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果能预见未来,一定在十年前就不买那么多DVD了。现在连BT都过时了,随便下个app就能看电影,我那些电影DVD根本就是古董一般的存在。当年为了买一些没上映的或口碑不错的电影,我辗转过好几个电脑市场, 翻遍几百张光盘才找到。这当中就有《鬼子来了》和《老港正传》。
之所以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看,是因为这两部片子都应该算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一个大陆人拍的抗日片子居然没拍爱党爱过爱人民的主旋律的电影;另外一个就厉害了,一部讲述本应生活在大陆的香港人的为人为党为国家可歌可泣的主旋律电影。
曾经跟一个纪录片导演坐在千岛湖边儿吃过鱼,听他讲述贵圈的种种八卦。比如我最喜欢的某文艺片,小武啊站台啊——把处于青春期感动的一塌糊涂的我的电影,据说以前他的电影投资主要来自日本,所以他不会去拍抗日战争。另外,拍《可可西里》的那个导演,曾经拍过一部提升名气、跟枪有关的电影——我看过,姜文老师和宁静老师,还有一圈算是腕儿的男男女女都有参与,当年看的时候我还纳闷过一段日子,一个新生导演咋能集合到这么多牛叉的演员。他描述,虽然片中姜文只是主演,但是这个拍摄过程,怎么拍如何拍都是姜文说的算。而这位导演也是个聪明人,别人帮他拍,得了奖算他自己个儿的——换了个有气节的当年就不会肯了,当然也要先肯定这世上是不是还有有气节的人。(此处只是饭后闲聊,可当八卦听,千万别当真。)
这些所谓的内幕侧面证明了一件事,姜文是个可以拍电影的人,也是个会拍电影的人,还是个能拍出不错电影的人。但那不是《一步之遥》带给我们的姜文。就像我喜欢也贾樟柯十年前的片子,可是一听到贾老师有部片子叫《三峡好人》就不想看了。纪录片导演说,因为年轻时没生活压力,还处于有冲动年轻有梦想的年纪。同样的道理,难怪张艺谋老师、陈凯歌老师二十年前可以拍不朽之作,现如今却沉迷于大片,即使他们自己也知道那是在作践自己。
我问纪录片导演:张导老师、陈导既然都知道那是烂片,为啥还要拍?难道猪肉牛肉和“人肉”吃多了,脑子坏掉了?导演说:他们也知道这些片子不好,但是中国人就爱看大片,没人看艺术片,拍了也没人欣赏得了。再说了,张导只说过自己的片子是最赚钱的,可从来没说过自己的片子是最好的!
每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不管你是顶级还是初级,只要你有本事拍大片,你就有完成梦想的机会。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曲线救国”。有中国特色的大片游戏规则,香港导演也深谙此道,三联采访《投名状》的陈可辛,一个喜欢拍文艺片的导演,为什么也选择了开始拍几千万美元的“大片”时,陈导自己说了,没办法,大陆是个大市场,进了大陆才能有票房,有票房还才有能力拍下一部片子。既要做成大片,又要把自己的梦想和想拍的东西表现出来,这才叫高。当然,也可以像《老港正传》的导演一样,没钱拍大片,拍个香港人的主旋律电影,也是个出位不错的选择。
所以才会有像李安这种得了奥斯卡也要回头耕耘大陆市场的大导演,文化的差异让中国导演永远无法占领欧美的主流电影,像吴宇森,即使你再优秀,也只能守着一个“暴力美学专家”的牌子,被人束之高阁。与其说《色戒》是国际大片,更应该说是为了给情色饥渴的大陆人看的,因为这种片子在欧美人眼中完全没噱头,欧美人也无法理解那个时代背景。
回头说说姜文老师,其实我也没打算去看《太阳照样升起》,这跟不看《色戒》的原因不同。因为在我眼中张爱玲的文字永远高于想要描述的影像,这既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悲哀。姜文老师跟贾老师带给我的感觉差不多,当我看着某时尚杂志对姜文和周韵的采访和照片以后,觉得姜老师跟以前不同了。姜老师曾经的绯闻很多,任何骄傲的女性在他面前永远都会低下高傲的头颅,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刚性。但是一个十九岁就跟了他,也为他生儿育女的小丫头却让已入不惑之年的姜老师淡定平和了许多;他以前讨厌媒体讨厌照相,但是现如今他却都默默接受了。毕竟生活是一味中药,药性只有在不经意起作用,可能是三十岁时,也可能是五十岁时。
《鬼子来了》,姜老师拍出了人性和民族性,有“仰天长啸”的无语,也有中国式的“祖宗、儿子”侮辱,这是一部是黑白片,源于所有抗日老片都是黑白的。可是这个世界却不是简单地由黑白组成,而是绚烂得璀璨夺目、诱惑极多。不免让人怀疑《老港正传》是以伪真实存在的,一个生活在奢华的香港的人,居然能把我党的宣传口号背得好学得好用得好。也因为这是部港产片,再怎么拍都无法重头到尾都是主旋律,估计导演拍到最后自己也受不了了,也就让影片出现了一些前后矛盾又莫名其妙故事的原因。
这就是一个时代,一个满眼大片却鲜有好电影的时代,也是一个满街爱情歌曲却鲜有经典的时代,更是一个游戏规则大于梦想与真实的时代。而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