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和一个朋友见面聊到这个话题。我们俩都来自农村,我们都有点自卑倾向,通常表现在对自己的不自信、观点经常被别人推翻,没有自己的主见。
严重一点是无法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隐藏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我们俩都深受自卑之痛,我们想改变,却久久未果。
我这位朋友突然提起了一个观点,她说是不是农村的人都会很自卑?她身边就有很多农村的朋友,和她一样很自卑。
这不是全部,但这是她某个视角的全部。当时我无法反驳,尽管我有例子,但是我没有原理。
我只能粗浅地认识到,我们俩个的自卑因素都来自童年的被忽略。因为我身边的朋友大多出生于不是特别富裕的家庭,都是农村出生。但是在大多数人身上,我从没见过他们有自卑情结。
在我们两个看来,自卑就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让人很反感、极力想治疗成功的病,我们深受其害。
直到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里面提到了自卑的三种来源:第一,器官缺陷;第二,过度受宠;第三,被忽视;
器官缺陷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过度受宠也会引起自卑倾向呢?
那是因为被受宠的人会认为自己的意愿就是一切,当他不再是别人所关注的焦点,就会产生巨大的失控,甚至有种被世界背叛的感觉。
他们长大后可能会带上冠冕堂皇的善良面貌,却只是为了伺机左右别人,而非与他人平等合作。
被忽视这样的孩子从小就不知道什么是爱与合作。
他们会高估困难的程度,同时低估自己获得他人帮助与善意的能力。自卑者通常的口头禅是“一切都是被逼的/我也不想的”。
而我们俩的自卑都来自“被忽视”。
所以不是农村的孩子就会自卑,而是农村的孩子更容易遭受到一些极端对待。比如,极度重男轻女,女生就会有自卑情绪。
自卑是一种病么?
不是,自卑不仅不是一种病,我们同样可以正面看待“自卑”。《自卑与超》中作者提到一个观点,他说,自卑是必要且正常的情绪。而且,自卑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
对此观点,我深以为然,正是因为自卑,所以才愿意不断去突破和学习。我虽深受自卑情绪之害,但却从未被其捆绑。
如何超越自卑?作者提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超越自卑的核心点。
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学会与身边的人、或者说与这个世界建立关系。
与家人、与同学和老师、与同事和领导、与朋友,都在建立关系与协作。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满足感和愉悦感。
与家人建立合作的时期在幼时没有被满足,我们就会寄托在别人身上。比如,我们的朋友、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爱人关系,家庭无法接纳的,我们会向其他人去索取。
而在我看来,超越自卑,必须要完成一系列的自我挑战。只有挑战成功,人生不断被突破,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无数个可能性时、当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时,我们的自卑情绪会越发浅显,最终一消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