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苦涩如歌(1)
(引言+chapter1!好像有点太长了剩下的明天写吧QAQ)
记得刚开始读《故事新编》,是在小学的时候。
当时只是好奇课本上大名鼎鼎的鲁迅还写过什么样的文字,于是去书店买了这本《故事新编》。说来也巧,在浩如烟海的各种版本《呐喊》《彷徨》《野草》中,我偏偏选中了这本没那么有名的《故事新编》。看完它也很快,年幼的我还不懂咀嚼文字的重量,只是飞快读完后惊异于那些瑰丽诡异的画面,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嫦娥和后羿的乌鸦肉炸酱面当成在小学同学面前夸耀的谈资。而这个假期,应老师的要求重读《故事新编》,又“超前点播”了冯译同学的大作,才恍然先生荒诞之笔下的千钧重量,遂正式记读后感一篇。
chapter 1:因为享受着她的灿烂
《故事新编》仅收入《补天》《铸剑》《奔月》《非攻》《理水》《出关》《采薇》《起死》八篇小说,但内容却涉及对中国著名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在现代小说技巧上用庄严而诡异的笔法进行的再叙述,再评价,并在这种再叙述、再评价之中巧妙地以暗喻和暗讽的形式渗入自己对当下现实生活和思想文化的思考与批判。在这一个小标题下,我想谈的是,鲁迅先生鲜血浸透的文辞间,生发的爱。
《铸剑》取材于《列异传》中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但作者重点叙述的却是"黑色人"如何替眉间尺复仇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他冷冷地看着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亲吻他两次,又在眉间尺在水中力竭时从从容容割下自己的头加入缠斗。全文从环境到主角似乎都迷蒙着一层黑色的阴影,有些荒诞的怪笔,甚至读来略显惊悚。可是在黑暗中,“如磷火一般闪烁着”黑色人坚定的双眼。黑衣人的性格果敢、做事干脆,是一个有志有谋的侠士,也无怪有人说先生是将自己的性格和外貌赋予了他。毕竟他已有了最高层次的精神,为了复仇而复仇,而不是假借复仇之名的苟活。然而,我仍觉得那个有点优柔寡断的眉间尺,那个“哈姆雷特”式的男孩,更像鲁迅本人。他在犹豫中探求牺牲的作用,身着学者的衣冠,奔走求索在文化的尸首中。他处处碰壁,时时犹疑,他的悲观、他的脆弱都是如此真实而深沉,在散落的文字中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打捞起遽然冲击下四散裂开的历史碎片,笼罩住我。眉间尺善良又极具同理心,因此将复仇的希望寄托在看似强大不可催、冷漠的黑衣人身上,也最终得以完成复仇。但复仇的花朵,用黑衣人的鲜血浇灌,却只能生长在爱的土壤中。救中国,需要真正的爱——爱文化,而不爱文化的意义。犹豫何妨?善良何惧?不必将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冷酷和强大,只是始终澄澈。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毫不畏惧,而是清楚地看着疮疤,依然满怀希望地前行。在痛苦中,仍然炽热地、激烈地、迫切地,爱。
《非攻》中的墨子形象,也许称得上一句"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的"中国的脊梁"。本文并未有激烈的兵戈相见,仍旧以淡淡的口吻平铺直叙而来,但却节奏紧凑,戏剧性地生动复现了墨子与公输般的斗智斗勇。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墨子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为宗旨,以“兼爱”、“非攻”为主体,对于现实历史上的那些“务夺侵凌”的现象,予以强烈的批评,对处于战乱及死亡线上的不幸的人民群众,表示了满腔的同情。本文中的形象更是如此,作为思想家的他,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也没有撺掇群众的激昂。他只是默默做好一切准备,然后低着头,赶自己的路。他穿着一双破鞋去,也并未荣华富贵衣锦还乡。在无人在意的角落里,他悄悄地挽救了数以万计的生灵,包括宋国百姓,当然也包括楚国士兵。然后他悄悄地返程了。孟子曾攻击墨子说:"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显然,鲁迅并不认同儒家的这一评价。做了什么永远比言辞优美重要得多。在朴实的语言所塑造出的貌似平庸的外表下,猛烈地跳动着一颗怀抱大爱的温热心脏,它是一种博大的人间情怀,一种深厚的人道精神,是因为过分深刻感同身受被伤害的痛苦,所以无法看着别人受伤。这是中国文化高语境体系下自然生发出的共情能力,这也是,鲁迅一生都在践行的精神之路。
《理水》中"大禹治水"的传说,是鲁迅和每个中国人都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当然,不乏阴谋论层出不穷。但是我们仍然愿意相信,确乎曾经存在一个大禹,面貌黑瘦,满脚老茧;就像先生愿意相信,中国正在遭遇的这一场洪水,也终将被某一个大禹的后人终结。先生终于错了。那大禹的后人并不优秀得显眼,也并不多么充满豪情,甚至泯然众人难以分辨。然而像古代神话那样天降洪水,所有人都在拼命奔跑,却有,一群人,逆着人潮而上,愿意做第一个被洪水淹没的人。每个人都害怕,但谁坚定,谁就能赢。以乡土文化为基础,儒家文化为脊柱的中国文化正在冲击中剧烈转型。狂风暴雨中,总有人要顶着风暴掌舵。千年来辉煌的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勇敢的种子,无数优良的品德在这片土地上根植出坚毅的幼苗;因为享受着中国的灿烂,所以生命的温暖底色在勇敢和坚毅中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强大力量。小说并没有直接写大禹治水如何艰辛,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加以暗示,但读者也不难体会到禹在治水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夜入"的艰难困苦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也就不难理解先生的大爱。
因为享受着她的灿烂,所以去爱。因为想看到花开,所以去写,去大声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