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这本书已经全部看完了
这是定下目标后阅读的第二本书
(第一本书是大冰的《乖,摸摸头》)
作者是蔡崇达,用了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故事。
在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表达了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最后写了——关于生活和生命本身。
这本书目录总共分了14部分
一《皮囊》
二《母亲的房子》
三《残疾》
四《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
五《我的神明朋友》
六《张美丽》
七《阿小和阿小》
八《天才文展》
九《厚朴》
十《海是藏不住的》
十一《愿每个城市都不被阉割》
十二《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十三《回家》
十四《火车伊要开往叨位》
1 其中《皮囊》一文中的阿太,一位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是个神婆。她却教给作者具有启示力量的生活态度:“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这话我觉得很好,也拿来做了笔记。
2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3 《残疾》《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我的神明朋友》这三个部分都写到了父亲。
他离家、归来,他病了(得了中分,半身瘫痪)》他挣扎着,全力争取尊严,然后失败,退生为孩童,最后离去(不经意地一个摔倒就夺去了他的生命)。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挂念离家了。
关于父亲这部分内容,我眼睛湿润了好几次,因为这部分话题比较沉重,写到了医院,病房,也写到了关于疾病与死亡,无论一个人之前是什么样的角色,有钱人亦或是官员,亦或是其他厉害的人物,在病房里他们是一样的,平等的,他们都只是病人。在这里每天都会发生生死离别,所以作者经过过生离死别后(作者在医院认识了一个朋友,彼此交心,很要好,但后来,他的好朋友进去手术室后就再也没被推出来),他不愿意再在医院里对他人付出真心,因为他害怕再一次面对这种死亡。这几章内容会让人重新思考生命,记得有人说过,如果觉得自己过得不好就去火车站看看,如果觉得自己不幸就去医院看看(原话记不大清了),只有生过病,住过院,与死亡之神抗争过,整个人才会一下子通透亮敞,才会明白生死之外,其实都不叫事。
4 《张美丽》一章中女主名叫张美丽,(也曾是作者小时候的梦中情人),讲述的是张美丽由于穿着太过时髦暴露等,还有为了追求爱情,婚前就与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而被镇上的人说闲话(镇上思想比较保守),虽然后来她被那个外来经商的男人娶为妻子,但还是为人民所诟病,中间她消失了几年,突然某一天回来了,在镇上开了酒楼,再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娱乐城(包括ktv,,舞厅,游戏厅等),但因为有个学生在娱乐城发生过意外事件,死掉了,镇上的人都认为是她的错,有时候,世人丑恶的嘴脸和不负责任恶毒的言语真的能杀死一个人,她最终选择了go die,她死后,他的丈夫也一把火烧了这座娱乐城,之后一切归于平静,像行来没有发生过一样,世人也许不再会记得,曾经有个叫张美丽的女子,也曾做公益,给学校捐钱,最后死于世人恶毒的言语中,消失在这个小镇。
5 《阿小和阿小》《天才文展》《厚朴》
我觉得这三个部分可以放到一起说,讲的是童年和成年后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
年轻时或者说小时候一个个都心怀梦想,长大后,也许在某一个时刻,发生了某件事(比如父亲去世,比如公司倒闭),人生的轨迹就因此而发生转变,也许某一天因为承受不住这样的落差,心里滋生出了细菌,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结束生活。
6《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这章内容挺有启发意义:
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是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是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是关于成熟的,“我不相信成熟能让我们所谓接受任何东西,成熟只是让我们更能自欺欺人”。(之前有人跟我说,我太幼稚不成熟,我不知道怎么界定成熟与否,年龄吗,显然不是,现在看来如果成熟的标准是学会自欺欺人,那我真的希望可以晚点成熟,如果可以,永远保持一种幼稚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副皮囊,或好看或不甚满意,每一副皮囊的背后都有一具灵魂,或美丽或丑陋,好看的人千千万,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突然想到雨果的一句话:有了物质,那是生存,有了精神,那才是生活。惟愿你我 好好 生活,好好珍惜身边人,父母,妻子,孩子,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