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分享的是益州麻纸和雕版印刷。
唐代益州麻纸问世,以其“滑如春冰密如茧”而誉满天下。唐代的成都,是著名的造纸中心,蜀纸乃是皇家贡品,所产“大小黄白麻纸”,被指定为朝廷公务专用纸。唐末成都已发展成为全国主要印刷中心之一,“西川刻本”盛行,有实物可考的书坊有“西川过家”、成都“卞家”、“樊赏家”等。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宫廷藏书分为四部,“四库之书,两京各二本,共二万五千九百六十一卷,皆以益州麻纸写”。唐代的诗句中也出现对蜀纸的称道,唐代的李贺《许公子郑姬歌》中有“ 长翻蜀纸卷明君,转角含商破碧云”。当时益州麻纸的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成都的浣花溪、广都(今双流)的冉村、龙溪等地都有不少的造纸作坊。司马光《送冷金笺与兴宗》描述成都浣花溪的造纸情景:“工人剪稚麻,捣之白石砧。就溪沤为纸,莹若裁璆琳(qiú lín,美玉)。”古纸以原料分五类:以麻为主料制成的麻纸;以青檀(tán)皮、桑皮、楮皮等原料制的皮纸;竹纸;混合多种原料制浆纸;用废旧纸加新料为浆的还魂纸。成都麻纸最佳,有白麻纸、黄麻纸、桑麻纸、麻布纹纸。蜀纸的种类繁多,品质高档,有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纸、十色笺纸等等。
唐代宫廷专门规定用益州麻纸来书写各种公文,并用来抄写东、西两京宫廷收藏的四部书籍。每年,都有大批的蜀纸作为贡品运往长安和洛阳,往往供不应求。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太府月给蜀郡麻纸五千番”。仅仅一项事宜就需每月供给“五千番”,其余的可想而知。足见蜀中造纸业的规模之大,产量之高,而社会需求之迫切。唐人李肇《翰林志》说:朝廷的诏令、章奏等各种文书均用白麻纸;抚慰军旅,则用黄麻纸。
益州麻纸就规格而言,有大小之分,就颜色而论,有黄白二色,都是以麻作为造纸原料精制而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黄麻纸,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专门的药剂,可以长期存放而不被虫蚀,故而为唐代宫廷所器重,作为专门的书写用纸。毫无疑问,这种质地优良的纸张也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被广泛地用于书籍的印制,其社会需求量也就更大了。
除了益州麻纸,唐时成都的笺纸也十分著名。以人得名者,最享有盛誉的是“薛涛笺”,此笺为深红色短狭小笺,似乎专用于吟咏唱酬,其名至今仍很响亮。而以色名者,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十色笺”,包括深红、粉红、杏约、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可色色俱全,应有尽有。
延至五代,蜀纸仍久盛不衰。南唐置纸务官,“求纸工于蜀”,歙(shè)州所制“澄心堂纸”当出蜀中良工之手,据说“百金不许市一枚”,其令人惊叹的价格足证质量之高。费著《笺纸谱》曰:“澄心堂纸……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
元人费著《笺纸谱》曾说成都人造纸“乃尽用蔡伦法”。反映了成都人的聪明才智及善于师法古人。又说成都有蔡伦祠堂,“庙在大东门雪峰院,虽不甚壮丽,然每遇岁时祭祀,香火累累不绝,示不忘本也。恩足以及数十百家,虽千载犹不忘如此。”可知造纸业者人数众多,才足以成此专祀。“江旁(浣花溪沿岸)凿臼为碓(duì,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上下相接(从上游至下游纸臼绵延不断)。”上世纪70年代末,锦江大桥旁就出土了17个唐代大石臼碓,可见《笺纸谱》所载属实。宋人薛田《成都书事百韵》诗赞曰:“纸碓暮舂临岸浒,水樽春注截河堧(ruán,河边)。”晚唐诗人郑谷《蜀中》亦云:“夜无多雨晓生尘,草色岚光日日新。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浣花溪的造纸场景成了蜀中一景。
纸家之所以选择浣花溪,苏东坡从水质角度解释:“成都浣花溪水清滑异常,以沤(òu)麻楮(chǔ)作笺纸,洁白可爱。数十里外便不堪造,信水力也。”费著也持相同看法:“以浣花潭水造纸故佳,其亦水之宜矣。”浣花溪水含铁量低,悬浮物少,硬度不高,抄出的纸张洁白光滑,细薄坚韧,仅麻纸就有四大名牌享誉全国,成为唐纸高品质的象征。《笺纸谱》记载:“笺纸有玉板、有贡余、有经屑(亦名玉屑)、有表光。玉板、贡余杂以旧布、破履、乱麻为之;惟经屑、表光非乱麻不用。”
从唐代后期成都是全国雕版印刷的中心这一点来看,也足以证明蜀中造纸业的兴盛。现存的唐印本《陀罗尼经咒》,即1944年,于成都市望江楼附近的唐墓出土“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图二),此经咒为8世纪中叶成都雕版印刷品,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唐代印刷品实物。以及“中和二年成都樊赏家印历”为唐代成都雕版印刷品,实物长26厘米,宽8厘米,残卷上保存“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书名及“中和二年”题记。无疑是就地取材,用蜀纸印制的。而见于史载的日僧宗睿携回日本的“西川印子”、唐文宗时剑南西川雕印的日历、柳比在成都书肆所见的各类雕印杂书等等,自然都应该是用本地出产的纸张印刷的。虽尚无实物可证,但相信其中有不少的印刷品用的是益州麻纸。
益州麻纸称得上是古代成都人在中国造纸历史上的一项特殊贡献。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自从汉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jiān bó)要轻便、经济得多,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夫。
唐朝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出现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唐朝的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
作为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
古代雕版印刷图书,按其组织形式可分为官刻、坊刻和家刻,传承的特点各不相同。官刻是由官方从各地征集优秀匠人集中刻印图书。匠工们来自四面八方,在一起相互交流技艺,对雕版印刷术的提高和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坊刻是由坊主聘请雕版印刷艺人,集中于书坊内刻印图书,其选题与刻印种类都与坊主的学识水平、兴趣爱好有着密切关系,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某个书坊独特的刻印风格或在某个地区形成坊刻的流派。如民国中期,扬州的陈恒和父子创办了“陈恒和书林”,从事刻版修版校印古籍,他们悉心搜集乡邦文献遗稿,辑刊《扬州丛刊》,被誉为扬州坊刻后起之秀。清末至民国期间,雕版印刷走向衰微,能够传承与延续下来的一支主要力量便是坊刻。最后是家刻,他们以家族传承或拜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清末以后,这种传承方式也走向衰败。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具有突出价值且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优秀的中国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工艺;它是世界现代印刷术的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它的实施对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条件。换句话说,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即造纸术和印刷术与它直接相关,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罕见的。
相关专家介绍,在七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剪纸、漆器、评话等一般都有南北之分,有一定的区域限制。但雕版印刷术则是唯一一个没有区域限制影响遍布全国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甚至传及海外。作为一种民族遗产,它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在爱奇艺APP上搜索《雕版印刷》的一个一分多钟的视频资料,简单地将雕版印刷的操作方式呈现了出来。
以上内容是小生根据多方有效资料参考,如若有误还望读者指摘。
引申资料:
1、爱奇艺视频资料《雕版印刷》,http://www.iqiyi.com/w_19rtzsn7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