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经常会在家长圈里听到这种对孩子贴标签式的评价:我家孩子太调皮了,怎么管都不行;我家孩子太笨了,怎么教都学不会;我家孩子真乖,特别听话。虽然在我们看来孩子在某方面没有自己想象的优秀,但是当父母给孩子贴上标签后,孩子就会有很强的代入感,从而限制了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接下来雷洛育儿研习社详细跟大家聊聊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这回事。
一、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贴标签?
1、因为标签具有导向性作用。
心理学中有个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实验的过程是通过刺激得到相应的行为或反应后给予奖励,结果获得积极强化。相反:通过刺激得到相应的行为或反应后给予惩罚,结果获得消极强化。
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是随着环境对他们做出的反应而得到强化的。如果我们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这个标签就会指引着孩子朝这个方向发展。标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当着孩子的“引路人”的角色,孩子通过这个限制不断巩固了自己相对应的角色。
2、标签会限制孩子的思维。
在中学时,我们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说,女孩子不适合学理科,理科本来就是女孩子的弱项。于是很多女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固定思维,我的先天条件决定了无论我多么努力,我的资质都不如男生,所以学不好数理化是正常的。这不仅让女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理科的信心,也为她们学不好理科找到了借口。
事实上并不是某个群体就一定学的好理科,或学不好理科。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资质是不同的,却有很多女孩子被这个标签“毒害”了。所以请不要给你的孩子贴标签,无论是积极的标签还是消极的标签,都会限制孩子的思维,让他没有勇气挑战自己的无限可能。
3、限制孩子的发展。
现在大家都知道不能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因为对孩子的行为有导向性作用,也会限制孩子的思维。那么为什么说积极的标签也不能给孩子贴呢?因为这个社会需要的不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或孩子的某一单一特质,而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如:一旦孩子开始读书,父母对孩子评判就容易被学习成绩限制住,孩子学习好说明孩子懂事、聪明、勤劳、孝顺、听话……孩子学习不好说明孩子不懂事、不聪明、不勤劳、不孝顺、不听话……
家长很难客观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许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乐观、创新、严谨、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孩子照样可以有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父母不要单一的夸奖孩子某一项特质,更要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现发扬孩子的优秀特质。
二、怎么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非暴力沟通中的沟通四步曲可以帮助各位家长避免“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陈述观察:我们彼此观察到什么?如:妈妈注意到,今天客人来家里的时候你没有跟客人打招呼,也没有跟客人一起玩。(注意要讲事实,不要讲笼统的感受和批评,如:你怎么每次都不跟客人打招呼,也不跟客人玩,妈妈怎么教你的?)
2、表达感受:我的感受、体会如何?你这样做妈妈感觉很不好。
3、需求:说出我有哪些需求导致那样的感受?因为你不跟客人打招呼就像是不欢迎客人一样,是很不礼貌的,妈妈想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4、提出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所以妈妈希望你下次可以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可以么?
非暴力沟通中的沟通四步曲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对、不对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可以如何改进。这个沟通方式是平和的,不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也使得孩子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避免了标签式沟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和限制,大家快来试试吧。
本文作者:雷洛育儿研习社20200929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