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父亲送给了我一套装帧精美的书,《世界名人传记》。这套书用相当简朴的语言和图片,讲述了20多位古今中外的名人生平。阅读这套书,让我受益匪浅。
不久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朋友对读名人传记这个事情颇有微词,说,读那么多名人传记有什么用呢?名人们的成功大多都不可复制。
我说,他人的成功固然不易复制,但是不同时代的名人,就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精神缩影。通过阅读不同时代的名人事迹,就等于是找到了回顾那个时代历史的最佳途径之一。
我们平时了解历史名人的途径一般是通过书籍阅读,那么今天我们就用七幅画,来聊聊古今中外绘画中的一些历史名人。
第一幅画
《雅典学院》 1511年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1483—1520
聊这幅画,其实一开始我是拒绝的。
因为这幅画的信息量实在太大了。
这幅画名字虽然是《雅典学院》,但是实际上是画家构想出来的一个并不真实存在的学院。
画中一共描绘了数十位古代西方不同时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每一位都能被称为推动西方思想文明进步的引路贤者。
随便从画中挑出一个人的名字,那都是响当当的:
第欧根尼,赫拉克里特,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
所以我觉得,如果给这幅画起个更加中式的名称,应该叫做:
聚贤图
拉菲尔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采用了缩短透视的绘画技法,一方面让画面显得更有空间感,而另一方面,在透视聚焦点的中心,就是整幅画最重要的两个人物:
柏拉图
画中柏拉图一手指天,一手抱着他的著作《蒂迈欧篇》(Timaeus)。柏拉图这一白发苍苍、胡子像霜的形象,据说是画家参考了达·芬奇的形象进行描绘的。
在柏拉图旁边与之交谈的是他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一手抱着他的著作《伦理学》(Ethics),一手掌朝向地。
画家将二人画在整幅画的C位,很明显意在说明二人的思想被拉菲尔视为最重要的古典哲学思想。
而二人不同的动作,也被解读出许多含义,我个人较为认同的是:
柏拉图指天,暗喻他提出的“理念论”哲学思想,即一种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却又是所有事物本源的思想形式。
亚里士多德手掌向地,暗喻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即理念需要依托物质载体而存在。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种哲学思想,交织碰撞在画面的正中心,不得不说,画家的这一构图真的十分独到。
当然,有人对这幅画还有一种解读:
第二幅画
《雅典篮球学院》 2018年
周七慎
1994—
······
我觉得也是可以的嘛!
第三幅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南朝
模印砖画 拓印本
作者不详
要说到绘制“聚贤图”的话,咱中国古人要比西方更早,就比如这幅《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在这幅由200多块砖石组成的砖画里面,被称为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七人,以及荣启期,四人一组被刻画在一分为二的画面中。
画中每个人物姿态各异,弹琴,喝酒,抽烟,好不快活。人物与人物之间用树做“隔断”,身旁都分别刻有自己的名字。
竹林七贤的每一位都是放浪于形骸之外的人物,纵情山水,饮酒服药,雅集清谈,这种生活方式和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极深,被称为魏晋风骨
而这种描绘文人雅集的场面,也在后世成为了一个中国画中特有的题材,即高士清谈
(西方有高士打球)
有趣的是,竹林七贤都是南朝人,而荣启期却是春秋时期的人,因八人的思想有共通相近之处被刻画在了同一个画面中,这一穿越时空的安排,与《雅典学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你要说荣启期在画里就是为了凑个数、好安排构图也可以,但是这么说多没意思啊:D)
第四幅画
《维摩诘变·问疾》 唐代
壁画
敦煌莫高窟 第103窟
看完中外不同的“贤者聚”,我们来聊聊“雄辩之”。
提到雄辩,我猜很多朋友第一反应是这个:
但是今天我们不聊这个,我们聊聊佛教故事中的一位雄辩家。
在佛教传说中,有一位十分具有智慧的居士名曰维摩诘,一日他自称生病闭门不出,文殊菩萨以探病问疾为名拜访维摩诘,二人遂展开辩论,引得各路神佛围观。
最终还是维摩诘的智慧更胜一筹,赢下了这场辩论。
这幅《问疾》壁画中,维摩诘半躺半坐于床榻之上,身披裘衣,手持麈尾(zhǔ wěi),半身前倾,眉头紧锁,开口欲辩。
从维摩诘的这一形象中可以看出,此人不拘小节、充满自信,这正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雄辩家才会有的品质。
这幅壁画位于莫高窟103窟内部门洞上方一侧,与之相对的一幅壁画是《问疾》中的文殊菩萨和众神佛,两幅壁画以门洞为轴对称分布,空间和画面内容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图片来源:数字敦煌)
(P.S. 为大家强烈推荐数字敦煌这个网站,足不出户逛敦煌石窟不是梦!)
聊完东方的一位雄辩家,我们接下来就来聊聊西方的一位雄辩家。
第五幅画
《苏格拉底之死》 1787年
雅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
对达维特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达维特在这幅画中将苏格拉底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一般的形象,从许多细节上都能看得出来:
首先,新古典主义绘画艺术的英雄形象,大多都带有悲剧性色彩,比如在描绘苏格拉底时,达维特选择了苏格拉底不愿被动逃跑,而是选择主动服毒而死的慷慨就义的场面。
结合画家生活的时代来看,这幅画的创作意愿就是在号召人民要为了理想和正义和保守势力抗争,不要惧怕牺牲。
其次,整幅画的场景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后景的墙有一门,一定程度延伸了画面的视觉空间。
苏格拉底以充满哲学思维的雄辩才能著称,据说跟他聊天时,只要提出某个观点,就会被他一直追问,被问到最后会发现自己原来一无所知。
当他被人迫害即将被处死之前,朋友们来救他,但是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从此逃跑活下去,就是对自己的学识和真理的侮辱,因此他果断选择了服毒自尽,为了真理,也为了尊严。
P.S. 如果大家想更深入了解的话,可以关注公众号“马樱花开”查看我们的往期文章《古典主义的高墙》,相信你会对达维特和他那个时期的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聊完“雄辩之”,我们再换一个主题,最后两幅画我们来聊聊“豪情现”
第六幅画
《跨越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1805年
雅克·路易·达维特
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
提到“豪情”,我们都会想到另一个词汇——“英雄”
在达维特的艺术生涯早期,他一直视拿破仑为引领变革、带领法国走向强盛的英雄,为他绘制了一系列的画作,直到拿破仑独裁执政之后才有改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贝多芬身上——据说贝多芬为拿破仑写下了《降E大调交响曲》,准备献给拿破仑,当拿破仑称帝后,贝多芬愤然将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
那么,为什么拿破仑会收获达维特、贝多芬两位不同艺术领域的才子当迷弟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拿破仑是那样拉风的男人,是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
他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茬子···
神乎其神的刀法···
还有那杯dry马提尼···
都深深地迷住了他们。
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的确曾是一位英雄,无论是胆识、谋略、思想和前半生的所作所为,都充满了英雄豪情
然而,豪情并不只是被英雄独占,许多文人也可以配得上豪情二字,我们接着往下聊:
第七幅画
《太白行吟图》 南宋
纸本墨笔
梁楷
我想问问大家,大家觉得自己知道了解的中国文人中,谁能配得上豪情二字?
我个人觉得,是李白。
李白传奇的一生,都可谓与豪情二字相伴。贵妃倒酒,力士脱靴,千古流传的诗句不计其数,既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豁达,也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气。
诗仙不言豪情,谁更敢言!
正是李白这股豪情,深深感染了作为画家的梁楷,二人无论是从生平不得志的经历上,还是豪迈的艺术思想上,都有着诸多的共同点。
就如梁楷笔下的这幅《太白行吟图》,减笔塑形,逸笔草草,没有多余的笔墨,大片面积留白,却将李白充满豪气和仙气的风度神韵刻画得十分出彩,可谓“神大于形,形由气生”。
在我看来,梁楷画李白,就是豪情加豪情。
梁楷的另一幅作品《泼墨仙人图》一出,在中国人物画的历史上,几乎就没人能在“豪情”一项上与之争高下了:
聊到这里,我已经觉得所有的文字都是苍白的,实在无法用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大家自己体会一下吧,有空我们再单独拿出来聊聊。
(真的不是因为我懒)
本期的【七幅画】就聊到这。中西方绘画中的名人还有很多,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希望各位一直保持一颗愿意阅读历史的心。我们下期再见!
微信搜索公众号“马樱花开”发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