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风波?大概是一时掀起轰动,却又稍纵即逝。去年此时的《朗读者》便是如此,如一阵疾风,几乎在每个人的心中撩起波纹,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要投身于此。而一年后的今天,心中是否还有这场文化风波到来时曾留下的痕迹?
前几日收拾书架,取下落满灰尘的书,用手指一点点地摩挲着书脊上的仿宋体书名。这些书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我似乎还可以翻到一年前《朗读者》热播,我买下这些书时发的朋友圈和微博,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对于它的认识也只停留于封面的图案与扉页的简介。
我曾经在去年节目热播时给挚友打电话,当时正值中考复习的要紧关头,听到电话线那头依稀有董卿温柔的声音。伴随着《朗读者》的开场白,我忍不住问正在数学题上勾勾画画的她:“你有在看《朗读者》?”她自顾不暇地哈哈一笑说:“我就放着听个响儿,要不都跟人没得聊。”
我的思维好像突然顿了一下,我似乎也是如此。最初几期认真听时,会找来文本对照,会坚持为此写随笔,到了后来,更多的则是“放着听响”。我们大概是不会在乎内容的,我们只在乎自己没有被这场风波所抛弃。
这场风波波及甚广,像是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为此做过些什么。任何公众号只要提及“朗读者”三个字,不论内容如何,足以赢得十万加的点击量。微博一时间充斥了大家对于“诗词为心”的董卿的赞许,与自己不甘落后所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大多没拆封,不知此刻,这书是否真的被人翻过。
这场文化风波所带来的虚幻的满足感足够填饱我们。我们认为自己因为这档节目对文化的认同足以持久,把我们也变得以“诗词为心”。
但这终究是一场稍纵即逝的风波。风波过去,留下的是满墙落了灰的新书。这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即便这场风波的根本目的在于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有耐心的我们也终归不会沉下心探寻这虚幻满足感背后的宝藏。
电影《朗读者》中,女主角不识字却想读书,男主角为她念了一辈子的书,但她最终却踩着一摞书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曾想,如果这风波真的留下了些什么,那大概便是,它曾经告诉过我们,世俗之外有文学的世界,在繁杂的生活里,我们可以自寻一片心灵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