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跟进,我最庆幸的是读了研(上)——奋发
和硕士同学的差距
保研的复试比起考研的复试,要容易很多。这是我一个学姐的原话。
去上海参加上海大学的复试,为了奖励自己,我选择了坐飞机去复试----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兰州直飞上海的机票一千多,而我为了省钱,选择了飞到南京,从南京坐动车到上海。
参加复试时,因为有着学姐的打气,我倒也没有特别紧张,也没有来得及做过多准备,和导师们聊了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也顺利的通过了面试。
2017年9月,我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不管是保研还是考研,能够上岸的人都具备出色的能力。而我也很快感受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
我硕士阶段的专业是新开的专业,有五个同学,且大家都是保研上来的。起初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到后来我能明显感觉到巨大的差距。
比如在找实习这件事情上,我的同学们在本科就积累了丰富的实习经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500强外企,快消业巨头......所以她们找下一份实习的时候,就非常顺利。
而我因为本科阶段完全没有任何正规公司的实习经历,这就导致我找实习时非常生涩,碰了三次壁才进了一家德企。
正规企业的确能教给实习生很多职场技能,而这些技能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需要正式工作后才能习得。
但真正找工作时,没有正规公司实习经历的本科生根本没有丝毫竞争力......其他在学习资源,学术氛围上的差距更是细说不尽。
这些差距让我深刻的明白,个人的努力只有学校的平台和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和本科同学的差距
在我不断适应自己新学校生活的时候,我的本科同学们有一部分参加了工作。
毕业两年后,一次我和我的一个本科很要好的朋友在上海吃饭,他刚毕业的时候就去了北京,之后就很少联系,听说他来上海,我约了他。
那是我们毕业后第一次见面,我们一边吃火锅一边聊天。
聊的越多心中差距感越是明显。
毕业后他去了链家,两年时间,他换了四份工作,最后来到上海又去了链家做回老本行。他也去面试过其他的,银行柜员,一些中小公司。
但每一次去面试他都感觉很受挫,竞争者硕士居多,留学生也不少。而他两年四份工作的履历对每一个HR来说都是不愿意多停留一眼的存在。
言谈之间,他充满了迷茫和不自信。
我的心里那种无力感尤其强烈。
他并不是一个很差的学生,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做好,让人值得信赖,但能力也并不突出。
本科时候,他和班上大多数同学一样,很少旷课,按时交作业,期末考试在及格线偏上,课余时间打打游戏看看剧。
“就像还没有准备好,突然一下子就被推入了社会的浪潮中,不清楚自己的方向,也看不到未来。”
普通的学习成绩,普通农村的家庭背景,普通的本科。
大学的时候懵懵懂懂,想不清楚自己的方向,毕业时就这样毫无准备的踏入社会。
他不是一个人。
我特别理解他,我刚进入硕士学校的时候,看到自己与周遭的巨大差距,也一下难以适应。
如果我当不读研,他的经历亦会是我的经历。
其他同学里,除去失去联系的同学,去向比较好的,就是去偏远地区基层做公务员或者进事业单位,但这只占很小一部分。
更多的同学是像他这样,想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没有规划,只要有公司要就去,去了做了一段时间又发现自己不合适,不甘心。
越是频繁换工作,找下一份工作就更难,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我已经研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没有特别清晰,但也有了大致的方向,看着身边同学毕业后的去向,我也大概知道自己能去哪些公司。
但我依然不敢松懈,为此我一边做毕业论文一边实习。尽力减小自己和身边同学的差距。
研究生阶段课业较少,但科研任务占大头,遇上一个好导师基本很少安排杂七杂八的任务,拥有可支配的时间更多,有的同学就利用这些空闲做实验或者实习。
而我在硕士阶段也经历了三段实习:两家500强外企,一家中型咨询公司。也正是在这些实习经历中,我不断清晰自己的目标,掌握更多的技能。
然而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几项国家级奖学金,几项国家级比赛奖项......这些在学生眼里看上去亮眼的存在,在参加秋招时仍然处处碰壁。
本以为自己好歹也是读了硕士,找工作应该不难,可是等我出去找工作时候才发现,竞争者都是名校海归的硕士,本科生少之又少。
也就是说,大家都差不多,国奖、竞赛、论文加身,各式各样亮眼的项目经历。
我也在面试中被其他竞争者的能力表现所震撼,我总认为自己在研究生阶段已经相当刻苦努力,然而这些竞争者让我输的心服口服。
在经历痛苦的打击和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后,我终于在2019年秋招的尾巴上拿到了自己还算满意offer。
地区教育的差距
学校、同学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我难以释怀,而地区之间的差异却让我感到担忧---对未来教育差距的担忧。
在兰州读大学的时候,经常在宿舍点外卖,外卖有时候是学校的同学兼职送,有时候是饭店老板自己送。
有一次我点的外卖是一个十来岁小孩送的。小小的个子费力的站着踩着自行车,递给我的时候,他的手上是满是粗糙的茧,脸蛋被冰冷的西北风吹得通红,整张脸显示出西北人特有的黑红。
接过外卖的我心里有种说不清的滋味。
我太熟悉他手上的茧了,小时候帮妈妈做家务、割牛草,冬天手上也会出现这样的茧,我的左手上,现在都还留有年少时切菜留下的伤疤。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体谅父母赚钱实在辛苦,小小年纪总想着帮他们承担一些。没想到十几年过去了,经济条件好了那么多,还是有这样的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艰苦生活。
这个小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清楚的记得。
来到上海读硕士之后,一次学校举办党员团日活动,全体研究生党员参观孔庙,而给我们讲解孔庙历史的,正是一个不到十岁孩子。
这个孩子声音洪亮,字正腔圆,对着一众比她大十几岁的我们,丝毫没有怯场。语调平缓富有感情,没有一丝背诵的痕迹。
在场的几十个研究生,就这样围着小小的他,全神贯注的听他讲解。讲解完之后,没有人带头,大家就这样自然而然的给她掌声,而她也是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
如果不是父母精心的培养,谁能做到这样?哪怕是在场的研究生们,也很难做到在陌生人面前这样不疾不徐,稳重大方。
人群中的我,惶神了很久。
我想起了兰州那个送外卖的小孩---相仿的年纪,各自人生的起点,却是云泥之别。眼前的这个孩子,他的未来可以预见;兰州的那个孩子,他的未来也可以预见。
这样的他们,大概率连同台竞技的可能都没有,甚至是两个相互隔绝层级。
而我不小心瞥见了这样的差距。
确实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如果不读研,我甚至都想象不出这种差距,更遑论切身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