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触碰这么浓烈的悲剧了,因为总感觉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社会,自己没有勇气打开这样的故事,冷清的氛围、平淡的铺陈总让人联想到某个时候的苦难与悲伤。
前段时间的二舅,与我们短暂神交后选择告别流量的风口浪尖,而电影《隐入尘烟》的异军突起,让我们看到了不仅是巨资打造的美国大片让人流连忘返,一部走心的低成本剧一样可以让人回味无穷,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由姨夫饰演的马有铁和海清饰演的贵英是社会底层的一对苦命人。一个是多年无妻的“老光棍”,一个体弱多病无法生养的“老女人”,在两家人别有用心的安排下,幸运却又不幸的走到了一起,幸运的是他们彼此有了希望,不幸的是他们还是没有办法打破底层固有的困苦。
房子是他们生活的主线,前后一共拆了三次,第一次是房东为了拆迁款他们被迫搬家,第二次是他们有了自己的新房,临时过渡的房子被拆,第三次则是两个人为爱双双殉情之后,老马侄子拆掉了两人生前的“心血”,一个温馨的土坯房,竟是两人爱情最好的见证。
他们的爱情没有满屋子的高级家具铺陈,也没有红火热闹的敲锣打鼓形式,一个简单的红“双喜”,竟是两人爱情最美的象征,这是两人心中最珍贵的承诺。在每一次住进“新房”的时候,两人都会第一时间默契的挂在墙头。剧中“再高一丝丝”,体现了我们祖辈们对于规矩的严格遵守,堂堂正正做人,顶天立地做事。
成熟麦子和一天天长大的鸡,蕴含了两人的所有希望。土地,作为农村孕育希望的地方,也是没有辜负二人的付出,一切都似乎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苦难似乎从来没有放过两人,贵英在一次意外中溺水身亡,两人的美梦瞬间即逝。那一刻我甚至想过,该被剧情杀的为什么不是为富不仁的张永福父子,说来也是讽刺,坏人干尽坏事逍遥自在,好人历经磨难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要被抹杀。
慢慢的,我释然了,也许有很多普通人生来就是带着使命的,他们轻飘飘来,轻飘飘走,他们的存在或许是渡化世人,或许是渡化自己。生命随风飘扬,隐入尘烟之中,本就是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使然,过程的精彩和跌宕都不是最重要的,人间真情才是人生来一遭最值得纪念的礼物。
老马的善良本性正如《卖炭翁》中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让人感觉近乎迂腐。他每次搬家都关心屋檐的燕子是否有巢穴,以至于自己一换房子就会第一时间为燕子提供“栖身之所”;作为村里唯一的熊猫血,即使身体的血被抽干,身体虚弱到极点,他也没有想过为自己谋求什么福利,而是选择为那些同样身处苦难,却还不忘依靠道德绑架强迫自己的村民争取拖欠的工钱。
老马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极具生存智慧。老马自建的土坯房,懂得借助滑轮省力,他会自己编制竹筐和房顶草席,房子建成的那一刻,仿佛老马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高级建筑工程师。在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地方,老马的智慧无人能比。就好像二舅,面对困难,他总有办法,他总能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找到最好的办法。如果不是身在农村,如果不是命运的坎坷限制了想象,或许他们是某行某业的泰山北斗,可以是工程师、教师、德高望重的医生……等等。
贵英说,我这辈子都没有想到能有自己的家,能睡在自己的炕上,或许对于苦难中的二人,能相互依偎就已经别无他求了。
贵英没想到她这辈子能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海清没想到这一生他会有这么感人的角色,她们互相成就彼此。姨夫不会想到他有一天能成为大明星,恰恰是他最淳朴不加修饰的演技,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动。导演李睿珺没想到这部低成本的电影会让他功成名就,迅速出圈。而正是一次次的不期而遇,才更加验证了人生就是一场场苦难与希望的交锋,二者在相互成就中转化。
马有铁这一生总是顺其自然,面对生活他总能以最积极的心态泰然自若。对待哥哥嫂子一家人的冷漠,对待村民无时无刻的嘲笑,对待舍命献血这件事也是如此,好像没有什么事能让他在意。唯独面对贵英的不幸辞世,就好像高楼大厦轰然倒塌,他再也提不起心劲了。
作为凡人,从烟尘中来,重又回归寂静。电影中所有的痛苦与泪水,所有的疾病与苦难,所有的委屈与挣扎,伴随着老马放下一切以后隐入尘烟。
从前,车马慢,人声远,一生只能爱一人。影片最后的马有铁,追随着心爱的贵英随风逝去,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老马走的时候把生前欠下的账还的干干净净,老马的灵魂依旧干净纯粹,不夹杂任何污浊。
贵英和马有铁有爱吗?答案肯定是有,这种爱更像一种亲人的羁绊,虽然言语上很回避甚至显得木讷。可昂贵的两件大衣,是老马对贵英最好的保护,老马用“借”的细节践行了这份无私的爱,老马的爱不是用言语来表露的,却更显深情。
导演对农村生活的深度挖掘成就了这部电影的伟大,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不仅仅要的是多元,还要的是对时代的尊重,才能做到深度还原。剧中有平淡有伟大,有无私的善良和丑恶的算计,无比贴近生活的题材让矛盾激化的发展显得顺理成章。
我的父亲,曾经也是这样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实到甚至不会为自己考虑什么,帮人干活主动背上沉重的犁桨,做生意屡屡因为过于心软被人算计,与人纷争永远只会先考虑自己的问题……。然而,苦难从来不会压垮过同一个人而心生愧疚逃之夭夭,在他四十多岁因病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朋友除了同情就是惋惜,这样一个“好人”就这么走了;而他的兄弟,也就是我的叔叔只知道一味的索取,从来不会感恩戴德。
那个时候我特别讨厌村里的人们说出“可怜”二字来形容我们,总觉得“可怜”这两个字是对命运莫大的耻笑,我们不必活在别人的眼中和嘴里自怨自艾。
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要做个好人。孔子有一句话说:“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继承这份美德。尽管在复杂多变的当今社会,践行人间正道仿佛就是痴人说梦,灵活多变,逢人是人、逢鬼做鬼才能为自己谋取最大化的利益。
然而,人是可以为了生存向苦难短暂妥协,却不能被苦难永远打败而止步。二舅的执着让我明白,人要为了生存与命运激烈抗争到最后一秒,就不能违背自己坚持的做人的原则,就不能为了简单而放弃曾经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