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起,每个圣诞节都过得很狼狈,不是上新系统,就是当天业务繁忙需要处理至半夜,所以对今年这个在非工作日的圣诞节非常期待,早早地和老公计划圣诞节活动,希望能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圣诞节,可是偏偏事与愿违。
12月22日星期五,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婆婆就打电话来了,急切地问我什么时候回家,崽崽今天下午开始状态不好,不愿意吃饭,精神也欠佳。我心猛地一沉,一边安抚婆婆说在路上了,一边催促司机开快点,恨不得直接把自己当成火箭射回家。
回到家看见崽崽软趴趴地躺在公公怀里,看见我回来了,小声地叫了声妈妈,张开手要我抱。我单手接过崽崽,另一只手拿耳温计一测,满屏的红色亮瞎了眼,39.5℃。我连忙询问崽崽除了发烧是否还有别的症状,公公很无辜地解释,今天一天在外面都玩得很嗨,晚上吃饭的时候突然不吃了,也不愿意动了。于是我连忙给宝宝喂了泰诺林,急急忙忙地扒了两口饭,带着崽崽往社区医院走,不想社区医院已下班,只能请社区一个私人小诊所的医生帮忙听了肺部是否有啰音,咽喉是否红肿,以判定是生理生长型发烧,还是炎症发烧。医生说宝宝目前肺部没有啰音,喉咙有点充血但没有红肿,于是放心的回家了。回家后崽崽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开始和我开心的互动,一家人总算舒了一口气。
谁知洗完澡哄了崽崽睡觉后发现体温又慢慢上来了,又飙到了38.5℃,还不停地打冷战,体温还会不断上升,心里不禁疑惑这与之前处理的各次发烧都不一样啊,为了不影响他休息,我没有把他摇醒。晚上十一点崽崽醒了,脸红扑扑的,额头烫得我手痛,连忙抱起来吃退烧药,谁知才走到客厅崽崽就吐得直不起腰。我连忙叫婆婆起床,崽崽吐完以后见婆婆还没来也大声叫着:“奶奶,奶奶,来!”我不禁乐了,这小家伙看来还没有烧傻。婆媳两人收拾了残局,喂了一管泰诺林又把宝宝哄睡了。我连忙给在外应酬的老公打电话,勒令他立刻马上回家。晚上四点崽崽又醒了,体温竟然到了40℃,又喂了一次美林。
第二天大早一家老小又去了社区医院,医生问了情况后说嘴里长了几个泡泡,建议回家喝抗病毒口服液、小柴胡,另用退烧药辅助退烧。崽崽小时候喂药基本不费事,这会越长大越灌不下去了,哭得稀里哗啦,退烧药也不起任何作用,已连续高烧12个小时。于是与老公商定去医院验血项,一家老小吃饭中饭又驱车至人民医院。因为没有事先预约,我们到医院临时挂了急诊,排到433号,从中午十二点等到下午四点才轮到叫号,医生对崽崽做了常规性检查后,又认真地看了他的手、脚,建议我们先验血。血细胞分析检测报告出来后,我们都吓了一跳,崽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远远高于参考区间,C-反应蛋白高达61.73mg/l(参考区间0-10 mg/l),医生建议必须输液治疗,同时做一个手足口免疫检验。虽有万般不愿,扭捏了一阵后,还是听从了医生的建议。
考虑到崽崽扎针时哭闹,我们选择了留置针,一直到十点半才打完点滴,期间的折腾已不愿回忆。因全程抱着崽崽,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腰也要折了。打完针后崽崽的烧立马就退了,在回家的路上睡着了。我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在床上,脱掉衣服,正准备给他换尿不湿的时候就醒了,再不愿配合我的任何行为,哭着说:“不打我!不打我!”听着直觉得心痛。公公放了一桶水,让我抱过去洗澡,我有些犹豫,虽然今天在医院崽崽哭得很厉害,出了很多汗,但是现在已经很困了,是不是应该让他直接睡了?而且留置针头一不小心进了水也会引起感染。后来还是用塑料袋和毛巾包着扎针的手给崽崽洗了澡,但崽崽好像被吓到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喜欢洗澡,哭着要我抱。匆忙给他擦拭了全身,趁他喝奶的空隙匆匆给他穿上了衣服,换好了尿不湿,并成功哄睡。睡前查了一下手足口免疫检测结果为阴性,长舒一口气,妥妥地、安心地睡了。
这一夜,崽崽睡得很好,体温也没有反复,一直很正常,嘴角边口水流过的地方长了痘痘。第二天我们学乖了,先在网上预约了号,到点了再慢慢地去医院。医生复查了后建议再打一天点滴,巩固一下治疗结果。与前一天迥异的是,这天崽崽的状态不错,不再要妈妈抱,自己屁颠屁颠地到处走到处看,只是新添了一句口头禅“不打我”。晚上给崽崽换尿片的时候惊奇发现崽崽屁股上、腿上长了痘痘,公公说是发烧烧出来的火气,没有关系。老公说可能是手足口,我一时愕然。
第三天我们再次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崽崽是手足口,症状很明显,嘴角长了泡泡,手上脚上的泡泡也发出来了,建议我们再次验血,看一下血项情况,以决定是否还需要打点滴。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已在正常参考区间内,C-反应蛋白虽依然偏高,但较第一天已下降不少。医生开了头炮,建议配合开喉剑喷剂使用,说不用打点滴可以回家了。一家人有些忐忑,还是开开心心的回家了。晚上崽崽很早就表现出了困意,老公让我蒙住他的眼睛给他喷了开喉剑。崽崽吓坏了,哭个不停,不愿意洗澡。我们强制给他脱了衣服,丢到澡盆了,冲了两下赶紧捞了出来。崽崽气得又蹦又跳,长时间不能释怀,在我怀里嚎啕大哭,哭到自己睡着了,一家人揪心地看着,手足无措,心里五味杂陈。崽崽似乎受了很大的刺激,期间睡着睡着就哇哇大哭,我连忙把他抱到卧室,跟他履行我们平时睡觉前的仪式,“宝宝,跟车车拜拜,跟灯拜拜,跟衣衣拜拜……”朗诵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宝宝的情绪慢慢地稳定下来,很快就睡着了。但非常没有安全感,醒了就要妈妈抱抱。
次日早晨,我没有像平常一样匆忙地去上班,因为我觉得前面几天我们的处理过于激进,没有充分照顾宝宝的情绪,使他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恐惧感,他现在需要情绪疏导。崽崽醒了以后看见我在身边非常开心,但是默默地说着“不打我”。我轻轻地说:“宝宝,谁打你啊?告诉妈妈,妈妈帮你打他!”宝宝很惊讶,然后笑着地说:“哥哥。”我说:“那好,打哥哥。”顺便配上动作:“那,还有谁打你呢?”“姐姐!”“那好,打姐姐。”“还有谁?”“被被”“打被被,宝宝,你自己也打。”崽崽乐了,开心地拍着被子。“咦,崽崽,被被好像没有打你哦,被被只是摸了一下你,宝宝不打被被,只能摸一下被被。”“摸!”崽崽很认真地摸了一下。“姐姐打了你吗?”我再问。崽崽想了一下:“姐姐……姐姐,打打球。”“哦,对,姐姐没有打宝宝,宝宝和姐姐打打球。”……通过那天早上的温馨对话后,崽崽在接下来的几天说“不打我”的情况越来越少,睡觉也慢慢恢复了以前的习惯,不再吆喝着要妈妈抱抱。
回顾这次宝宝生病的后的处理过程,总结了以下几点:
1、 密切观察宝宝精神状况和身体的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并认真参考医生的专业意见,不盲目排斥药物治疗,以免加重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期;
2、 尽量避免输液治疗,如无法避免,在不住院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留置针,以免发生感染;
3、 在治疗过程中不要忽视宝宝的恐惧心理,需加强沟通,耐心、细心地开导,并引导宝宝进行情绪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