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读了一部关于大数据的书,最后一章关于life log的概念令我印象深刻,纪录下来自己的经历、经验,使之成为永恒的电子数据,可以在肉体和精神泯灭之后,依然留存世间,以另一种方式永生。
最近因为360盘停服,不得不腾出时间整理文件。最近这两年免费云盘的概念很火爆,基本各大网络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云盘,动辄几TB甚者几十TB,于是家中老人兢兢业业将家中备份在移动硬盘中的数据全部上传到了云盘中,不图随时访问,只图“在云端”能有一个备份。我更是充分信任了云盘的可靠性,将在法国2年攒下的近100G数据文件直接“云”回国了,当时还在感叹科技的发展,我们再也不需要买移动硬盘了。2016年的云停服从新浪的微盘开始,陆陆续续只剩下了腾讯的微云、百度云,以及增量云坚果云。大量的云存储云备份就面临着,下载和备份的问题,最近也花了不少时间在整理,有些关于什么文件应该留下怎么留下的思考和想法,写下来以对抗忘却之神。
近日整理TB中的文件,发现里面有很多陈年的数据资料,包括视频、电子书、音乐、软件、个人资料等不一而足。其中里面的很多数据资料,现在看来留存意义并不是太大。比如留下的电影喝电视剧,当时看过不舍得删除,时隔几年再看没有多少还想再看,更多的是留与不留的尴尬:当年留存的视频清晰度在今天已经很难接受了,除了因为一些原因很难找到的资源,其他真的没有必要继续留存了。再比如电子书,当年并iBook和kindle还没有如此流行,所以电子书的格式也是五花八门,很多现在看来都不知道要用什么软件打开了,留存却不能使用就没有继续留存的必要了。同理于一些应用在低版本操作系统上的软件,这些我们当时留着装机方便的软件,被一留近10年,技术的变化革新让这些软件很多都不需要使用了,而我们留着还有甚么用处。
于是哪些数据文件值得留存成了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虚拟的电子世界留下的哪些痕迹是有意义的,这些有意义的东西又该如何留存呢。首先值得留存的东西应当具备有私有特有性,即属于所有人所特有或因所有人而产生的数据文件(如健康数据、照片、所写文章等),而这些数据最好具有可留存完整性,即在若干年后依然可以读取使用(如果必要需将数据与数据相关文件一并留存)。
由此可以将需要留存的数据进行分类:
1. Life Log 类,单个无意义数据,大量留存可以看趋势,看历史。例如健康数据、位置纪录数据、日常开销纪录,天气衣着、日常随手拍照片等等。
2. Big Event类,大事项的节点数据,出游活动的照片都可以算作是事件的节点。
3. Daily Life类,日常工作生活中所产生的数据文件,如观影、读书笔记,文字随想等等。
4.Temp Storage类,在一定时间内还需要用到,但是存在失效期限的数据,比如等待观看的视频文件、电子书,日程安排行事历等。
这些零零散散的数据应该如何留存
-Life Log类尽量使用可靠的软件应用,保持纪录的完整性,所需要纪录的项目
每月的月经信息/每周的体重/每日开销/每日天气+衣着情况
-对于日常照片,每年进行整理,以“XXXX年Who的手机照片”为名字命名留存
-建立每年大事记,记录每年重大事项
-每年整理Big Event和Daily Life类产生的数据文件,将已完整文件放入年度归档中
-定期整理Temp Storage类的文件,及时清理无用文件
具体实施规则:
1. 坚果云(1G/月,无上限)留存电子书籍,和文字材料
2. 百度云(2TB,上传无限制)留存视频
3. 微云(非会员1G/日,2TB,会员35G/日)非会员留存手机图片备份,会员留存音乐、软件、游戏、已归档备份照片(加密后)
4. Flickr (1TB)留存精品照片
5. Dropbox 临时文件交换
思考外思考:存储的安全性--应该对有隐私的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后再放倒云上进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