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某公司的小张,最近很是纠结。工作近3年,工资迟迟不涨,想要跳槽,但不知道选哪家。
A公司平台好,发展空间广阔,但需要从基础岗位做起,工资跟原公司基本持平,但有较多岗位晋升机会。
B公司,发展规模不算大,成长空间也相对较小,但只要面试成功,工资比另外一家多2K,不过,晋级空间较小,很容易干到头。
此时的他既羡慕A公司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又垂涎于B公司的高工资。考虑每个月的房贷、车贷等因素,小张还是选择了能够短期内赚更多钱的B公司。
职场中,跳槽是每位职场人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而很多人判断是否跳槽的关键也是看下一家能够涨多少工资,毕竟,现实经济压力摆在面前。但因为自己内心还是期待更多的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会对进不了工资少前景好的公司感到遗憾。
实际上,处于这种情况的职场人,已经陷入了“囚徒困境”当中。日本顾彼思管理学院铃木一功所著的《博弈论》一书,针对围绕利益取舍的问题,解析了职场中的“囚徒困境”,对如何进行商业投资、职场择业,还有发展人际关系等等,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职场中的“囚徒困境”?
所谓的“囚徒困境”,原型取材于一则警方审问强盗的案例。在互相被独立告知的情况下,摆在强盗面前只有三条路,三个结果。要么抵赖,都坐牢,但量刑小,仅1年;要么一方抵赖,另一方坦白,结果是抵赖一方将承受原先双倍的刑罚,反之,另一方亦然,都是20年;要么双方都坦白,量刑为10年。
最终,两位强盗均选择了坦白这种相折衷但较为靠谱的一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占优策略。
在他们眼里,明明知道只要彼此抵赖,就会让警方没辙儿,从而被轻判。但依然会选择坦白,因为各自都没法相信彼此都能坚持抵赖到底。
而职场中的“囚徒困境”则指的是在职场中,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靠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几乎都是需要人与人之间合作或者人与公司之间的合作。
但是我们却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合作,我们也无法保证合作方会全心全意的配合我们,无法保证合作方不会拖我们后腿。
当彼此都从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做看似合理的决定的时候,最终却可能是会给彼此造成损害,所以对各自来说就诞生了风险,因为风险导致合作本身需要付出代价,以至于谁也不信任谁,就变成了囚徒困境。
举个职场摸鱼的例子。员工之间的信息是不透明的,你不知道在你摸鱼的时候,你的同事会不会跑到老板面前当一个奋斗逼,每个人都会担心这一点,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观察同事,别人摸鱼我也摸鱼,别人下班我也下班,和大步调保持一致,总归不会出大错。
二、跳槽要不要优先考虑工资福利呢?占优策略帮你抉择
跳槽看不看钱呢?有人说不跟员工谈钱的公司不是好公司,跳槽不考虑工资福利的跳太佛系。看钱没有错,但肯定不能只看钱,这里面就有个综合权衡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种职业博弈:如何让我们的择业利益实现最大化。
提到利益权衡的问题,就不得不提到“囚徒困境”当中的占优策略。占优策略是博弈论中的专业术语,所谓的占优策略就是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反应都属于本企业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
而职场当中的占优策略指的是在公司的各项竞争或者利益取舍面前,尤其是岗位转换、任务分配、职务调整还有人际交往,无论对方采取什么什么策略,己方都会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对于小张而言,只要涨薪空间存在,也就是35%,那么,他都会选择稳妥的挣钱这一项,哪怕少一些,但稳当啊,而这恰恰相当于“囚徒困境”当中的占优策略,通俗来讲,就是不管怎样,选一个保底的再说,至少不至吃亏。
但这种见钱就跳的占优策略,短时间来看,可以做到有相对可观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变得越来越不吃香,不被认可。
1.跳槽可以赚快钱,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还要看到个人发展空间如何。
倘若因为薪资小幅度提升而入职一家新公司,但没做到两年、三年时间,便遇到了升职与加薪的天花板,那么,一时的涨薪是不足以弥补日后发展受限而带来的损失的。若暂时的占优无法实现长久的获利,那么跳槽的意义也就不大了。
2.为见现钱而跳槽,或许只能求得一时的稳住,而绝对不是长久的稳定。
受当下各种经济压力所迫,选择涨薪稍微高一些的公司以缓解燃眉之急,但能力稳定才是最大的稳定,如果跳槽过后,涨薪却不能增能力,久而久之,会大概率地出现薪资与能力倒挂的问题,低能力却领着高工资,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长久,剩下的,只有做好再一次跳槽的准备了。
3.被金钱主导的跳槽,往往忽略基础的打磨。
任何一个领域,一个职位,从菜鸟做到高级,这里面既包括有形的业务技能与职场经验,也包括无形的人脉、资历与潜力等等,都需要至少数年的深耕积累,倘若一味地看钱而跳,忽略了这一职场成长的必备环节,等同于占了小优势反而却吃了大亏。
由此看出,钱往往是跳槽的直接因素,但却并不一定是跳槽的决定因素。既然如此,就不能让钱把我们逼入“囚徒困境”当中,而是要另寻它法,择优而选。
三、创优而不占优,才是跳出“囚徒困境“的好姿势
职场跳槽看钱而跳,之所以会经常性地陷入“囚徒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中的优势策略,也就是不管怎样,选一家靠谱且能赚钱的再说,哪怕少一点儿。
对此,铃木一功在《博弈论》中早已鲜明地指出,可以采取两个方法加以破解。一个是对背叛者施加惩罚,通过对背叛者施加惩罚,可以降低损人利已带来的诱惑。
职场当中,就相当于应聘与招聘所做出的最优选择过后,均应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下来,从而做到,无论对跳槽方的员工还是对接受方的公司都能形成有效的约束。
另一个则是增加博弈的次数,像书中所描述的,增加库克公司和戴尔公司之间的交易次数,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双方都会考虑到合作长期性而尽可能保证诺言的诚信度。
回到职场里,就是作为跳槽方应能持续提供价值,而作为公司也应保证价值回报,彼此在合作配合中,增强良性互动,奠定信任基础,共同求得利益最大化,并为进一步的增资创造可能。
核心要做的就是创造出个人优势来,涉及具体实际运用,主要把握好3点:
1.形成契约,保持稳定。
正如书中“囚徒困境”当中的两个罪犯那样,倘若为双方抵赖增加一项条款,谁反悔谁就承受累加刑罚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两名罪犯或许都会转而选择抵赖,从而将占优晋级为最优。
与此相类似,如果职场当中的跳槽也能与接受方签订劳动合同,并对违约方做出严厉的经济赔偿约定,那么,跳槽过后,往往能够较为稳定地待在新入驻的公司。
像上个月几折周折,终于跳槽到涨薪500元公司的同事小吕,入驻公司前就与公司签订了较为详实、具体的劳动合同。这样,就等同于为跳槽后涨薪,确切地说,稳定地涨薪增设了一道保险,从而摆脱了占优略策忽略变数、唯钱而选的消极一面。
2.深化合作,强化互信。
我们常讲一回生、二回熟,无论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是个人与单位之间都是随着彼此相互合作次数的增加、程度的深入,才意识到彼此之间利害关系,从而更加注重承诺的严肃性。
对于跳槽的员工个体就很必要通过向公司展示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与业务水平,促使公司更进一步看清个人在公司当中存在的价值;而作为公司一方也应按事先约定做出即时涨薪反馈,从而让跳槽的员工增强对公司的依赖感与信任感。
3.着眼长远,挖掘潜力。
当下的能力决定着自己跳槽跳得高度,而潜在的能力则决定着自己能跳得长度。跳槽、涨薪仅仅意味着自身重新站在职业成长新的起点,而要圆满顺利走向终点,还要根据职业所需“备一手”,可以是对现有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可以是迁移或者构建能力向新领域,这才是最好的占优策略。
就像开头的小张到了新公司后,依然坚持原有的能力赛道不改变,只是将之前所熟悉的底层销售能力迁移至现公司的商品营销岗位,从而做到了潜在的销售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可以说事半功倍,继续提职加薪,完全是个大概率事件。
业务潜力不怕工作业绩一般,进展缓慢,就怕被一些短期利益牵着鼻子走。今天有个工作工资高 2000,你跳槽了,明天有个离家更近的工作你跳槽了,后天有个年假更长的工作你又跳槽了……不但变换公司更是变换岗位,那么,内在的潜力便无从谈起。
跳槽可以看钱但却不能唯钱,占优策略所形成的结论可以做为参考项,但却并不能成为决定项,
择业后的就业是一场马拉松,真正能够跑完全程,并有一个好成绩的人,往往都是抱定一个方向,在正确的赛道上低头狂奔,不可能因为路上的一片风景、一块糖果,就放弃了奔跑。
四、总结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很想通过简单的方式,以求得优势,占得“便宜”,如果能够找到些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能够有数可列,有据可依,就再好不过了。
铃木一功所著的《博弈论》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的不是大道理而小数据,通过数学演绎与推算的方式将策略化繁为简,告别“大概齐”,“可能是”、“也许吧”,使我们的每次决策,更趋理性与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