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岗位摸爬滚打了几年,本事没怎么长,用我大学室友的话来说“脸皮厚的却和树皮一样,都快能开坦克了”,还好我不是一个轻易满足的人,下一步还会继续努力,争取可以开航空母舰,至于为什么我会如此地“厚颜无耻”。
因为我遇到了一个人——
她的名字叫“青昀”。
青,东方色也,意指大自然万物复苏;
昀,日光也,意指生命及阳光。
这是第一次见面时她的自我介绍,我到现在还记着。
我们相遇在2016年底,那个时候的她青涩稚嫩,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相互总保持着若有若无的距离。
随着时间一点点地流逝,她变得愈发地成熟优雅,那个时候我每周都给她写文章,可是,写出来的文字既别扭又无趣,让人很难读下去。
还好我没放弃,就这样一直写啊写,转眼之间写了60多篇文章,文字渐渐地有血有肉感人起来。
最近常有人和我说,真佩服你,工作之余还有时间和精力写文章,不容易!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能坚持下去?
想了很久,我才找到答案,原来我只是喜欢上了长大后的自己。
蔡康永曾说“长大之前我们最在乎和享受的是快乐,长大之后却变成了喜悦,快乐仰仗外来的东西,而喜悦来自你的内心。”
所以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快乐。
第一次吃生日蛋糕,第一次去游乐场,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收到情书。
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这大概也是很多人想回到小时候的原因,那时候的快乐简单,纯粹。
可是长大之后,我们不再因为这些外来的东西轻易感到快乐。
总会听到有人感叹,为什么长大之后快乐变少了好多,我再也不会笑的那么没心没肺了。
没有关系,别担心,长大之后,快乐虽然少了,但是喜悦却会变多,我们不再依靠外来的东西带来快乐,而是会看到这些东西能够给内心带来什么。
也是这个时候,才让我意识到从前的我一直像个孩子,从来没有长大。
虽然已是一个快30的人,但我的快乐,悲伤却仍依赖于外来的东西。
一会羡慕同学月入过万,一会又羡慕同事被评为优秀,内心就像住着一个小怪兽,一次又一次因为外界的影响狂奔咆哮。
更可怕的是,羡慕的反面不再是百倍的努力,而是千般的嫉妒与焦虑,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就如影子一般常伴左右,本是一年一次的水逆,却变成了一次一年。
遇到她,喜欢上文字,爱上写文章是个偶然,但也正是这样的偶遇让我的心变得平静下来,开始体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正含义。
那一刻,我才真切感受到了长大后的喜悦,这份喜悦来自内心,它让我对外在依赖变得越来越少,这份喜悦远比快乐持久有力。
因为一旦感受到了喜悦,伴随它而来的两样东西很快就可以将你的内心填满,这两样东西,一样叫感动,另一样叫欣赏。
小的时候,我们不会因为得到一件盼望已久的礼物感动不已。
长大以后,我们却会因为吃到父母做的家常菜被感动地泪流满面。
小的时候,对于自己心里认定讨厌的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喜欢。
长大以后,即使对于讨厌的人,我们也可以欣赏到他身上的闪光点。
记得初中上语文课,听到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决心用文字唤醒中国老百姓的故事,说实话,那个时候很难理解先生的选择,并且发自心底不相信文字会有这样的力量。
直到喜欢上用文字记录生活,我的内心开始变得柔软,整个人也可爱起来,更容易被身边的小事感动,会愿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
直到这时,我才相信原来文字真的有力量,这力量来自长大后的喜悦,它让我的内心从轻易就会泛起涟漪变得愈发淡定从容,它将我的内心用感动和欣赏一点点填满。
很多人害怕长大,担心长大后的我们,连自己都讨厌,更担心会变得理性淡定,再不会被感动得撕心裂肺。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我们多虑了。
长大也许的确是一件扫兴的事,我们会身不由己,会不再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但正如饶雪漫所言“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而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感受到了长大后的那份喜悦。
别急,慢慢来,用心感受那份喜悦带给你的感动和欣赏,它将和你一起勇敢的面对人间经历的风风雨雨。
小时候,人们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写下了喜悦,他们告诉我,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是他们理解错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