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像很多同学一样,在父母的陪同下,走进自己那梦寐已久的大学天堂。开学那天,母亲在家帮她打点好行李,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路小心,去到那边要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匆匆一别,就这样,她一个人拖着行李箱,拉扯着一袋冬天的棉被,带着兴奋与慌乱,屁颠屁颠地跟着同学坐上了同乡会的车,这辆车开往三水,这一年是2011年…….
时隔四年,她再一次坐上了开往三水的车,与之不同的是,当年那个只穿运动服球鞋,黑得像碳一样的姑娘,今天化起了一点淡妆,穿上了裙子,俨然多了几分小女人的味道。今天,是她拍毕业照的日子,她把这一天看作比出嫁的日子似乎还要重要。
一路上,她的思绪起起落落,这点反倒与四年前的自己有些相似,只是,心情不同罢了。她希望回到那个阔别了两年的校园,那里寄存着她大学最美好的时光。但同时,她也不希望回到那里,因为今天的重逢也意味着告别,她清楚地知道,往后的日子,无论再怎么思念曾经在这里的点滴,她都不会再有机会回到这里。
当高速公路旁出现了“三水”的字样, 她的心开始沸腾了起来,但眼神却依然目目着望着车窗外。当车子驶进了通往学校的那条路,废弃站里的摩托车依然杂乱无章地叠在一起,堆成一座山,像极了工作中一堆不知所云的文件表格;旁边的煤场还在运作,曾经她是多么嫌弃学校周遭的这一切景象啊,那时她还跟同学抱怨说:“咱们学校怎么建在这种地方!”但今天,她看着这一切,却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心安,它们都还在,仿佛在跟她说:“你回来了?”熟悉的街景如细针般触动着她的泪腺,在眼眶里禁锢了一路的眼泪终于冲破了防线,决然溃堤,而自己却全然不知。旁边的室友突然转过头来看着她,说:“你怎么了,你看你,妆都花了。”火车“哐当哐当”地从远处驶来,车厢里开始热闹了,“咦,火车怎么载人了?”是啊,曾经“满目疮痍”脱落了很多漆皮的运煤车,如今换成了绿皮火车。她看着了车厢里的人,感觉他们也在看着自己。
车子驶进了校园,经过篮球场,紫园、第三饭堂、竹园、涟湖,最终在图书馆门前的广场停下了。同学们一下车就作鸟兽状散了。他们拿出手机单反,咔擦咔擦地拍起照来,各种搞怪姿势层出不穷,光在旁边看就觉得乐了。10点的时候,班上的同学在图书馆门前集合拍集体照,这是她们班第二次这么人齐地聚集在这里拍集体照了吧,第一次是两年前他们离开这里的时候,而这一次,也是他们要离开的时候。只是曾经照片里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孔,如今已多少有了一些轮廓。
四年前,当她还在这里读大一的时候,那天也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绿草嘤嘤。她抱着几本书去图书馆学习,她仍旧清晰地记得手里的书,还有一本是柴静的《看见》。她远远就看到图书馆门前聚集着一群穿着白衬衫、胸前打着红领带的人,这鲜艳的红色就像是一年级入队时的红领巾,飘在胸前好看极了。她穿过了人群,径直往图书馆门口奔去,她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看着窗外的这些人,看着他们穿起肥大的学士袍。摄影师在前面示意要拍了,他们手里拿着学士帽,摄影师的手势数到三,他们便把学士帽抛向空中,瞬间就这样定格成了永恒。她记得初入学时,中文系的田老师在入学演讲中用他那低沉且充满磁性的声音说——人生需要一些仪式,她想这就是大学时代宣告结束的仪式吧。当学士帽从空中划过,时光荏苒,这一划就是四年,如今她成了那个穿着白衬衫、打着红领带的人!
她和几个同学几乎把校园都走了个遍,课室、晨读的地方、宿舍、饭堂……一切他们所能想到的去过的地方,他们肆意地笑着,相机里尽是他们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他们一路感慨着相机这个伟大的人类发明,在每个时代都彰显着它的价值,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情愿或不情愿地,每天都被大量的信息塞进脑子。然而,相机却可以帮人类寄存着一些记忆,当人们厌倦了这个光怪陆离纷繁冗杂的世界,打开照片,翻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又何尝不是生活的一种享受。
时间过去得很快,在校园里走一转就已经到了下午的5点,班里的同学已经陆续回到图书馆门前集合,等待着回广州的车。可她感觉自己依然还没有好好地跟这里说再见。
她没有上车,慢慢地走进图书馆的门口。这里,没有相机,她知道,最美好的回忆,是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她抬头顾视着大厅里的一切,里面的布局仍然和两年前一样。当她走到旋转楼梯前的那一刹那,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她害怕引来注目而不敢哭出声,可眼泪却任性地不听使唤一直顺着两颊往下流。她一步一步地踏上旋转楼梯,每一步都那样沉重。她来到她以前常去的那一个厅,师弟师妹们在认真地看书,她从他们面前走过,偶尔引来一些目光,但她也顾不上了,现在的她脑海里想到的只有自己当年在这里找书、看书时的模样。她艰难地把图书馆上上下下五层楼走了个遍,她不希望因为自己有哪个地方没有去到而在这里留下遗憾。
她走出了图书馆,往一饭的方向走去,那里有她和室友们以前最爱吃的酸辣面和笑起来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线的酸辣面大叔,遗憾的是,是一位美女为她煮的酸辣面,一样的味道,但大叔却不知所踪,关键是涨价了!涨幅还不少呢。算了罢,怎么说也是最后一次吃了。
踏出饭堂的那一刻,她抬头望着三水傍晚银灰色的天空,太阳已经褪去了刺眼的光芒,轻柔的晚风拂过,撩起了路上一位女生的秀发。
她享受着这个校园带给她的一切,美好、痛苦、遗憾,都留在这里,不带走了。她带走的,只有对未来的期许。
仪式,在社会学上的一个解释是:宣示过去、现在、未来的行为趋向、自我确认身份地位。四年前,她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四年后,她再次回到这里,跟过去的四年告别,跟大学生涯告别,告诉自己,你该踏上未来新的征程了,未来,你将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