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今天第二次听许老师讲座,第一次是2019年10月份在乌鲁木齐参加中国教育梦时,当时许老师对数学学科的整体建构给我很大启发,以及“关系”学的数学中举的几个例子使我豁然开朗。记得当时听课回来后,正在学习分数,分数的学习离不开平均分,有平均分当然就有“份数”“每份数”“总数”,之前确实用等号的形式表达,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帮学生用箭头的形式建立关系,同时把分数与前面的除法之间做了联系,把知识相互之间串起来了,知识之间也就跟一口气一样前后也顺了,有种“竖成线,横成片”感觉,只是片还不够大,哈哈。
同样,今天在思维素养的前提下再次认识“整体构建”,再次学习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感觉比前面更加明朗。今天的这个内容给我影响最深的有三个内容,第一“数学思维”,第二“整体构建”,第三“数学关系”,当然还有郑毓信教授,准备入手他这本《新数学教学哲学》书。
先说说对数学思维的认识,一直以为数学就是加加减减,甚至前面还跟同事开玩笑说“数学学到三年级就可以了,没天赋的没必要去费劲心思的学。”今天对这种肤浅的、甚至无知说法感到惭愧。教了这么多年数学,今天才知道数学教育的目标,它原来不是加加减减,他是对一个人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科,它可以发展到文学思维、科学思维、创新思维等等,每个人必须要学它。甚至可以加加减减不怎么好,但必须要有思维发展,达到“自能”化。当然能达到自能化的一般在班内也是数学佼佼者,数学素养也比较好,“数学的素养”个人理解就是数感比较好。
接下来谈谈“整体建构”,对这个词特别的喜欢,也特别的有感觉,前面“全景式教学”其实与“整体建构”两者已经不谋而合。他们对数学教学已经不是教例1、例2。都是对知识的系统化,教学的结构化,思维的自能化的一种体现。我们的数学在以思维发展的基础上做好“整体构建”,尤其是从低端一开始就培养,那真的是越学越简单,我一直给学生灌输,我们数学的学习,不要就知道做题,数学试卷多了去了,千变万化,如果拿到没见过的题,不要慌,要想办法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好不夸张,我们学生的三下复习时,在没学过45×15时,班里有一半学生却会算,它不是家里学了,而是用了分成的方法计算的,我给学生的评价是:很棒,能学以致用!其实,这时学生已经潜移默化把零散的知识往一起捡了,学生也在“整体构建”,同样还是三上教学中,我的学生在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在减法的学习中,我的学生从一年级的“破十法”中居然脱口而出了“破百法”,当时使我大吃一惊,有了这样一种数学学习的整体性,那么,对1生2,2生3,3生无限,更不是一件难事。
接着谈谈对“关系”的认识,通过关系也使我再次重新认识了数学,其实,就是有了关系才有了整体建构,尤其我们的数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很简单的道理,低段学好了高段就越学越轻松。
最后,许老师说课堂总结很重要,以前的总结都是“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真的太潦草,可否为“你能说说什么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明确的问题进行梳理。那么,同时也对今天的学习总结一下:景可以不是全景,小情景也可以,但整体一定要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