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的民国,生产力底下,贫穷与战乱连连养不起那麽多读书人(精英阶层)。当时的精英阶层是有效率的,出产的文化作品是有份量的。而我们现在的精英阶层在哪里?
现在的精英阶层是否能静的下心来写一句诗?现在我们似乎对于职场斗争之类的书籍需求更大。或许诗歌让我们感到疲倦,资产阶级情调的东西会打磨我们的斗志。
《美女与野兽》1946版正是法国导演让·谷克多的一部要多资产阶级有多资产阶级的电影,号称有五千多年文化底蕴的民族目前来看拍不出这种电影。文艺青年喜欢玫瑰,星巴克,柠檬水,一个可以被早晨阳光照射的阳台。这些东西很美好但没有感受,像资产阶级但不够资产阶级←_←。愤怒青年喜欢翻旧历史,骂旧历史,谁知道这帮人放在当年又是什么样呢,讲真生活不只有批判,我们其实可以稍微阳光一点。 偶尔看看《美女与野兽》这样的电影还是不错的。
词汇量匮乏的我无法用简单的话来形容《美女与野兽》,更确切的来说我看完更加迷茫了,只能稍微分享一下我的拙见:
正如以上提到,《美女与野兽》像一部四维的诗,导演想展现的都是唯美的。但从电影的角度这是一部超现实的电影,演员的肢体语言更像舞蹈动作,台词全部是以歌剧的形式唱出来的(请允许我这样说),而像以说和唱结合的《歌剧魅影》的电影版却是音乐剧电影。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歌剧是高雅的,那把以前的歌剧用电影的语言表达的《美女与野兽》,她的美来自于她以歌剧的表演形式呢?那我们是否可以用电影语言把京剧表现出来。这样表现出来的电影可以算超现实电影吗?我们是否可以让演员用黑人说唱的方式来对白,拍一部电影?
超现实主义是童话吗?超现实主义是梦幻吗?
我又想了一下可能有自己的偏见:导演追求的是真实地营造出一个世界,就像《魔戒》《哈利波特》《阿凡达》一样,不是京剧中各种象征式打斗、场景。说不定就有一个平行世界,是以歌剧的形式交流的(那个世界一定非常有意思)。所以这部电影不是音乐剧电影,也不是歌剧电影,而是一部早期的超现实电影。正因为这部电影抽象,所以它才像诗。电影本来就是诗化的,而不是被演员演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