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15天。看看自己是否能够坚持。
没想好写什么。权当日记来更。
话说日记我从小到大都一直无法坚持的神存在。
在这,在简书。开始日更。
既当日记,那自然要写写今天都干吗了。
上午在喜马拉雅学习秦本纪。
直听到中午|点半。
宋建新老师的讲解是我听过的最好的史记解说,条理清晰,逻辑明了。而且由此及彼的扩展面很多。对于学习史记极有帮助。
这两年打算把史记,左传全部读完。
其实早在前两年已经在读左传了。还写了相关的随笔近十万字。可我读书也罢,求学问也罢,就像狗熊掰玉米,从没个竟终。往往是学到一半又去看别的。这样几年下来,竟没有读完一本经典。我指的是古代经典。比如2016打算写三国的,写了几篇后又放下了,三国志也只是看了开篇。
几年下来史记,左传,三国志没一本看完。
这和我的性格有关。倘若看电视时,遥控器在我手,一定要从头到尾上百个台逐一翻一遍。这就是不定性。是大忌。
尤其对做学问而言。读书而言。
古籍经典本身就海涩,再不沉心,毕定毫无收获。
而为什么要读这些古书?不过是兴趣。前段时间看了篇文章,讲各大家的读书方法。
比如陈寅恪,读书就是读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决窍。
陈寅恪说: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
读老书,是一门学科的入门手。读它们,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
忘记了是哪位大家,近代书根本不读。
现在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5万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垃圾书,出版界存在选题过度重复,选题质量低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
我亦侧身其中多年,自是明白书是怎么产生怎么到达读者手中,更明白绝大多数书根本毫无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尤要知道该读什么书,因为谁的时间都是时间,浪费他人时间还无端做殷殷教诲状尤为可耻。而经典却全然不存在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