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讲述的是阿富汗人阿米尔在美国生活二十年之后突然接到来自巴基斯坦的电话,重新回到故土寻找一个叫索拉博的小男孩,深埋心中二十年的悔恨,通过此过程得到救赎的故事。故事简单却让人沉溺其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追风筝的人》代表的是一种人性的美好,是善良真诚是坚忠不渝是不离不弃,是一种既是朋友又像亲人的守护,每一个普通人都向往着能有这么一个人陪伴左右。阿米尔何其有幸,能得哈桑这般无怨无悔的付出,那一句“为你,千千万万遍”让我们知道友谊的磅礴伟大。
小说采用倒叙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想一口气看完探个究竟。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有很强的参与感。作者那种轻描淡写中蕴藏着孤独感扑面而来,环境自然描写中穿插着事件,情节过渡非常自然。整个故事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政局相结合,从轻松愉悦到暗沉悲痛,都叫人感同身处。
好的故事当然少不了好的情节,但比情节更重要的是故事传递给我们的信念。透过一个故事怀缅一种情怀,收获一段经验,坚定一个信仰,懂得一个道理,这才是故事最动人之处。
作者将一个个美好的信条打包放入精心构架的情节中,让懂得的人从中挑选分辨。他不置一词,只在幕后笑着旁观,读者能得到什么,各凭本事。
阿米尔和哈桑无疑是本书的主角,他们是一对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他们一直不知道。喝着同一女人的奶水,相伴着一起长大。阿米尔是少爷,哈桑是忠诚的奴仆。
少爷与奴仆,是两个对立面,但他们两人相处和谐,似乎没有身份阶级问题,只偶尔阿米尔朝哈桑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但在爸爸的问题上阿米尔表现出绝对的占有欲。
爸爸对哈桑,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有疼爱的目光,会记得他的生日为他送上礼物,完全不像老爷对待仆人的样子。而爸爸对阿米尔却完全不同,严厉冷漠,偶尔的亲近也让阿米尔惴惴不安。阿米尔常常会嫉妒起哈桑,因为爸爸的态度。所以阿米尔对哈桑的态度是变化的,时而像朋友时而是对手。
直到斗风筝的那一天,所有矛盾才浮出水面。哈桑帮阿米尔追到蓝风筝回来的路上,被阿塞夫凌辱了,阿米尔目睹了这一幕,却没有挺身而出。也许是因为一贯的胆小懦弱,也许是出于对哈桑能轻易获得爸爸的宠爱的嫉妒,或者在心里上他觉得哈桑只是一个奴仆,没必要为他和强势的阿塞夫正面冲突。默默走开的阿米尔从此有了心结,当善良的哈桑一如既往的对待阿米尔时,阿米尔终于承受不住了。
人有是非观,有道德底线,因而也有各种情绪,情绪导致不同的心理,心理又决定行为。阿米尔在行动上选择逃避,而在心理上其实无法接受,一面对哈桑那种羞耻愧疚就会将他淹没。他一错再错设计将哈桑赶出家门,但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缺口。心理上的烦乱导致这个错误行为的发生,而这个行为又反复折磨着阿米尔的心灵。
阿米尔和哈桑的个性是正好相反的,一个胆怯懦弱一个勇敢执著,一个自私虚伪一个善良真诚。阿米尔的个性缺失让他曾一度低落,因为他与父亲的品性是如此相去甚远,反而仆人哈桑与他性情相合。直到二十年后他才明白,哈桑也是父亲的儿子,曾经那些在他心里匪夷所思的情形都变得合情合理了。
父亲,一个在儿子眼中伟岸高大,在世人眼中坚贞善良的人,曾说过盗窃是最大的罪恶,它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但他自己却正在犯这项罪行,怎能不叫阿米尔怀疑人生,思想崩溃呢。
拉辛汗是父亲的好友,更是阿米尔的良师益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满足了阿米尔对慈父的所有幻想。当阿米尔满怀期待的递上自己写的故事,父亲是极不耐烦的瞥上一眼,而拉辛汗却是笑吟吟的接过笔记本,读完后还给阿米尔写了便笺提意见。在十三岁生日时,父亲送的礼物,手表和自行车,阿米尔将它们和别人送的礼物一块儿堆放在墙角。拉辛汗送的皮质笔记本,阿米尔小心的珍藏,并用它来创作故事。可以看出拉辛汗是懂得阿米尔的,阿米尔对拉辛汗是极其亲近信赖的。
对于哈桑与阿米尔间的隔阂,拉辛汗一清二楚,他睿智体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打开阿米尔的心结,奈何阿米尔太过于重视别人的眼光而不敢坦露心迹。他的这次错过导致他与哈桑从此不得见,在政局动荡战乱纷飞时,哈桑的死也成了他心底的一块石头。
人生没有如果,假设并没有意义。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正视问题,及时修正错误。阿米尔的人格缺陷在经过那么多的人与事后,变得成熟了。人生没有偶然,所有的经历都会成为一笔财富。当二十年后有了自己的家庭,学会爱与责任的阿米尔接到拉辛汗的电话时,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那曾经让他远离的故土,为心中的安宁而勇敢一次。
《追风筝的人》是一个暗喻,它既代表友情亲情的守护,也代表追寻自我人格的健全。阿米尔最后深入故土,找寻哈桑之子,完成了自我救赎,也成全了亲情友情的相守,他的生命自此变得完整。
人的一生中难免有悔恨遗憾,与其念念不忘将之压在心上,不如寻找机会去修补去弥合。《追风筝的人》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勇气坦然面对曾经的过错,什么时侯都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