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遇事不动脑子的“傻”孩子们
9月份,学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需要我的学生组织制作展板,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一个我比较信任的学生干部,跟他交代清楚展板内容、规格和要求、以及上交设计稿的时间。第一版的设计稿问题不少,我把问题与修改意见反馈给他,这样的修改反复了几次,随着制作时间的临近,设计方案却迟迟不能定稿,常常是摁倒葫芦起了瓢,老问题不改、新问题不断,展板的制作时间不能再拖了,设计稿却仍然出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原来我的这位学生干部,从接到这个任务以后,就安排给了他的两个学生“下属”,从始至终,他都只是扮演了一个“传声筒”的角色,将我的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者,再将设计稿反馈给我,仅此而已。
我很少对学生发脾气,那一次真是让我很恼火,一是他作为这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好好动动脑子,在环节过程与质量把控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接到这样的任务,自己不先动动脑子,分析一下任务的轻重缓急,这哪里像一个校级学生组织主要负责人应有的样子;三是这个孩子已经大三了,之前也有很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遇到事情不过脑子,也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如此发展下去,前途堪忧。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遇事不动脑子的“傻”孩子们,这也是很多高校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和老师们关心与发愁的问题之一,我们总是抱怨学生没有以前那么“懂事”了,安排的工作落实不够,方法过于简单,考虑问题也不全面,还自我感觉良好等等,为什么会这样?
2. 脑子哪里去了?
曾经,我把这些问题总结为“执行力不强”,因为学生的经历有限,还需要不断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同时提升工作效率,我一般会针对具体工作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表格要呈现哪些内容、人员如何分配、谁负责那部分具体工作、每项工作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才算合格……的确,学生干部在我这些精确的指令下,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各自分内的工作,“执行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是不是没毛病?
的确,这样职责清晰的工作分配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工作,但它培养的是“不动脑子的执行者”,而不是“举一反三的创造者”。
的确,在现实的职业中,组织都是这样安排工作的,但是我们忽视了我们作为教育者的身份,我们的目标不单纯是完成工作任务,更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发展、提升他们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图式”,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指的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通俗一点讲,就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你习惯用什么方式去认知或者思考。比如上图所示,是生涯规划师在与来询者探索职业时的常用流程,当来询者对职业信息比较清晰时,他可以顺利地进入决策过程;而当来询者对这些信息不了解时,就需要规划师循序渐进地去提问,帮助来访者发现资源、澄清需求、探讨获得信息的更多方式与方法,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帮助来询者建立“图式”的过程。
如果规划师自己对这些信息足够了解,直接将信息告知,帮助来询者进入决策过程,从表面上看,我们是帮助来询者高效地行动了,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无形中阻碍了其形成解决问题“图式”的形成过程,久而久之,当来询者再次面对决策问题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通过收集信息等方法来形成决策,而是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办。
这对于个体的长远发展来说,当然是不利的。
而我们长久以来直接给出经验做法、具体指示的行为,是不是也阻碍了学生的“图式”形成呢?
3. 别忘了带上脑子
其实,给出建议是最轻省的做法,遵循建议也更轻松,不用花时间精力自己想、自己琢磨、自己体验、自己总结,但是成长的速度与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我要奉劝所有的学生们,遇到任务或者工作先要自己动动脑子,想想这项任务的重要紧急程度,如何拆分、如何分配、如何在每个环节上有所监控、完成标准与质量如何衡量、时间节点和完成期限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完成后可以再复个盘,总结一下经验,以后如何做更好。坚持下去,你会收获惊人的成长速度。
我也要奉劝曾经如我一般的同仁们,不要因为担心影响速度和效率就省掉过程直奔结果,我们毕竟还有育人的使命,如果能从教练的视角,用提问代替命令、用研讨代替指示,用探索代替建议,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图式”,学会举一反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脑子是个好东西,不仅学生得有,我们更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