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我听了几节课,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梁珊老师讲的《我要的是葫芦》。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简短精悍;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上学期,我们学校有个公开课活动,当时我讲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现在想来,虽然说我用了“葫芦藤、叶、葫芦”的剪贴图画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些形象化的设计,但这堂课终归是不成熟的,和梁老师的课不能相提并论。
梁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举手投足间都是满满的自信,任何课堂突发状况,她都能轻松化解。比如,在讲解“盯”这个字时,梁老师问:“怎么样才叫盯着?”有个孩子说:“眨也不眨,他不累吗?”我以为梁老师会很尴尬的笑笑,没想到她微笑着对这个孩子点头:“是啊,他不累吗?他就是这么喜欢小葫芦!”轻松间转移到了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上。
再比如,在读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梁老师说,一边听一边想,读书就能让我们想出画面,看着画面,配上句子,就能把画面说得清楚、明白。她让孩子们看着图,按照生长顺序说出葫芦的生长过程。或许是因为她提问到了一个成绩比较差的孩子,这个孩子一张嘴就说藤上结了葫芦。梁老师弯下腰,温和地引导他:“孩子,不着急,怎么那么快结葫芦呀?想一想,这棵葫芦刚开始是什么样的呀。”这个小男孩,看着大屏幕上惹人喜爱的白色小花,他又说有花出现了。梁老师耐心地告诉这个孩子,任何植物的生长都是不急不慢,有它的生长规律和顺序。进一步提示他,刚开始是一颗光秃秃的葫芦藤,后来呢?后来又引导他花的“开放”,直到小男孩把句子说的准确、生动。在大家的掌声中,小男孩坐到了位子上,脸上挂着自豪与幸福。在梁老师的课堂上,他是个幸运的孩子,没有被老师嫌弃,而是在老师的话语中获得自信和鼓舞。这个细节更是体现了梁老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和高超的教学水平。
其实,梁老师才30多岁。当她站到你的面前时,你一定会认为她是气质的化身。每在讲台上走一步,你都能感受到她的优雅魅力,步步温柔;每一次微笑,都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清泉叮咚,流进孩子们心中那条快乐的河流;每一次学习知识点,话语又似太阳暖暖,照在孩子们心中那片绿茵茵的草地上。孩子们专注的神情更是体现出了对梁老师那满满的喜欢。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有三个感叹号,在让孩子们反复诵读之后,梁老师让孩子在每一个感叹号后面加一个表情。孩子们画得特别有意思,也是合情合理。“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体现的是种葫芦的人对虫子的不屑一顾,所以可以画一个歪着头,用后脑勺看虫子的表情;“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一个开心并露着牙齿的表情出现在了这个感叹号的后面了;“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孩子们轻轻松松体会到应该画一个哈哈大笑并且拍手的表情。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带着这些表情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无意间也就体会到了感叹号的作用。我觉得梁老师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方面真是别出心裁呢!
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全面的看问题。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时,梁老师让同桌两个变身为“种葫芦的人”和“热心的邻居”,同桌两个说一说,让他们去体会“叶子上的蚜虫吸取植物体内汁液后,植物会营养不良,小葫芦因缺乏营养而变黄掉落”的道理。
梁老师的课以学生为主,充满童趣,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这堂课做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明白了课文寓意。整堂课亲切自然,我想自己以后的教学之路需要多向这些像梁老师一样的优秀老师学习,心中装满爱,用知识去丰富爱,滋润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