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个著名的人工湖,当年很多人为此湖取名,但所取之名皆不能令人满意,最后由钱穆先生定下了“未名”二字,虽为“未名”却早已名扬天下。给新生事物或人取啥名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事物或人的发展。
1895年年底,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发现了一种未知的新的射线,这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普通的木板、纸、书、硬橡皮、铝板等在这种射线面前都是透明的。他的夫人将手放在荧光屏后,荧光屏上只出现了戒指和骨骼的造影。因为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伦琴将这种射线称为“X射线”,因为“X”是数学中未知量。这个命名就跟北大未名湖的命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X射线俗称X光,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可见光也是电磁波,只不过波长比较长,可见光的波长在几百纳米,而X光的波长约在0.001~100纳米之间,医院里用的X光是波长短的X光,波长在0.001~0.1纳米之间),光子能量比可见光大得多,所以穿透能力强。穿透能力强,并不是X光穿过物质后毫发无损,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X光穿过物质时,也会被物质吸收一部分,物质密度不同吸收X光的多少也不同,根据这种差别吸收的性质就可以将不同的物质区分开来。
当X光穿过人体时,由于人体的不同脏器密度不同,吸收X光的程序也不同,比如骨骼吸收的X光比肌肉吸收的量要多,所以通过人体后x射线量就不一样了,在荧光屏上或者胶片上感光强弱就有了明显的不同,因而就显示出不同的密度阴影。医生根据浓淡的对比结合临床表现等可判断出人体某一部分是否正常。
进入机场或车站,需要将行李箱放入安检通道,一侧的工作人员可以显示器看到箱内物体的形状,看是否有违禁品,这其中的原理就是X光的穿透。
孙悟空与车迟国的三个国师斗法,其中有一个项目就是隔空猜物。孙悟空所采用的方法钻进去看看,同时搞破坏,这原理非常好理解,现在这种微型机器人也很多。而国师采用的则是不进去也能知道里面是什么,大概就是利用X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