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白话解释】
有问有答名为语,无问而自己说名为言。本章孔子很少直接说利、命、仁这三件事情。
为什么很少说呢?因为世间的利在孔子看来都不是利,孔子的“利”是结合知命与行仁的内涵,且能通达性与天道。“命”是能通达天命,懂得趋吉避凶。而“仁”是利他的心态与行持。站在利他的本质上充实自己历事的能力与通达性与天道的学问。这三件事情,一般人或者听不懂,或容易误听,或不愿听,或听而毁谤,因为不契机,故孔子少言。
【章旨】
此章论孔子希言难及之事也。
谢秋莲:
学生试答子罕篇第一第二章问题,抛砖引老师们之玉:
第一章问题1.孔子为何罕言利命仁?若在今日之下,孔子会不会多言利命仁?
答:为何罕言这三者,老师在白话解释中已经为我们做了指点:这三件事情,一 般人或者听不懂,或容易误听,或不愿听,或听而毁谤,因为不契机,故孔子少 言。孔子因材施教,在弟子们或其他人对利、命、仁有疑问,想搞懂时,根据提 问者的悟性和存心等,做出深浅次第不同的答案。
在今日之下,孔子恐怕更罕言了,因为今人习染更深。嗜欲深者天机浅,悟性更差 ,更不好说了。
2.利命仁三者有何相互关系?
答:知道何为真利,通达形而上的内涵,才知宿命、才能立命、才知如何趋吉避凶。 而立命、改命必须依靠形而下的仁,靠利他的行持。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三者也可以有其他的次第。比如知道何为利,才能安仁, 安仁则知修道,修道能立命。
要知道何为真利,何为天命,何为仁,必须跟随有传承的明师、经典学习。
第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白话解释】
古代五百家为一党,犹如现今的村、坊、里,“达巷”是一个党的名称,今山东滋阳县溪北五里。达巷党人,姓名不传,或是指项橐,或是指甘罗,难以考订。
达巷党人称赞孔子很伟大,所学的学术包括形而上的天道与形而下的人道,非常广泛,因而不能指称孔子是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闻达巷党人的称赞,便对弟子们幽默的说:既然我是不能以一艺成名,那我要找哪一门专长来成名呢?在六艺里面,我究竟要学驾车?还是学射箭呢?我看我还是认真学驾车好了,因为驾车比较容易,一学成功,我就是一位驾车的专家了。
此章虽是孔子表现谦虚,但更有趣的是以幽默的语气不敢承担博学。
【章旨】
此章记孔子听闻他人赞誉自己,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谦虚。
1.达巷党人的赞叹是否过当?如何证明?
答:一点不过啊。孔子博通道艺,其仁如天,其智如神。通达性与天道的这一分论语多章提及,比如孔子自陈“空空如也”“天生德于予”。在艺上孔子也是样样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证据很多,比如他以礼闻名诸侯;比如他音乐造诣很深,辨琴能想象出作者的样貌、内涵,还帮鲁国订正礼乐;比如他是博物学家,在齐国辨识怪鸟商羊、与鲁国权臣季桓子辨别土怪羵羊;他掐指一算能知道千里之外哪里起火了;比如他是外交家、军事家,夹谷之会,从强国齐国手中赢回三座失去的城 池;他是政治家,三个月将中都治理出大同气象……
2.本章从何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幽默?
答:能以看起来比较卑微的车夫来比喻自己,造成一种冲突——博学与执御(驾车)的冲突,其实驾车中又蕴含中深厚的道理。
3.如何使自己成为幽默的人?
答:幽默与贫嘴、搞笑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内涵。要幽默首先得有深厚的内涵,其次心态要平和,要把自己放低,敢于拿自己打岔。再来语言要有冲突性。
第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字词解释】
冕:礼帽。
纯:丝织品。
泰:骄泰。
【白话解释】
孔子说:用麻织成的礼帽,要用两千四百缕经线,麻质很粗,必须织得非常细密,颇费工夫,是合乎礼制的。而今用丝来制成礼帽,丝虽然比麻贵,但丝质细,容易织成,手工简易,虽不是古人所用的材质,但现在都改用丝做的礼帽,我跟从大众用纯丝做的礼帽。古代臣见君主,依礼,在堂下就必须拜,如果君主说不用拜,则升入堂上再拜。而今臣子却都直接上堂才拜,行为骄慢,谁在堂下即拜,谁就违背众人的意思。但我还是主张在堂下行拜礼。
用麻织成礼帽改为丝织,不但没有其他弊端,且便宜许多,所以孔子取其俭。至于堂下拜改为升入堂上再拜,那是当时为人臣骄泰的作风。既是既定的礼节,孔子即依国家礼制,遵从在堂下先拜,再上堂拜的礼制。虽然在堂下拜,看不见君主。但是依礼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都必须拜,这是对国君的礼节。所以一则可以从众,一则不得不违众。
【章旨】
此章记孔子依礼有从俗有不从俗,从容中道。
第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白话解释】
意是心里起的念头,有私意有公意。有喜怒哀乐的情绪。毋意是意念的体性空,待境而生,如遇顺境方有欢喜心或贪心,遇逆境则不生上述之心,但若知逆境对自己的耐心与坚忍是一种帮助也会产生欢喜心。总之心念是对境方能生,不能自性生,谓之好意。
必是在面对境界时,在功过、是非、利弊两端,取顺应时机的那一端,毋必就是必的自体性空,要办的事或相处的人两端都不一样,两端中哪一端是必要也得看时机而定。
固是执持事理,毋固是固的体性空,执持事理的体性空,所以执持事理也需观待时机而有所改变,例如谦虚是美德,但对某些刚强者,度化他们反而不能用谦。老师有时用折法方能调伏调皮捣蛋的学生。
“我”是于身心名言安立的总称,而毋我是对自我的误执,我的体性空,非实有,一般人却以为有个实体的我而坚持不舍。孔子在周易系辞传里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而观待游魂的结合生起的生命现象,生命现象变来变去,原来这个“我”只是在变异的生命现象中,安立一个总相的名言,让这个生命去执行我的意思。
修学形而上者要对此用工夫,开始时,困知勉行,必须毋此四者。至于孔子的境界,工夫已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就自然的绝了,所以绝毋意,毋意也是体性了不可得,意的体性空说毋意,而毋意也是观待意说毋意,毋意亦非自体有,故毋意亦空。毋意是亦空,绝毋意就是空空,如论语上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叩其两端而竭焉”。绝毋必、绝毋固、绝毋我,说法都同上。
【章旨】
此章论语的纪录者,非常高明的阐述孔子任运证悟本体,此乃至圣的成就相。
谢秋莲:
子罕篇第四章内涵极深,非学生目前所能知,今勉强答之,定然错误百出,期待老师之正解[抱拳]
1.毋意的意思,古注有解为不意测、不私意、还有不起念等,也有近于《讲要》者,您如何看待这些注解?
答:与雪公所采注解相比,不臆测、不私意、不起念等都不够究竟、而有所偏颇。
不臆测,只是意空之用的一种而已。
不私意,公私之意易转,单说不私意很容易成为一种不人性的说教。
毋意是不起念的话,古圣先贤的教化事业如何做?毋意是不被境转而能以意转境,而非不起念吧?
2.无偏见、不固执难不难?现今许多人不也能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折冲协调?
答:无偏见、不固执很难啊。我认为,我觉得,你应该如何如何,这本身就是偏见、固执,只是有些人的偏见和固执容易认识,有些人的比较隐蔽。只要执着于我,就有偏见和固执。
虽然有些人能在利益冲突中折冲调和,但调和很可能是为了利益考量而隐藏偏见而进行的,或者只是缺乏正知见的和稀泥而已。
3.无字上再加一绝字,有何特别意思?
无意,无必、无固、无我,是知道万法体空,可是如果执着于这个空,也是一种偏,而孔子是把空也空了,真正从心所欲不逾矩,以体空的智慧去随机无穷应用,自利利他。
4.“我”难道不真实吗?没有我那是谁在喜怒哀乐呢?
我不能自我成立,不是开天辟地有始无终有这么一个我。我跟其他万法一样,也是观待而生的。如老师所言,人由父精母血和神识因缘聚合而生,条件变化而灭。没有我,是说没有一个可以主宰的、自我成立的我,不是说没有我这个相。懂得观待性,就可以更积极地去具足条件或去除障碍,可以控制喜怒哀乐而不被喜怒哀乐而控制。
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请老师指正:
1.毋意的意思,古注有解为不意测、不私意、还有不起念等,也有近于《讲要》者,您如何看待这些注解?
不意测:不臆不信,提前猜测他人不守信,这不是一个贤者所应该做的。绝不意测,‘’不要想象揣测‘’这个念头也不要有,这样理解吗?
不私意:不起私心,那再绝了不起私心这一念头,如果是真正一心为公之人,也不会有时刻提醒自己‘’我不要起私心‘’吧?
不起念:人非草木是要起心动念的。绝不起念,绝了不起念的这个想法,一般人也可以啊,一般人也是没有不起念的想法的。
2.无偏见、不固执难不难?现今许多人不也能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折冲协调?
挺难的,各有偏见、固执之处,有些人能够在一些时候协调,但不代表他没有自己的偏见和固执,只是说他在此事此理上比较没有偏见和固执,或者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暂时表现如此,不代表他内心真的没有偏见和固执。
3.无字上再加一绝字,有何特别意思?
绝是说,不是再成立一个没有意、必、固、我,以意为例,念头是对着境界而生,比如对着美食,你内心有了想吃的念头,可是在没有对着美食的时候,就不会有想吃的念头,所以念头是对着境界才生,自己不能生。再如原始人对着手机就不会生起打电话、玩微信的念头,要观待了解手机的功能以及一些现代的观念后才会生起,而不是自己就能生起念头,所以叫毋意,即念头是不能自己成立的。绝毋意是说,不是又成立一个‘’念头的不能自己成立‘’,毋意也是对着意来说,如没有想吃美食的念头,何谈想吃美食的念头不能自己成立呢?所以‘’想吃美食的念头不能自己成立‘’也是不能自己成立的,这就是绝毋意。
4.“我”难道不真实吗?没有我那是谁在喜怒哀乐呢?
我是真实的存在,喜怒哀乐的我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也是观待血肉各个器官组合起来才有的,我的存在也是观待父母相合才有,没有父母也不会有我。我的念头也是对着境界才有,才有快乐的我,生气的我,等等。所以我也是观待其它因素才有的,不能自己存在。
5.依《讲要》所说,本章孔子境界如此之高,我们要如何做到?
向对这种境界有了解的人学习,对这些道理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这些道理运用,变成自己真正的想法,再指导自己的言行。
关于论语子罕篇第九,第四章的问题,谢谢凭虚御风分享的高见,获益良多。也在此提出以下看法与大家交流。
1.毋意的意思,古注有解为不意测、不私意、还有不起念等,也有近于《讲要》者,您如何看待这些注解?
观察本章各种注解不难发现,都是儒学大家,看法却可以大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所以想要深入《论语》内涵并不容易,若无雪庐老人抉择,《论语》真不知如何读才好。
依据雪庐老人解释,意是念头,毋意的意思是念头能符合道,不会被烦恼所转。念头如何能符合道?了解念头本身没有自体性,不过对境而生,进而能在各种境界中发而皆中节。
2.无偏见、不固执难不难?现今许多人不也能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折冲协调?
要没有偏见、不固执,真的很难,特别是该固执的时候固执,不该固执的时侯不固执,从容中道,如何能轻易达到呢?
3.无字上再加一绝字,有何特别意思?
如《讲要》所说,孔子功夫已经从心所欲不踰矩,所以无往而不率性,连这毋字也自然的绝了。也就是说,不必刻意地避免“意必固我”,而可任运地达到这样的境界。
另一个层面,以毋意为例,是念头没有自体性,加一个绝字就是告诉我们,不是另有一个“毋意”存在,要努力修学去达到那个毋意的境界。好比甲跟乙要钱。
乙回答:“我没有钱。”
甲说:“那你把没有钱给我。”此则谬矣。
没有钱只是否定钱,不是另有一个没有钱存在。加一绝字的意旨就在此。
4.“我”难道不真实吗?没有我那是谁在喜怒哀乐呢?
我在喜怒哀乐,但喜的时候是我?或者哀的时候是我?喜的我若真实存在,为何遇到哀伤的境界就找不到了?哀伤的我若真实存在,为何遇到快乐的境界就不见了?例如某人失业了很哀伤,但得知中了一亿人民币的彩票,此时因失业而哀伤的我,怎么样都找不到了,这个我何尝真实过呢?所以我也没有自体性。这是很有趣的哲学问题,有机会可再讨论。
5.依《讲要》所说,本章孔子境界如此之高,我们要如何做到?
要从自利的心态转为利他的心态,并且多听闻论语或其他典籍中关于这些高深的哲理,慢慢学习,事怕有心人。
第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字词解释】
畏:拘也。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拘留五天。为什么匡地之人会围困孔子呢?因为在这之前,鲁国季孙大夫的家臣因为叛乱,逃至匡地,受晋之任命主持匡地之政。因施行暴政,匡人深为怨恨,孔子的相貌又与阳虎相似。且当年为阳虎驾车者即是孔子的弟子颜克。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匡地,被匡人误认为阳虎而拘留五天,情况险恶,孔子便安慰弟子们说:文王继承了尧舜禹汤的道统,文王虽然已经过世,但载道的文化在我身上,将由我传下去。老天如果有意灭除文化道统,则我将不得知此文化道统,然而我既得知,可见天意仍需保留文化,由我而传,既然需由我而传,匡人岂能奈我何?
【章旨】
文化的传承不在典籍,关键在传承道统的人,天意让孔子承担传承道统的责任,匡人又能如何呢?
第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白话解释】
太宰问子贡:你们的老师是圣人吧!为什么说他是圣人呢?因为如果不是圣人何以会有如此多的能力呢?子贡回答:上天本来就有意放纵我的老师成为大圣人,而又多能。(可见多能与圣者不能混为一谈。)孔子事后听闻他们的对话,撇开太宰赞扬他是圣者的话,很幽默地就“何其多能”这句话发挥,说道:太宰他知道我吗?我年少的时候地位卑贱,必须谋生,所以会做很多粗鄙的小事,虽然这些生活的琐事会得很多,但与修道、治国平天下没有关系。不但圣人,即使是君子,也不必多能于这些谋生的技能。
【章旨】
子贡辩才无碍,巧妙地纠正太宰对圣人内涵的误解,并说明多能与圣者不能混为一谈。于此章中能领略圣人幽默的面相。
第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白话解释】
牢是孔子的弟子琴牢,字子开,或子张(琴张),是卫国人。
子牢忆及:孔子曾说,因为我没有被国家试用,所以有时间多学技艺。
【章旨】
孔子自说未替国家办事,所以能多学技艺。孔子、周公,都是圣人,尚且多艺,普通人岂能一无所长。
第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白话解释】
有两端则疑,疑则不能不问,本章是凡事皆有利弊两端、正反两端,本末两端、是非两端。孔子说:我有知吗?我是无知的。这里的无知是讲无能知所知,所知的境不过是依缘而生,没有体性,寻觅境的体性了不可得,易经所说易无体。所知的境实体性了不可得,能知境实体的心也不生,谓之空空如也。此时有粗俗无知的人问到内涵深不可知的孔子,空空如也的孔子,那是一种超越世间名闻利养、生死之外(因为寻觅名闻利养与生死的实体性也看不到的意境)。此时孔子只问明这位世俗之人所问事的利弊两端,再将这件事的利弊两端说清楚,至于要如何做则由鄙夫自己决定。
【章旨】
想要入世的人,必须要有出世的能耐。孔子是出世的圣人,通达形而上,故能入世。
大家好,论语子罕篇第九第八章,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1.“无知”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是否为孔子自谦之词。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意思是有一个见识寡少的人,脑袋空空。您觉得此解如何?
3.空空二字究竟如何理解?
4.大舜执两用中,孔子为鄙夫叩两端而竭焉,两人的差异在何处?
郑惠答
末学学识浅陋,姑且以拙见抛砖引玉,望引各老师、学长讨论、发表见解,帮助增上[抱拳][抱拳][抱拳]
1.“无知”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是否为孔子自谦之词。
“无知”解为孔子也不知道如何帮鄙夫选择。万事都是无自体性,都是依着条件观待而成,鄙夫请教的事只有鄙夫自己最清楚,自己最能把握,孔夫子纵然为圣人,也不可能对他所问之事面面俱到知晓仔细,无从帮他抉择,只能把事情各面向之利弊两段分析清楚,最终还是要让鄙夫自己决择。
孔子不是自谦,是真无法知道。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也。”意思是有一个见识寡少的人,脑袋空空。您觉得此解如何?
此解差矣!
有学识浅薄之人问事于孔子,非其脑袋空空,也非孔子真的空空无所知。
3.空空二字究竟如何理解?
第一个“空”是孔子看透事物本质,万事万物都是体性空,是空相;第二个“空”指体性空这件事也是空的,也是没有自体性的,空其空相。
4.大舜执两用中,孔子为鄙夫叩两端而竭焉,两人的差异在何处?
大舜、孔子都是圣人,都通达形而上,都善用中,善入世。大舜是自用,自己可以知悉剖析事情面面,用中庸之道。而孔子是为他人谋中,在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时代,入世处理人情世故远比舜帝天下为公时代的民风质朴更复杂得多。孔子的「叩其两端而竭焉」、「无知也」也不乏为中道。末学学识浅陋,姑且以拙见抛砖引玉,望引各老师、学长讨论、发表见解,帮助增上[抱拳][抱拳][抱拳]
许海燕答:
学生依着老师所教,试着作答,请老师和学长多多指正[抱拳]
1.“无知”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是否为孔子自谦之词。
答:本句的“无知”,从形而上解释比较好。即超越形之外,形无自体性,没有形可知,即无所知。而若无所知也就无能知,即“能所双亡”,所谓“神无方而易无体”是也。此处说明孔子是通达形而上智慧的圣人。
这里并非孔子的自谦之词。孔子在当时已闻名天下,且他也自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若是自谦之词,则与事实不符。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意思是有一个见识寡少的人,脑袋空空。您觉得此解如何?
答:此解差矣。“空空如也”并非指鄙夫脑袋空空,而是孔子自称“空空如也”,这四字可接于“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后,即“吾有知乎哉,无知也,空空如也”,更能进一步说明孔子形而上的智慧。
3.空空二字究竟如何理解?
“空空”二字,依《讲要》知,第一个“空”可理解为本性为空,但恐落在空相上,再说一个字,则为空其空相,性空亦空。孔子达至“空空如也”之境,也表明他对事情的利弊、是非、事理了解得清楚、客观、透彻。
4.大舜执两用中,孔子为鄙夫叩两端而竭焉,两人的差异在何处?
据《讲要》可知 ,两人都是用中道,但也有差异。舜是自用,孔子则用于民。
舜是执政者,他若能执两用中,即明白万事万物有利弊、是非、事理两端后,就会懂得办事要懂得避开弊端追求利好,懂得可于事相表面看出内涵,而内涵也须用事相来表现。因而“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而他是“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他还“举皋陶”则“不仁者远矣”,这些都是执两用中的美妙之处。
孔子“叩其两端而竭焉”,则指孔子将事情的利弊、是非、事理两端分析得清清楚楚,让鄙夫自行抉择,而不是直接给答案。又因执两用中,所以依据问者的知识、请教程度等条件,孔子也会有不同的回答,又会是另外的“叩其两端”。
时哉老师解答:
谢谢大家精彩的交流,以下也与大家一起研究讨论:
1.“无知”应该怎么解释比较好?是否为孔子自谦之词。
依照《讲要》采焦氏的注解,无知是是指孔子达到《中庸》本性的的境界,本性空灵,彻见本性时毫无妄见,故说无知。但既然无知,遇到鄙夫之问,为何又能叩两端而竭?难道达到形而上的无知就能达到形而下的知?
此无知的智慧知道万事万物自体空,条件不同,处理的方式就不同,答案就不同,所以不对境的时候无可知,但只要对境,依着境界就会有相应的是非、功过、利弊、真假、本末、过与不及等两端,圣人不执着事物的自体性,无有偏见,加上形而下入世的学习,才能在各种两端中一一辨别清楚,为鄙夫说清楚,最后由鄙夫自行抉择。
孔子虽然谦虚,但也自许为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谦称“若圣与仁吾岂敢”还有道理,若谦下到自称“无知”(什么都不知道),则太过矣。而且无知如果解为什么都不知道,后面却又能为鄙夫叩其两端而竭,文义上互相矛盾。
2.“有鄙夫问于我,空空也。”意思是有一个见识寡少的人,脑袋空空。您觉得此解如何?
“空空如也”与前文“无知”相应,本章前后义理一致。否则前面孔子自谦什么都不知道,后面又遇到一个同样脑袋空空的人,两个臭皮匠,如何能把问题的两端说清楚?
3.空空二字究竟如何理解?
空亦复空,第一个空是指万物没有自体性,无法自己独立成为自己;第二个空说明不是有一个无自体性存在,例如以前举的例子,甲跟乙要钱,乙说我没有钱,甲不能跟乙说:那把没有钱给我。没有钱只是否定有钱,无自体性只是否定事物的自体性。故说空空。
4.大舜执两用中,孔子为鄙夫叩两端而竭焉,两人的差异在何处?
《讲要》云,舜是自用,孔子能对鄙夫而竭。舜也能行中道,入世时能够拿捏自身事物的过与不及,孔子入世用中,即便是鄙夫之问,也能为他竭尽说明各种可能的两端,此即二人之差别。舜得其位,入世用中已有此惊人的成就;以孔子之德,若能得其位,则成就如何呢?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对齐景公,以无法知道天高地厚来形容孔子的内涵。
5. 颜回「屡空」与夫子「空空如也」有何差异?
屡空是修学形而上的智慧时,屡屡能达到空灵的境界,但回到形而下时,看待事物又似有自体。“空空如也,又对鄙夫之问叩其两端而竭”,此人能够始终保持形而上的智慧,而又同时分辨形而下的两端,故孔子与颜渊也差之远矣。
第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
【经文】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白话解释】
本章历史背景是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往西方狩猎时,叔孙氏的车夫鉏(chú)商,获得异兽以为不祥,请孔子往观。孔子去看时,异兽已被杀伤前左脚,且已死。这只异兽正是麒麟,麒麟是有仁道的灵兽,是有德天子出现的吉兆,但却生在乱世,被人打死,好比孔子一生未遇明君,虽有救世之道,终不能行于世,使孔子慨叹道已穷尽,并停止著述《春秋》。
孔子慨叹地说:没有看到凤凰鸟,河里也没有出现图书,我的道恐怕是不能行了,在我的有生之年太平盛世是不会到来的吧!
《尚书‧益稷》篇:“凤凰来仪”,凤凰是明君在位的瑞相。相传舜为天子时曾出现,周文王时曾鸣于岐山,以匹配圣人在位,《周易》系辞传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指得是河南的荥河,古时候在荥河龙马负图出现,伏羲氏根据图上文理,画成八卦,谓之龙马负图。大禹治水洛水出现神龟背上有图形,禹因而分天下为九州岛,此时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看不见祥瑞,孔子藉此感叹不逢明君,不能行其大道。
【章旨】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看不见祥瑞,孔子藉此感叹不逢明君,不能推展大道。
谢秋莲:
结合往常老师所教,学生所记,试答昨日问题。所学不精,多有疏漏错讹,请学长们补充、师长们批评指正[抱拳]
子罕篇第九章
1.真有凤鸟吗?凤鸟为何不至?
答:凤鸟就是凤凰,百鸟之王,寓意吉祥。一说凤鸟乃龙的别称,原本凤为雄,凰为雌。后世龙成雄,为天子象征,凤凰统一雌性化,成帝后象征。
孔子编定的古籍《尚书·益稷》记载:“《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子信而好古,所说必有所本。
凤鸟乃瑞鸟,不至,说明时无明君。
2.什么是河图、洛书?
答:《尚书·洪范》载,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乃周易之源。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名为洪范九畴。
孔子所作周易十翼之一《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有德有位的圣人,从河图洛书中取法、发展出义理、学问。
3.《春秋》是如此重要的著作,孔子看到麒麟被伤就停笔,是不是太迷信?
答:麒麟被伤是一个信号,孔子乃圣之时者,知道王道在当时确实无法推行了。而且,孔子该修的书也都修得差不多了。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经验,内心已有抉择,只是通过一个节点触发一个行动。
第十章
【经文】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字词解释】
齐衰:zī cuī,丧服分五等,齐衰为第二等,次于最重的斩衰。以粗麻布制成,因其缝齐,故称为齐衰。
瞽:gǔ,盲人。
【白话解释】
本章叙述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穿丧服的人、官位至大夫的人、盲人,包括身上其他器官不完全的人,见到这三种人,有其特别的礼节。虽然他们年少,孔子也必定有所动作,例如坐时必须起来,立时必须变换所站的位置。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也会快步走过。
【章旨】
此章言孔子对丧事的人表达同情,对国家官位表示尊重,对残废的人表示怜悯。
谢秋莲答:
1.孔子对于这三种人都有特别的动作,是什么原因?
答:这是孔子随哀有丧者、尊在位者、体恤残障人士。服重丧者,心必哀戚,残障人士往往敏感,孔子有同理心,因而随哀有丧者,特别怜悯、恭敬残障人士。对于有职务在身的人,职务代表一种责任与承担,对官员的恭敬,实质是对职务的尊重。
2.如果这三种人是我们的非常熟识的人,是否就不必拘束这些礼节了?
熟人也一样要守此礼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为熟人便随便,伤害熟人的感情,也伤害自己的仁心。
3.有认为,面对残疾人不要给他们特殊对待,这样才不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看法与本章是否冲突?
答:这要看不要给特殊对待是指心态还是做法。对于残疾人,我们要保持一个平等、平和的心态,而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心态来帮助对方。做法上还是有讲究。在诚恳的基础上,根据对方的状况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孔子对待盲乐师,就特别的细心,不仅提醒地下的障碍物,还善巧提醒他在座有哪些人。
第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
【经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白话解释】
颜渊以赞叹孔子感叹自己的语气说:夫子之道高深莫测,说到高,譬如仰望高处,越望越高,望不到极处。说到深,又如钻凿一物,越凿越坚,无法穷尽。说到莫测,是夫子之道虽高深又无处不在,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又在后面,前后左右,无不是道。亦即夫子日用平常所显示的就是高深的内涵,高深的内涵又可化为日用平常,然这种平常又是极具高深的内涵。
虽然如此,夫子却有次第善巧地引导我入他的道,广博的教导我,以文开我见地,透过广学多闻,开发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见地,而此见地又能作为日用平常以礼待人接物的本质。
在夫子的循循善诱下,学而时习之,充满喜悦,纵然想把道放下不学不修,却放不下,于是竭尽我的能力来学习,卓然如有所立。虽然想依着孔子的善诱继续进修,但因其道弥高弥坚,所以没办法学到究竟。
【章旨】
本章颜回赞叹孔子圣人的境界及善巧的教学方法,最后言明自己跟随孔子学道的感想。
苏毅答:
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请老师指正:
1.颜渊对孔子为何有这么高的赞叹,孔子所教的不过是基本的伦理道德,讲讲做人的道理、五伦关系而已,就是佛家讲的人道根本而已,不如佛老高妙,不是吗?
因为只有颜回是孔子终日与之言而不惰,讲深讲浅,多讲少讲都懂,又听闻性与天道,证得空性,所以他越深入的向孔子学习,才越感到老师的高深莫测。
孔子所教不只基本的伦理道德,这是形而下入世来说,还有形而上的内涵,只不过要待机而说,所以如颜回、曾子、子贡等弟子才有体会。一般人就会认为孔子的道理不过是些伦理道德而已,没有如西方那样高深的哲学思想。如陈子禽就误以为子贡高于孔子,后世之人也多有看低孔子,认为儒家迂腐、空谈仁义,误民误国的,这都是因为不得门而入。
另外五伦关系如果能够很好经营的话,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快乐,也能够让社会安定,风气淳厚,否则会令自身情绪不好,不利个人发展,社会风气不好,问题多多,入世的经营关键就在五伦关系,是自己必须要好好经营的。
至于佛老偏向形而上出世,儒家也有性与天道形而上的部分,只是比较罕言。五伦关系是人道根本,这是不假,如果五伦关系不正,社会风气不好,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盗窃乱贼大作,善人都做不到,哪里还谈的上圣贤呢?
2.弥高、弥坚是指什么样的内涵?又为何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是指孔子空空如也的境界吗?
孔子的道理都是观待不同的人,不同时机,有不同抉择,无可无不可,变幻莫测,所以给人感觉是捉摸不定,其犹龙乎。
3. 常言道,欲是深渊,「欲」这样的心理作用是好是坏? 而欲罢不能的意思是什么?
欲是深渊是说,陷入到财色名食睡等欲境中不能自拔,为得到这些而消耗身体时间精力,得到了又期望更多,人生在不断的追名逐利中消耗掉,即便得到也只是短暂的快乐,得到了又怕失去,患得患失,所以把欲比作深渊。
欲是很想要,是好是坏要看很想要什么,如前面那是深渊,如是对好的道理很想要,那是很了不起的,如孔子不知老之将至,如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如曾子人一己百,等等。
欲罢不能,如同打游戏上瘾,废寝忘食,心心念念都在想着,不断琢磨,又与人切磋,但学法的乐不仅在游戏时如此,而且日用平常都能以道理贯穿,不仅听课时欲罢不能,平日里行住坐卧也是欲罢不能。
以上愚见,还请老师指正!
谢秋莲答:
学生也来试答子罕篇第十一章问题,请师长们批评指正:
1.颜渊对孔子为何有这么高的赞叹,孔子所教的不过是基本的伦理道德,讲讲做人的道理、五伦关系而已,就是佛家讲的人道根本而已,不如佛老高妙,不是吗?
答:悟性极强的颜子,通过亦步亦趋、精进不懈地跟随老师学习,自己的境界不断提升,已有一定成就,才看得出老师的内涵是如此深厚。高人才能看懂高人、才能内行地赞叹高人。孔子所教的不仅是伦理,也有性与天道的内涵。以性与天道的内涵来利他,来入世,必须在人道上讲究。孔子是集大成的至圣,出世空空如也、入世温良恭俭让,形而上、形而下内涵都很通达,都很高妙。
2.弥高、弥坚是指什么样的内涵?又为何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答:弥高、弥坚指孔子的内涵高不见顶,深不可底,可谓高深莫测。这是指孔子证道的那一分。孔子证得空空如也的理体,通达趋吉避凶的内涵。以此见地摄持入世行持,日用平常无不是道的显示。因此前后左右都是道,无时不在。
3. 常言道,欲是深渊,「欲」这样的心理作用是好是坏? 而欲罢不能的意思是什么?
答:欲是渴望、想要,念兹在兹的感觉。欲本身无好无坏,并无自体性。看欲的去处,才有好坏之分。如果是渴望、追求物质欲望,在五欲中打转,就是让自己下堕的深渊,如果把这种欲望放在追求善法,明明德亲民上,欲仁仁至,就是提升自己的心法。正如孔子评价颜回:“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欲罢不能,是想要放下道不学不修而不能够。这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有所得,学出欢喜心,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
@蘇毅@谢秋莲[抱拳][抱拳]
感谢两位的回答,分析细腻,获益良多,谨此与您们交流。
1.一个人谨守五伦关系或不难,若想让民族百代都重视五伦请问难不难?
到底出世难还是入世难?这个答案即便是翻阅佛经也知未必然。所以不宜断定孔子的能耐只是讲讲人道基础而已。
2.孔子出世入世之内涵皆莫测高深,而其能让道无所不在,令颜渊有恍惚不可为之感。
3.欲是对着自己所乐的环境所生起的心理作用,所乐的环境不一定是恶,不一定是会堕落的深渊,也可以是让人提升的好环境,例如我欲仁,斯仁至矣。所以欲不一定惡。
第十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字词解释】
病间:疾病日渐减轻。
【白话解释】
孔子病趋严重,子路以其在弟子中的年长地位,为孔子预备后事。他因为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夫,所以准备以大夫之礼为孔子治丧,以表示尊敬。大夫有家臣,治丧时,行臣礼。孔子此时已无家臣,子路便使孔子的弟子权充为家臣,以大夫之礼为孔子治丧,以尊崇孔子。
孔子的疾病日渐减轻,得知子路想要派同学当孔子的家臣,准备丧前丧后的事宜,便说:我生病已有一段时日了,我辞去大夫没有家臣已久,不可用臣,应该以士礼治丧。然而子路却想伪装有家臣,这是实行诈欺,我能够欺骗谁呢,欺人欺不了,那只有欺天,欺天就是欺骗自己的心,况且我与其死在家臣的手里,还不如死于诸弟子的手中。大家以弟子的身分为我治丧,名正言顺,而且亲切,何必死于假臣之手。况且纵然没有家臣为我举行卿、大夫的大葬礼,我难道会死于道路上,没有人管吗。
【章旨】
本章是孔子反对子路以大夫之礼为他办理丧事,孔子在鲁虽是大夫,然此时已去鲁,故当依《礼记.王制》中说“大夫废其事,终身不仕,死则葬之以士礼”,明遵守礼制的重要。
李莉:
夫子尊礼践行礼,不逾越。重实质不重形式,圣人贤人君子皆坦坦荡荡,行事为人皆经得起推敲,名正言顺事成。不必逾越礼,让自己心不安,子路按大夫治丧礼来规划,实则是让不了解老师的心,让老师“晚节不保”,心不安。尊重人,不是给人自己想给的,爱与害在一念间,度的把握是关键。
时哉时哉:
@李 莉[咖啡]从本章可知,礼的拿捏很不容易,长期跟随孔子的弟子们,都会有这样的过失。时至今日,许多丧礼中不堪入目的场景,更是不可勝数。
我们不禁也要问,丧礼不是越热闹越好吗?连孔子的弟子都希望大葬孔子,一切依礼而行,不是太简单无聊了,这样怎么对得起死者呢?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
正确的丧葬之礼要注意哪些事情?可以有哪些效果?
李莉:
回老师:谢谢老师!
丧礼不是越热闹越好。今日丧礼中请乐队表演请人哭丧是笑话一场,后代子孙没有极尽哀思之情,怕旁人笑话“不热闹”,讲排场乱攀比。“事死者,如事生”,如同亡者生前一样敬重就不会闹笑话。
一风一俗,礼也尊俗,当地送走亲人的习俗多数是非常有意义的,依据家庭情况结合礼俗来做。
先家公出殡前一晚守大夜,所有儿孙都必须守,农村多数是静守着,我们组织全体至亲在棺前开了追思会,每个人都讲讲亡者生前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满满的全是爱,最后提炼出老人家的优良品质,每人结合发表要立志继承先家翁“老农民”精神,做他的好儿孙……
时哉时哉:
礼失求諸野,许多好的习俗真的是保留在淳朴的乡间。
第十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字词解释】
韫椟:yùn dú,韫,藏也。椟,柜子。
沽:卖。
贾:gǔ,商人。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孔子周游列国而无所作为,子贡想了解夫子内心的想法,故以比喻探问夫子到底是有心想作为呢,还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子贡设一个比喻问孔子,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要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来卖掉呢?夫子何等高明,一听便知,也用比喻回答子贡:卖了吧,卖了吧!我等待识货的商人来买。
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当然要入世造福人群,但不能求售于人。
【章旨】
此章子贡善巧的以比喻探问老师的心志,孔子答以待价而沽。全章问答,皆用比喻,意在言外,犹如诗篇。
陈越华答:
学生先试着回答第十三章(子贡曰:有美玉于斯)的问题,不对或不到味的地方,请老师学长们指正。
1.子贡为何有此问?当时的时代背景为何?
当时孔子周游列国,都无作为,子贡想探老师的心志,是有心于世还是要藏起来。
2.美玉、韫椟、善贾,分别在比喻什么?子贡为何不直说就好?
美玉比喻德才兼备的孔子。韫椟比喻隐居求志。善贾比喻懂得用君子和礼遇君子的明君。
子贡探求老师的心志,但是对于有心于世是想被用,还是隐居把自己藏起来,这种问题不敢直接问老师。子贡是言语科的学生,善用比喻,于是这种用温柔敦厚的方式去询问。
3.孔子身居乱世,理应“舍之则藏”,为何说“沽之哉”?
“沽之哉”是观待子贡的“求善贾而沽诸”来回答的。圣人在乱世中都想有所作为,心态是“沽之哉”,但是遇不到明君,只好“韫椟而藏诸”“舍之则藏”。然而有心入世的君子就算是隐居时,心态都是“沽之哉”。
4.本章可知,读书人的出路是“善贾”决定,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有出路是老板决定,对吗?
不对。读书人之没有出路是因为自身不够精进努力,所学不足,内涵不够。当读书人能充实自己,学有所成时,这个老板是不是伯乐,你是否想被他所用,都取决于自己。所以出路是由读书人自己决定的。
@陈越华感谢您对于第十三章问题的分享,获益良多,以下与您交流: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孔子周游列国,但都无法遇到明君。子贡善于言语,用比喻的方式与孔子问答,是温柔敦厚,也十分善问,不至于太过直接,而碰一鼻子灰。
乱世理应舍之则藏,不过若有君主真心肯用孔子之道,以孔子之德,仍有可为,所以孔子说沽之哉。子路篇孔子也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本章美玉虽然要待善贾才能卖之,但若不遇明眼之人,美玉也可藏之,所以真有内涵的读书人,其命运不是老板一方决定。但重点如您所说,在於是不是真的学有所成。
第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解释】
历史背景:君子志在行道,虽道不行,但不怨天、不尤人。此处不行,可以到别处,此乃退而求其次的用世思想。本章即是孔子想要往九夷行道,非是要藏身于九夷。九夷在何处,不必详考,就当时来讲,在中国以外的,没有受过中原文化教化的地方,可谓之九夷。
孔子想要移居九夷。有人不了解孔子化夷之志,而认为:九夷之地文化闭塞落后,是一个鄙陋之地,住到那个地方有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有道德学问的君子去住,能够教化人群,还有什么陋不陋的呢?意即君子居在那里,就不陋了。例如地处蛮貊之邦的台湾,在一九四九年战乱,有许多人仁人君子大儒来台并教化台湾人,台湾不但不落后,反而成为文化道统的保存处。
【章旨】
此章可见地方的鄙陋与否关键在人,有君子居住,何陋之有。此章也可窥见孔子存心淑世的精神。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子罕篇第九第十四章
1.孔子为何很像去九夷?一个地方不陋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样的人可以受教成为不陋?
第十五章
1.孔子道穷而返鲁,只能修修诗歌音乐,从事文化工作,可谓十分落寞?
2.孔子是鲁国人,晋国大夫韩宣子过去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为何还会礼崩乐坏?
第十七章
1.一切人事物如流水般无常,所以随缘不要太介意,这样会不会变成所谓的“佛系”?
2.本章可以有什么正面的体会?
孙各位敬爱的师长、同学们好:
学生来试着回答一下本章问题:
【经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一切人事物如流水般无常,所以随缘不要太介意,这样会不会变成所谓的“佛系”?
答: 这里面有两个点学生觉得需要说下,首先这个随缘,不是“随他去”,“无所谓”的意思,我们不要在境界上起负面情绪。我们知道一切万物如流水般无常,不代表就可以离开水的作用。我们应该在了解其特性:万物没有自体性,生生不息,条件聚合之后,积极地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顺流而下,把事办好。
我们经常就会觉得: 我命不好很穷,那就随缘,穷着吧;我很笨,这也没办法改变,那就笨着吧;我很忙,没有时间学习,那就随缘忙着吧,结果就是随波逐流,落在了宿命当中,其实到头来都是苦。君子应该明理知命,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而后能立命,改命,帮人立命,改命。欲仁行仁,这些都不是那种“随他去”的心态能够做到的。
然后说佛系这个词,前阵子很流行,私下觉得这很糟糕,让人误会佛法是消极应对人生,好像什么都云淡风轻,其实是报废自我。其实真正的学佛人,是特别积极的。于善法积极,于恶法消极。反观我们大多数人,于满足自己的财色名食睡的事都很积极,于学习知识开拓知见、利益众生的事确很消极,真正是颠倒错乱。
2.本章可以有什么正面的体会?
答: 时间流逝,去而不复返,生命苦短,呼吸间流失,所以每秒都要珍惜,认真面对每一个瞬间,每每当下这一刻,多做一件利人的事,就少做一件自私的事,不断增长我们的道德学问。来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时间分秒流逝,务必抓紧用功;
用功切在当下,念念相续如流;
随波逐流危险,速登聚善龙舟;
守礼常思圣言,乘风破浪始觉;
知法无常变灭,而生超脱之心;
万物刹那不住,悟无一物可得;
以无所得而得,中道智慧仁德;
上善涌出智水,长养万物不争;
心心念念孝悌,举止行持礼义;
欲仁念仁得仁,依仁为仁成仁;
虽知万事无常,善善相继使常;
善流汇作长川,潺潺泽被八方;
仁者如斯不倦,教化不舍昼夜;
正知正行正念,涤尽烦恼迷魇。
第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 颂各得其所。
【白话解释】
本章历史背景是鲁哀公十一年冬天,孔子从卫国回到鲁国,那时候鲁国礼乐已经崩坏,亦即雅不成雅、颂不成颂,孔子便定正音乐,雅颂等诗章也归于正了,使鲁国的音乐与雅颂得以复兴,这是孔子对鲁国的乐坛最大的贡献。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诸侯国的民谣与乐曲,“雅”是宗周地区的诗词与乐曲,“颂”是宗庙祭祀之诗词与乐曲。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将乐音与乐章修正,雅颂等诗章乐曲也归于正了。
【章旨】
此章言孔子自卫反鲁,而删诗书、定礼乐,使乐音得其正,雅颂之诗各得其本。
老师学长们好。学生试着回答子罕篇第十四章的问题,请大家指正。[愉快]
1.孔子为何很想去九夷?一个地方不陋的条件是什么?
答:孔子说道不行乘浮桴于海,孔子未遇能行王道的明君,周游列国十四年,王道还是没有推展出去故此感叹欲居九夷,期望在九夷之地有机会推展王道。凡是中国以外,未经中华文化教化的地方皆称为九夷。一个地方的人接受过文化教化,民风纯厚,人人懂礼义,这个地方就不陋。就如刘禹锡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无论多偏僻的地方,只要有君子贤者行教化,带动风气,民风纯厚,懂礼,守信,文质彬彬。何陋之有?例如地处蛮貊之邦的台湾,在一九四九年战乱,有许多人仁人君子大儒到台并教化台湾人,台湾不但不落后,反而成为文化道统的保存处。
2.什么样的人可以受教成为不陋?
答:质地纯厚而不固执鄙陋者方可受教。能教要对着能学,互相观待。
第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白话解释】
孔子说:出去办政治,便按道理事奉公卿等长官。到了家里,便按道理事奉父母兄长。办理丧事,不敢不勉力,要慎终尽礼。不受酒的困乱。这四桩事,我能做到那一桩呢?孔子自谦不敢承当。
办国家大事,需与公卿和合办事,故事公卿重要。谋造家庭和谐,事父兄是必要,父母之丧更是孝子的大事。至于在朝廷、在家里以及参加丧礼、庆典,这些喝酒的场合,都不可因酒醉而丑态百出或耽误正事,或将饮酒变成嗜好,而伤身败德。以上四件事都是大事,都需反省自己做到哪些呢?
【章旨】
孔子言忠顺、孝悌、哀丧、慎酒之事很重要。
第十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解释】
孔子在川岸上看川流不息的水时,有感而发的说:一切世间人事物的迁流变化与消逝,都像此川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谁也不能使其恒常不变。
【章旨】
孔子见川流不息,慨叹万法世事无常,剎那不留。
三位精彩回答,獲益良多,也就各題與您們交流[抱拳]:
1.一切人事物如流水般无常,所以随缘不要太介意,这样会不会变成所谓的“佛系”?
隨緣是要隨著“能取”、“所取”的緣,人從少至老都會有不同的因緣,能讀書的時候就要取讀書的緣,能做事的時候要取做事的緣,能親近善友時就要取親近善友的緣;遇到惡緣,也要使自己成為能轉變,惡緣成為所轉變。能取掌握在自己,當自己不斷提升,所取也會不斷改變,是名隨緣。
2.本章可以有什么正面的体会?
謹摘錄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頌》:
水源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
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
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
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
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
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
赴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
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
咸得之而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