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别重逢与临行送别,往往伴随有不同的悲欢喜乐。若用山河来作比,相聚是眼前的千般景物,而离别是心底的湖光山色。身在庞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我们更愿专注于眼前的短暂,但同时也需处理好心底的牵绊。无论星河如何周转,四季怎样更换,最终挚爱唯有驱散阴寒的艳阳和温婉静谧的江月,正如不管是眼前还是心底,让人在意的永远是那美景般的真情。
苏轼也曾置身于美景为友人送别,从词中走近,看看他是如何诉说。
熙宁七年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当时杭州太守陈襄即将调任,设宴于杭州城有美堂中,苏轼应邀赴宴,便作词相赠。
登高远眺,千里美景尽收眼底。大自然的湖光山色,要数这里最美。不知友人这一去,何时才能返回?请痛饮几杯吧,但愿醉倒再不离去。
看,沙塘里华灯初放。听,是谁把动人心弦的《水调》来弹唱?当夜深风静大家扶醉欲归时,只见在一轮明月的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的像碧色琉璃。
虞美人 有美堂赠述古
宋 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苏轼的这首《虞美人》是为送别友人陈襄所作,他们一起共事两年多,期间赈灾治水,协调一致,且二人观念相同,不畏权势,对于当时的部分变法都持反对意见,可谓志同道合。站在高处向下远眺,一切景致尽收眼底,但空旷之感又难免使苏轼对友人的远行产生不舍,只能将愁绪寄托于酒杯,但愿醉倒后就能不必分别。
夜色降了下来,只见河塘里华灯初上,一片星星点点,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动人的弹唱,这些都使得酒局的离别气氛更加浓郁。众人半醉着归去时,见到了月色下的钱塘美景,江水澄澈的像碧色琉璃一般。
眼前灯火密布,耳边悲歌缠绵,再借着半分酒意,似乎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更像是作者心灵深处缕缕情丝的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