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晚会,为那些得奖的孩子们感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真善美,是我远不及的,他们是我的老师。
有个小男孩,8岁,平时是个特别爱哭鼻子的小孩,爱哭到什么程度呢?外号“水龙头”。改变出现在他爸爸得了急性白血病之后。他给爸爸做饭,每日去看他,哄他开心。爸爸的病情急需要移植造血干细胞,这个重任落在了他的身上。从抽血检测,到手术当天浑身插满了很粗的管子,他没有掉一滴眼泪,妈妈说他一夜间长大了。
谁都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孩子,懂事,勇敢,有担当,能分担。分析一下,这样的孩子培养也许有规律可循。
首先,他的父亲平时给他的爱很多。他陪他玩耍,在这过程中一定也教给他一些知识,父亲给予了孩子很多精心的陪伴时刻。以至于父亲生病后,孩子不习惯父亲的缺席,希望父亲好起来的愿望十分强烈。同时因为平时得到的爱很多,此时让他有爱可以给予。
再者,父亲生病,孩子是唯一能够贡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这成为一个重要的契机。“只有我能救他”,这是采访时孩子的原话,短短六个字,透露出使命感。另一个为自己的母亲捐献干细胞的女孩在采访时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有一种创造了我妈的成就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创造了高尚的人格。
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吗?我小时候是没有的。我像是个边缘人,在提心吊胆中度日,无法融入冰冷的家庭。无力改变,也无处可逃。缩在角落里不被发现,是我的生存之道。这种习惯不仅会存在于小时候,它一旦形成就会延续,高尚的会延续,低劣的也会。心理学成为人生模式。成年后,哪怕环境早已迥异,小时候形成的人生模式一直会伴随着,直到被突破,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吗?一位从偏远地区考上北大的孩子,她的经历给了我启发。她的家乡教育落后,她妈妈不识字,女孩在学校学了回来就教妈妈,一个教啊教,一个学啊学,女孩教会了妈妈,也把自己教进了北大。
这个故事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我们还能够模仿。给孩子当小老师的机会嘛,只要假装不懂就行了。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那个女孩能考进北大,我们的孩子不能的原因。一位妈妈是假装不懂,另一位是真不懂。这也能是区别?如果有区别应该是前者更有优势才对呀!这得分情况,假装不懂的家庭千家万家,真不懂的家庭也是千家万家,具体情况很复杂。但是一个普通家庭,为什么比不过这一个贫困家庭?因为假装不懂带来的“教”的行为能够持续的时间太短了!几分钟,几个小时,能有几天就很不错了。而这个女孩教了妈妈几年。是的,是坚持的力量创造了奇迹。这点不足为奇,大家看多了这类故事,主角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我们会说真相找到了,是因为这位女孩更懂坚持!哎呀,别人的孩子就是这么优秀!我们家的怎么跟他说都不听,真是气死我了!这位妈妈且慢,我们离真相还有段距离呢。什么?!是的。
看似一切的功劳该归这位考上了北大的女孩,可是真正的功臣是这位真不懂的妈妈。《好好说话》里有期节目说了这么一个道理,对话中的主动权在说话的这一方,还是在聆听的那一方呢?答案是后者。困惑的可以做个实验,下次有人跟你胡侃,你装作津津有味,眼睛放光,点头流口水状,再下次,你手头事不停,面无表情,没有回应,情绪平淡状,然后记录下两次对方胡侃的时间,就明白了。
同样的教学的过程中,谁掌握主动权?是学的一方,也就是学生。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女孩的那位不识字的妈妈,“操控”着女孩教的行为,让女孩欲罢不能,就这样一教就是几年。妈妈的姿态与渴望,才是女孩“教”的行为得以持续的原动力,也就是女孩坚持的原因。这个故事让我得到了一个假设,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关于一个人品行的“坚持”,都有其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渴望,野心,需求,欲望,总之有其动机。
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吗?获得使命感和成就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