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多人都在说人工智能、增强现实,但其实这一切都要从3D成像开始说起。
数十年来,3D成像和传感技术已经在高端市场的“庇护”下逐渐成熟,并在医疗类和工业类领域成功地获得了市场认可,3D成像与传感技术将在消费类市场迎来爆发。
3D成像和传感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目前,基于3D传感技术的系统是利润最高、最具创新性的成像解决方案之一。于是,科技公司并购频发,大量市场投入、研发工作的加速,使得新技术不断成熟,最终这项新技术将像典型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传导至汽车、商业机器人、建筑和制造等更多的应用领域。无人机和机器人也将从3D成像和传感技术中受益。
脸部识别等生物识别将成为3D成像和传感技术的主要应用。传感器可以发射出不可见光束,光束碰到周围的物体后会反射回来。对面部识别或手势控制来说,这是很有用的,比如在手机前面挥手就可删除一封电子邮件。
增强现实(AR)则是另一个重要应用,例如运用3D成像和传感技术绘制周围3D环境,这对于AR来说是相当有用的。
苹果iPhone X等智能手机成消费级3D传感器市场强推动力
消费级3D传感器涉及光学模组、芯片设计、核心算法、SDK开发以及供应链量产管理等,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分析师预计在2020年,消费类产品中将成功应用3D成像和传感技术。不过,近期看来,得益于半导体的微型化,新型3D技术目前已经能够满足消费类市场的需求。这一预测似乎将加速到来。
最新发布的iPhone X采用Face ID技术,它依赖于设备前端的新传感器和摄像头,苹果将其统称为“TrueDepth”。该技术采用了TrueDepth相机技术及其配置的相应子系统,其中包括红外传感器,照明器,点阵投影仪,距离传感器和环境光线传感器等各种传感器设备。这套3D识别系统采集到的深度信息可以用于区别真实人脸和照片,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iPhone X的“刘海”中大有内容
iPhone X自动识别用户的脸并自动解锁
iPhone X还有一项有趣的应用使用了人脸3D追踪系统:它的前端新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追踪50多种面部肌肉运动,并提供12款“动话表情”用于镜像使用者的神态。
通过首次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推动,2017年3D成像和传感器件的制造数量将迎来腾飞。预计2018年在移动和计算领域将会有大量3D成像和传感产品面市。计算和可穿戴应用领域也将助推出货量的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出货超过10亿颗3D成像器件。
尽管由于多种3D成像和传感技术并存,3D成像和传感市场很难进行细分。但是,可以预见,伴随技术的成熟必然会出现 “杀手级应用”,一系列3D成像和传感产品和厂商也将崛起。掌握摄像头核心专利技术、在产业端和消费端均有布局的超多维集团正蓄势待发。3D成像和传感生态系统正充满活力,新技术和新应用必将带来新机遇,市场变革已经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