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算写一篇文章,便翻出素材库查找主题。是的,我专门建立了灵感素材库,记录平时随时闪现的想法。然而,这次并没有任何作用。似乎每一篇都可以写,每一篇都无法深入。一直在不同主题间切换,最终你看到了,我什么都没写,只是发了一张图片。
可见,选择多了也不是好事。总想挑一个更有意义的主题,挑来挑去,最终却感觉每一个都无话可写,时间白白流逝了。其实,正确的做法是随便抓一个命题,如高考作文般,限时写作。可惜,当时我已陷入写什么的焦虑与时间飞逝的紧迫中,无能为力。
写作练习的这段时间,我时常陷入写什么、什么才更有意义的困境中,而怎么写倒是思考得少了些。仔细想来,这不过是因为观察力不够、思考欠缺所致。优秀的写作者往往是从微不足道的事开始,按照起、承、转、合的安排,写出或精妙的、或智慧的、或新奇的观点。当我思考这件事是否有意义,值得去写时,恰恰是因为没有仔细思考事件本身,这是写作的误区。
写一篇文章时,从写到发布,大概会经历这样的过程。1.思考主题,大致的写作思路。2.按照既定目标开始写,当然有时在写的过程中会发现新的灵感和思路,推倒重来。3.写完初稿进入检查阶段,一般检查3-5遍,精简冗余,包括与主题无关的琐碎、精炼词句,查找错别字。4.找合适的配图,合适的配图也需要大量时间查找,如果纠结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因为总会觉得找找会有更合适的。5.排版,排版由于有固定模式,倒是不太费时。然后发布到手机预览1-2遍,确认无误。6.发布,公众号发布,并同步发到其它平台,如豆瓣、简书、微博。整个过程时间花费下来,3-5小时不等。这样的耗费,常常有一种挫败感,甚至怀疑自己效率太低,写得太差,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便放弃更新。其实,还是一种不熟练的表现。
刘未鹏在《暗时间》中说,一个人如果利用买菜坐车等时间来阅读思考,一是锻炼抗干扰能力,二是增加可利用的时间,这个思路我是深以为然。在之前也是这样做的,实践下来,低效率阅读较多,而思考太少。看再多书,不思考、不用都是无用的。否则,头脑里永远装的是别人的思想。
每次热点事件出来后,紧跟着就有人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评论,曾经我以为别人做这些很容易。是容易,但别人现今的较容易,不过是过了这个挣扎的过程。写作只是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心有沟壑才是关键。而这些须得大量的阅读、思考、实践,方可炼成,每一样都是急不得的。
安德烈.纪德在《帕吕德》里,提到一个细节,为了找到一个物品的修饰语,会专门制定一个日程安排去查找。为了写《帕吕德》,会多次去植物园研究眼子草的变种,以至于所有园丁以为他是搞科学的人。仅仅为了一个修饰语、一小段描述文字,就耗费了这样的精力,诺贝尔文学家的作品也是这样锤炼出来的,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
写作不是孤立的,写不出来无非是在其它事情上做得太少。思维混沌的人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而我希望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清晰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