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简单聊了聊新时期如何看待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这篇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1.天性使然 环境成就
留心观察,会发现有的孩子的社交能力很强,像是生来如此,他们很善于察言观色,共情能力强,与人交往互动,自然而然,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很懂照顾他人感受,在人群中往往备受瞩目,成为中心和焦点。
形成这样的特点,性格是一部分原因,比如偏向外倾特质的孩子,喜欢与人互动交流、链接沟通,对于他们而言,这是给自己充电的方式之一。
另一个方面,与从小成长的环境也有关,总能接触到很多人,有机会沟通,比如,超市、卖场等。在过程中得到熏陶和锻炼。久而久之,自然不怯场,从容应对社会交往。
2.创造机会 锻炼社交
如果从暂时情况来看,孩子不擅长社会交往,那就需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孩子充分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方式途径有很多种,参加社团活动、课外活动;做公益、助人;体验实践偏服务类工作,与人打交道;公开演讲、发言、讲故事;竞选学生干部等。
只做这样还不够,要引导孩子深入体验,如何做呢?就是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孩子可以充分深入思考,总结复盘,及时调整,随时升级更新。
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体验经历的过程,社会交往能力就藏在这些细节里,善于发现,及时补充。
3.善意假设 人见人爱
多年前听到一句话:“要么记住他人,要么让他人记住你”。延伸至今,可以变成让更多人喜欢你,愿意亲近你,这是一项重要能力培养。
在这之前,要清楚明白,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你,当然,也一定会有人很喜欢你。认清了这个事实,再做事就越发从容了。
这里,我们要教会孩子理解善意的假设,如果想让孩子理解,作为成年人,我们父母们首要的是自己理解,何为善意的假设。
就是当问题发生,遭遇状况时,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不恶意诋毁,不随意评判!而是从善意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长期这样做下去,你不仅会提升社会交往能力,还有机会获得人见人爱的核心密钥。
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人,换位思考,不做评判,善意假设,这些都是助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
4.学会求助 助己利他
向他人求助,是一个让他人提供和展示个人价值的重要途径。每一次的求助就是一次增进感情链接的加速器。
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在引导孩子学会求助的同时,更要教会孩子,何为有效求助。
因为不是被动等待,而且主动为之。
求助,就要学会提问,带着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提问。如果孩子在做的过程中有难点或抗拒点,要分析了解,是不是孩子遇到了困难,或是有哪些顾虑和担心,陪孩子共同经历,刻意练习。
经历完这个过程,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到了锻炼。而且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孩子学会求助,也让孩子可以加强深入思考,这样再获得答案的过程中就得到了更多收获。
关于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今天就聊到这里,还有很多方式可以去展开,重中之重是要开始实践,才能有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