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玉】
一、艺术与初心
如果艺术品投资回归理性,回归初心,回归对于美好事物最简单的喜爱、或是抒发真情实感蕴含情感的创作。
而不是被用于身价地位的显摆、黑钱洗白,不用拿“断舍离”、“极简生活”作物质、精神生活实质贫瘠的借口,期待迎来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时代。
艺术品从来都是品位地位象征。
但艺术性的生活,不一定需要一些人所谓的“艺术品”。
所以艺术品是属于奢侈的消费。
而跟风投资,却带来了泡沫和品味的拉低。
主要还有审美,很多人审美跟不上。还有,最现实的是初级的物质欲望,在无限膨胀催生出的艺术品市场,就不会真的有活力。
审美,需要时间沉淀!
要知道金钱是买不到历经时间洗礼的审美观的。
我们就处在国家这样的时代: 商机无限,全民皆商,反而没有正常的消费观了。
比如买玉这件事,都复杂成,先想到的是:这玉值钱,转手能升值;而不是,这块玉好美,我要送给的那个人,也一定喜欢和开心。
所以,买的卖的都不好做。
一件东西,一个消费行为,被附加了太多的意念,这就是因为真的大家穷了:欲望更多,可以随心所欲支配的金钱更少。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最初的就是情感的传达。 你看,美玉在这里和桃子的份量一样。 在美好的感情上,二者并无贵贱。
现在想要有玉的人,这种心没有了。
这也是可怕的!
有些怀念学玉雕那时,就捡了一块喜欢的边角料,尽力磨成喜欢的样子————送给喜欢的人, 就单纯的喜欢。
嗯,做个小书签送朋友,大家都好欢喜。
不在乎市值几何——— 简单的喜欢!
现在,做的人,和拥有的人,都没有那种动机了。
以前家里泥巴做的神像,传家十几代——— 视为神物: 有恭敬心,有敬畏心。
所以,雅月一直觉得有正确的信仰是好的。 当大家都以金钱为信仰,必用金钱衡量天下的一切。
二、信仰与艺术创作
很多人说中国人普遍持无神论,但骨子里,崇拜的是金钱,钱是神,欲望是神———可能自己也不知道。
不希望梵高先生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
梵高总在画自己,不是他自恋,是他真的穷,有那么想画,没有钱请模特儿。
他被人认可的时候的作品,可能并不是那么美,但是里面透着热爱和执着,不仅是对画画,而是想活着,活好……
那些绚丽扎眼的灿烂色彩,笔触,有多少是对想好好的轻松一点活着的表达。
看到的是颜料涂抹纸上,实质那是他的血,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在创作……
看到您们讲的梵高,雅月想起“朱耷”, 这个名字很多人不认识;八大山人,大概比较熟悉———就是他:“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宗,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长行书、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八大山人的画对后世绘画影响是深远的,他的艺术成就:不落常套,自有创造。他的大写意,不同于徐渭,徐渭奔放而能放;八大山人严整而能放。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以及现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巨匠,莫不受其熏陶。
还有他同时代的“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傅青主【傅山字青主】。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于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人逸品之列。《画征录》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
再早的就是“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然此言只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的徐青藤【徐渭号青藤老人,故而称徐青藤。】。
徐渭生性狂放,性格恣肆,但他在书画、诗文、戏曲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成功。他的写意水墨花鸟画,气势纵横奔放,不拘小节,笔简意赅,用墨多用泼墨,很少着色,层次分明,虚实相生,水墨淋漓,生动无比。他又融劲健的笔法于画中,书与画相得益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被中国抽象绘画之父和民间思想家朱明誉为:“真正的奇才”、“千古书画,当有徐渭是也”。
中国人里这类人,实在太多!
我书意造本无法, 法到最后就是自己的心血灵魂。
那已经是个怎么样的境界了———物我两忘。
———南阳-古雅月
【丁酉年正月十三,于豫宛郦乡故土。整理于玉器雕琢网络平台微信“斑马群”,雅月与平台同行朋友的讨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