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
为期一周,终于读完了《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这本书。
在读陈之华的这本芬兰教育时,我一直在犹豫一个待做的决定。学校答应我,要我把买书的发票拿去学校报销,把书放入学校图书馆,我同样可以借阅。我到底是把书给学校,拿回我的成本,还是自己收藏这些书,充实自己的书柜呢?看完这本书,我坚定了以后再也不想这个问题了。我的书都是经过筛选才买的,既然是自己喜欢的书,那就必定有我想要学习的新知,有帮我解答疑惑的阐释,有给我自信的共鸣。不管是什么,总能带给我心灵的启迪。这些书籍是我精神的养分,我愿意认真地阅读并做笔记,愿意与身边的人分享和探讨。以书为友,方能以书会友。期待精神的成长,在漫长的宁静岁月,生长平和与安定。
陈之华走访了芬兰各地的学校,深入城乡,各级教育机构和政府,对芬兰的教育做了真实详细生动的描述。我从中感触良多。
我读完这本书,也对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精神层次上的了解,甚至试图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并在内心赞扬之。芬兰的教育着实是做出来的,没有天生的教育发达的国度,第一也不是吹嘘来的。是经过了反思领悟,大胆实践,真正落实公平,均等,真正为了人的教育。
第一,芬兰作为小国,迫于周围大国的压力,也曾被欺负,所以他们深知唯有教育才能有出路。他们对教育的重视,所下的成本令人感动。
第二,芬兰教育重视低年级阶段的通识教育。木工,裁缝,烘焙,电工等手工课,以滑雪为特色的体育课,不分男女教学。这对学生日后的独立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等有很大帮助,而且这些课在低年级开设也有利于学生在无压力的氛围里学会很多技能,还能开发智能。教育不是赢在起跑线上的百米赛,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学习不是为了争夺冠军,而是为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对于中国,我们现在所提倡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是否需要反思呢?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拼命学习,不顾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大为下降,又缺乏社会实践,进入大学,一心只想为先前的紧张学习来个放松,很多学生的大学都倏忽而过,得之甚少。或者前面拼劲了力气,后来爆发力不足,影响了潜能的发挥,以后的人生都必须为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做不断的挣扎。
第三。芬兰式的教育,先见林,后见树。比如教你滑雪,首先会让你去冰上感受溜冰的滋味,能够动起来就行,并不揪你动作的规范,也不会在第一节课就某一个动作练习几十次。这样既不丧失技能学习的乐趣,又能快速进入状态。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自觉不擅长操作技能学习,一直不敢去学车。今年大胆地报了名,理论考,居然考了满分。可是学操作时,我却心里很不是滋味。教练只会告诉我步骤,很生硬,无趣味,而且我还无法决定我每次去驾校的所学,任由教练摆布,今天学后侧位停车,明天还得练这个项目,直到差不多为止,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可是我却一心想对所有项目先进行一个总的感觉和把握,甚至我希望教练把基本常识教会我,因为我没摸过车,也没有朋友开车,无从了解开车的常识,你怎么能说,这是常识,难道还要我说吗。这样的话来训我呢?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也不会真正认识一棵树。去了几次后,我的练车就暂停了,没有想要去练车的兴趣,我又怎能愉快?不仅练车,我们的教育也如此。我对这些有自己的见解,也在自己的教学里零星地实践,可是实践的力度,影响的宽度却无足挂齿。
第四,芬兰有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他们对残障学生有特别的保护和关怀,硬件设施私人定制,老师私人辅导,因为跟不上学习的学生长大后社会为他们付出的成本,不如在年幼时花在对他们的教育上。这种做法适合芬兰这种小国。现在美国的基础教育也有这种倾向了,优等生有自我学习能力,教育体制更需要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政策的公平,是社会的人性。
第五,芬兰教育给予老师最大的自由。绝对相信教师,没有评比,没有国家规定的教材,没有严格考勤,教师自己选择教材,工作时数少,上课时数少,成绩却不比亚洲学生差。还有很多老师自愿放弃原来的优越生活来偏远农村教书,而且一待就是几十年。
第六,芬兰的语言教学很有特色。从小重视语言学习,而且从小就是多语言的学习。
第六,对阅读的重视。每个地方都有图书馆,而且联网,借书还书甚是方便。不管男女老少,阅读成了打发漫长冬季的娱乐。
第七,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并行,并可以想通。不歧视职业教育,而且给予学生和家长理性的选择。
第八,学校都是就近入学,无所谓择校,因为每个学校都有一致的教育价值和精神,都一样的为了学生,不必要为了择校每天长途奔波。
第十,上课时间灵活。一周五天,有时候早晨8点上课,有时9点,10点,不同年级和班级又有差别。所以如果你有两个孩子就读同一所学校,她们有可能就不是同时去学校了。这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我管理能力。课程轻松而集中。
这是我读这本书时想要写下的感受。也是印象最深的。流于文字之际,才发现久未作文,已经思路堵塞,文言不通,词不达意了。懒惰与松懈是一种毒药,正在侵蚀我的形体与精神。我需要更猛的精神养料,需要更强劲的生活艰难,以磨砺我的意志和情操。时不我与,勉之!
后记。
书柜也是低调的名片。有句话说,认识和了解一个人,你就要去读他所读过的书。
如果只是吸收而不表达和实践,脑子就越乱,业务也越荒。正如学与思。所以,读与写,不可偏废也!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