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今天,8月29日,“三伏”已结束五天了,可生活在应属于北方的中原城市,连续数天都是高温。说起来也不过32、3℃,可它就是让你感觉到热。于是想到月初做的短文《立秋不是秋》。当时与几个老头们在公园闲聊,说别看要立秋了,可“秋老虎”同样热得“让你好看”。不想真是果不其然。又因此,容将这则不算太旧的短文在《简书》发表。
2020.8.29清晨
每年一进八月,受了许多暑热之苦的人们就爱哄自己:“好了好了,一立秋就热不长了,凭热也有限。”几乎所有人不仅都有点阿Q精神,多多少少还喜欢自个欺自个。这应该是人类遗传下来的“通病”,到今天,估计基因中就含有了。
一再说,自己喜欢秋,像喜欢美人一样的喜欢,几十年前即公开表白过。
1987年4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那时它的文明进步有目共睹)发表一则生活随笔,题目虽是《写在“春”来时》,可实际上还是“颂秋”。
春天,虽万物复苏,姹紫嫣红,可除了颜色,不如秋吸引。
秋天,万山红遍,不仅同样让眼睛大饱眼福,且身心愉悦。
难怪在刘禹锡看来:“秋日胜春朝”。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你信不信,人的眼睛,中秋后特喜欢“看天”。
每年真正的秋天要来时,自己都会期待。一想到秋高气爽,就心驰神往。
这时写文章的感觉也好,有几篇自己相对满意的文字都是秋天做的。
文人写秋的虽没写春的多,可一提到被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就会联想到他传世名篇《滕王阁序》,就会呤诵那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提到中唐刘禹锡,就仿佛看到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
一提到欧阳修,就觉得像是听到了他《秋声赋》中的“初淅沥以潇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而提到集诗书画于一身,在中国文人中堪称“第一人”的苏轼,他的前后《赤壁赋》就不能不说。此二文,写的是当时他生活所在地湖北黄冈靠江边一带的深秋景色。
第一篇,且不说文字之美,文中虚拟人物对话,讲了多少人生哲学: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知不可乎聚得,托遗响于悲风。”作者有意虚拟一人物靶子,然后让自己好大发宏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第二篇:“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或“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此篇原本就很奇幻,结尾处更是神秘幻化,让人惊叹不已。
说到秋天,又不免想到月亮,科学家把它叫月球。
古时候,人们对月亮有无尽遐想,现在知道它不过地球一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朝阳一面,气温超过百℃;背阳一面,又冷个死。
上面没有水,也没有生物,寸草不生,是一个荒凉透顶的星球,特没意思。
记得鲁迅说过,以前看电影,有种好奇感,后来有人出来讲电影如何拍摄如何制作,真是大煞风景,让观者再也没有先前那种感觉了。从这点来说,技术有时候确实会破坏人的幻想或美感,就像今天再没人认为月球上有桂树,有吴刚,有嫦娥,有玉兔。
一言以蔽之,月球就是个球,没啥稀罕的,对人类没多大意义。
可有天看央视纪录节目,忽听到说月球对地球何等重要,甚至称作地球的“神秘武器”。
大家知道,央视纪录频道播放的节目,多是从人家那儿买来,有美国的,有欧洲的。
节目中说,地球刚形成时,并非像现在这样“舟行人不觉”地围着太阳自转和公转,而是不停地摇晃。大家想想,现在生活的地球如果整天不停地摇晃,与地震有什么区别。
后来有了月球,围着地球旋转,这才让地球找到平衡,慢慢“安静”下来。
现在说起地球,公转且不说,就是自转,也是“健步如飞”。“坐地日行八万里”,除了人造卫星,地球上最快的工具包括飞机,也没这个速度。然而人类一点都感觉不到。当然,如果人的身体能感觉到地球在转,那是要出大事的。
这样一说,还真得感谢月球,没有它,是否会有人类,难说。
回头再说立秋。每年立秋是固定的,就像二十四节气歌里所唱:“每月两节不更变,最多只差一两天。”每年立秋都是在阳历8月7日或8日。有没有9日的我不知道。
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最热的天,称之为“盛夏”(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若仅就中国而言,此时往往都在“中伏”。
古语说“秋后一伏”,意思是“立秋”后至少还有“一伏”即“三伏”。可事实上大都不止一伏。就像今年,8月24日才完伏。算一算,“立秋”后还有半个多月都是在“伏天”里。若不巧又遇上那年是“秋老虎”,“立秋”后一段时间很可能是全年最热的天。
所以我说立秋不是秋。还要等待,耐心地等待。
我喜欢的秋,是王勃登滕王阁看到的“渔舟唱晚”。
是欧阳修的童子说的“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的清澈澄明。
……
2020.8.2,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