁决。曹爽偏袒清河国,拒绝提供地图。孙礼上疏自辩,言辞刚切。曹爽大怒,弹劾孙礼,说他心怀怨望,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后来,又将孙礼调任并州刺史。孙礼前往进见太傅司马懿,满面怒容,不发一言。司马懿说:“你是嫌并州太小吗?还是在为分界的事情不平?”孙礼说:“先生此言差矣!我虽然没有什么品德,又岂会在乎自己的官位大小!本以为明公您能效法伊尹、姜太公,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如今社稷将危,天下汹汹,这才是孙礼不悦的地方!”于是涕泣横流。司马懿说:“不要哭,我们要能忍人所不能忍之事!”
冬,河南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去向太傅司马懿辞行。司马懿令两位婢女搀扶着,婢女递衣服给他,他没接住,衣服掉在地上,指着自己的嘴,说口渴。婢女拿来稀粥,司马懿并不用手端碗,而是自己伸嘴去喝,洒得到处都是,粥沾满胡须和胸前。李胜说:“众人都说先生风痹旧病发作,没想到您身体到这个程度!”(确实是旧“病”发作,上一次发“病”,是曹操要他出来做官,他装病不出。)司马懿声气虚弱,说:“年纪老了,病得又重,死亡就在眼前。先生屈居并州,并州靠近匈奴,要好好防备!这辈子恐怕不会再相见了,我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托付给您照顾啊!”李胜说:“我是到家乡本州——荆州任职,不是并州。”司马懿说:“您已经去过并州了?”李胜说:“我是被派到荆州。”司马懿说:“年纪大了,听不清您的话。如今您回到本州,以您的名望和盛德,一定能建立功勋!”李胜告退,向曹爽说:“司马懿已经是行尸走肉,形神已经分离,不足为虑。”另一天,又对曹爽等流泪说:“太傅的病已经没救了,令人怆然!”曹爽等于是不再防备司马懿。
何晏听说平原人管辂(lu)精于占卜,请他相见。十二月二十八日,管辂前去见何晏,何晏与他谈论《易经》。当时邓飏在座,对管辂说:“您自称通晓《易经》,但是谈话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易经》的辞义,这是为什么呢?”管辂说:“通晓《易经》的人,并不谈论《易经》。”何晏笑道:“先生可谓是要言不烦!”于是问管辂:“您帮我算一卦,看我能位至三公不?”又问:“接连梦见数十只青蝇,聚集在我鼻子上,驱之不去,这是怎么回事?”管辂说:“当初八元、八凯辅佐舜,周公辅佐周,都是以和惠谦恭,享有多福,这都不是占卜能占出来的事。如今先生您位尊势重,但是感念您恩德的人很少,畏惧您威权的人很多,这不是小心求福之道。鼻子为‘天中’(唇以上为‘人中’),又有山像,称为‘天中之山’,‘高而不危,所以长守富贵。’如今青蝇臭恶,而聚集于其上,地位高峻就会倾倒,轻率豪奢就会覆亡,不能不深思啊!希望先生您能自我减损,不和礼义的事,不要去做,然后自然可以位至三公,青蝇自然也就散去了。”邓飏说:“这都是些老生常谈罢了。”管辂说:“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管辂回到家,把前后经过告诉他舅舅,舅舅责备他说话太尖刻。管辂说:“跟死人说话,担心什么!”舅舅大怒,认为管辂狂妄。
华杉曰:
老生常谈,就是最高智慧,几千年历史经验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世人不能对老生常谈知行合一,还轻视老生常谈,总想听点新鲜的,就是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为什么呢,因为每一句老生常谈背后,都有数以万计的案例,听的人只熟悉那句话,耳朵都听出老茧了,但是没研究,没理解那些案例,所以他不能知行合一。
管辂说:“老生者见不生,常谈者见不谈。”这话很恶毒,意思是说:我是老生常谈,你是不生不谈——行尸走肉,死在眼前。
7、
吴国交趾、九真夷人攻陷城邑,交州骚动。吴主孙权任命衡阳督军都尉陆胤为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陆胤入境,喻以恩信,降者五万余家,州境重新清静。
8、
太傅司马懿与儿子中护军司马师,散骑常侍司马昭密谋诛杀曹爽。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1、
春,正月,皇帝拜谒高平陵(明帝陵),大将军曹爽与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都跟从。太傅司马懿以皇太后令的名义,关闭城门,勒兵占据武库,又派兵出屯洛水浮桥,召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大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大营。然后写奏书向皇帝弹劾曹爽说:
“臣当初从辽东回来,先帝下诏请陛下、秦王与臣同到御床前,拉着臣的手臂,甚为忧虑,将后事托付给我。臣当时说:‘太祖、高祖也曾将后事托付给臣(曹丕曾将曹叡托付给司马懿,曹操并没有将曹丕托付给他,司马懿夸大其词),这都是陛下亲眼所见,不需要忧虑悲苦,万一有不如意,臣当以死奉明诏!’如今大将军曹爽,背弃先帝顾命之托,败乱国典,内则僭越,外则专权,破坏军队,尽据禁兵。群官要职,都是他的亲信;殿中宿卫,全是他的私党;盘根错节,骄纵日甚。又任命黄门张当为都监,监视皇上,离间太后和皇上,伤害骨肉亲情。天下汹汹,人情危惧。陛下虽处于天子之位,也不过寄寓于曹爽屋檐之下而已,岂能久安!这不是先帝临终时在御床前对陛下与臣交待的本意!臣虽然老朽,岂敢忘记当年的话!太尉、臣、蒋济等,都认为曹爽有无君之心,曹氏兄弟,不宜再典兵宿卫。臣等已上奏太后批准,太后令臣等执行。臣已下令主事官员及黄门令:‘撤销曹爽、曹羲、曹训兵权,以侯爵身份回到自己家宅,不得逗留阻碍皇上车驾返宫。如果敢有羁留皇上车驾,便以军法从事!’臣则将兵屯驻洛水浮桥,以备非常!”
曹爽拿到司马懿奏书,不敢通报皇上,窘迫不已,不知道该怎么办,就留皇上车驾留宿在伊水之南。又伐木为鹿角防御工事,征发屯田士兵数千人为卫队。
司马懿派侍中、高阳人许允及尚书陈泰去游说曹爽,应该早点自己归案,又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跟曹爽说,就是免职而已,并以洛水为誓。陈泰,是陈群之子。
华杉曰:
贪图享乐的人,吃不了苦的人,就没有意志力,就会一厢情愿,就会上当受骗。曹爽就是这样的人,而司马懿是专业骗子,他看准了曹爽的所有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