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5月26日是哈佛的第365个毕业日,在这次的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湖南的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作为代表做了毕业典礼演讲。当铺天盖地的媒体信息都聚集在寒门出贵子、原生家庭教育等话题上时,我却对他被毒蜘蛛咬伤的那段亲身经历感触颇深。他讲述上初中时曾被毒蜘蛛咬伤右手,当他向母亲寻求帮助时,他母亲没有带他找医生,而是用酒浸过的棉纱在他的手上缠绕了好几层后,把他的手放在火上面,然后点燃了棉纱。
当换作你是这位母亲时,你又会如何处理呢?
事件中关于他母亲处理伤口的做法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可不可行,会不会引起感染或者留下什么后遗症,但却反映出了现代医学知识在传播普及、以及医学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如果你为孩子生病忙得焦头烂额,为孩子营养饮食问题难以抉择,为孩子的日常护理头疼不已,皆来源于你对育儿知识的匮乏,如果你在育儿路上仍感到焦虑和困惑,不妨来看看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的私房养育之道,这绝对是儿科诊室里学不到的养育经。
崔玉涛,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年,特别是在新生儿监护领域被公认为资深专家,对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学领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实践。《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这本书,更是崔大夫从医数十载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通过科普儿童医学知识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例举分析,旨在为父母提供真实有效、不受任何利益驱使且符合中国国情的育儿知识,为广大父母们排忧解惑。
一、医学科普比研究更迫切
作者崔玉涛在书中序里提到:11年来,他不断地思考一个问题,为何要做医学科普?是为了教会家长成为一名家庭儿科医生,是为了约束儿科医生的工作,是为了延伸儿科医生工作的范畴,还是将其作为儿科医生与家长交流的纽带?
从父母的需求角度来看,儿童医学科普不仅是儿科医生与家长交流的纽带和儿科临床工作的延伸,更是为了给家长们提供切实可行、通俗易懂的儿童医学科普知识,让广大父母受益,在育儿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
在现代医学广博发达,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还是会为孩子生病而忙得焦头烂额,在面对孩子的营养和饮食问题时难以抉择。来自身边周围的建议和信息很多,但只因我们不懂,又非专业出身,很多东西都是道听途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又不敢轻易冒险尝试,如果能让我们在养育孩子时更决断、更确定、更充满信心,那么关于育儿知识的科普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实中儿童医学普及乃至医学普及的阻力是来自多方面的。从大方向上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教育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水平比较低。此外,中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公众的科学素养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职业差别,因此,中国的科普工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
另一方面,从医生的角度来讲,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患者发生疾病或生命受到危险时才开始干预和治疗。所谓“上医治未病”,就是要医生更积极参与到健康维护、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全过程中。医学科普工作需要大量医务医学人员来推动完成,但是他们的医学普及工作,却不被纳入任何专业评定范畴之中,在目前的环境下,医务医学工作人员的科普工作,只能依靠个人热情和社会责任感进行。
现在全社会对医学知识的科普需求越来越大,只有改善或解决这些存在的阻力问题,才能将育儿知识科普给广大父母,真正成为父母的“枕边书”。
二、提倡母乳喂养,配方粉喂养为辅
相信每一个家长都曾在孩子“吃什么?怎么吃?”上做足了功课,但在母乳和配方粉的选择上,近年来出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拥护母乳喂养,为保护、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世界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将每年8月1日至7日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全球有超过170多个国家参与这项健康促进活动,今年的世界母乳喂养周主题是“母乳喂养 共同坚持”。
而另一种声音是推崇配方粉喂养,父母们既是出于对国产奶粉安全问题的担忧,对配方粉也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部分人会觉得配方粉的营养胜过母乳,所以她们宁愿放弃母乳喂养,也要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孩子购买价格昂贵的外国进口奶粉。据中国卫生部门提供的数据,全球仅40%不足半岁的婴儿是母乳喂养的,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仅为28%。有专家说,除了可供母乳喂养的设施有限、工作时间长,母乳喂养教育缺乏也是促使一些女性依赖配方粉的原因。
不管选择母乳喂养还是配方粉喂养,首先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那就是父母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至于取舍,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的分析权衡、趋利避害,选择对孩子来说最适合的那一种。
首先母乳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异性。妈妈在孩子出生后头12天内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以能够抵御病原菌侵袭的免疫球蛋白A最为丰富,它能够主动与宝宝肠道内的细菌、病菌甚至霉菌结合,然后迫使病原菌通过排便离开人体,提高孩子的先天免疫能力。这种生物学优势目前还不能通过任何人工模拟的方法很好的实现,就像是母亲赋予宝宝特有的“技能加持”。
等过30天左右,妈妈的乳汁就过渡为成熟乳,这时候的母乳可以根据宝宝的生长变化,调整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来适应孩子身体各个脏器的发育,最明显的是所含蛋白质的密度会减少,但仍就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比如含有的低聚糖,可以作为肠道正常菌群的食物,扶植益生菌生长,帮助营造健康的肠道环境。
其次母乳除了具有以上生物学优势外,所提供的各种营养素已基本能够满足孩子的生长所需,比如果糖、脂肪和钙锌等多种微量营养素。至于像维生素D、维生素K、铁含量不足这些小缺陷也可通过后天人工补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婴儿配方粉则是以母乳所含的营养成分为蓝本,以牛奶或羊奶为原料,经过科学的加工,去除牛奶或羊奶中多余的成分,再添加补充婴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成分。通俗地讲,婴儿配方粉就像是模仿母乳加工出来的“候补队员”,用来满足那些因母乳量不足,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们的新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特殊疾病如苯丙酮尿症,或者处于肠炎腹泻、过敏等疾病期的孩子,特殊的婴儿配方粉就成了他们的福音。
对于能够提供母乳喂养的孕妈们来说,婴儿配方粉的存在像是锦上添花,但首要大力提倡的还是母乳喂养;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造成母乳不足或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说,婴儿配方粉则是雪中送碳,解决了父母们的燃眉之急。
三、关于幼儿常见疾病
崔玉涛大夫在书中提到:生病时的症状往往是身体抵抗疾病的一种反应,生病的过程,也是孩子对各种细菌和病毒产生抵抗力,完善自身免疫系统的过程。
换个角度看,孩子发热、咳嗽、腹泻未必是一件坏事。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在面对孩子发烧、咳嗽、腹泻时总是谈病色变,为孩子生病忙得焦头烂额。
在这里我们先要纠正一个思维误区,其实,感冒发热、咳嗽、腹泻都只是生病的症状,并不是疾病的本身,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引起生病的原因,比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者其他功能受损,针对不同的处理情况对症下药。换个角度看,生病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让身体“学习”的过程,认识各种细菌和病毒,产生对它们的抵抗力,让孩子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起来。
比如发热,就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是由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体温所致,当人体受到病菌侵袭,就会动用体内的防御机制进行反抗,比如具有杀菌作用的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发烧就是动用人体防御机制时最主要的一项启动信号。通俗地讲,发烧的原理就好比古代戍边打战时点烽火台,当外敌来袭时点燃烽火台向我军发出信号,立马进入紧急戒备抵御外敌。
引起发热症状的疾病很多,比如皮疹性传染病、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疫苗相关性发热等。正常情况下,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C视为发热,由于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在接到体温调节中枢上调信号后,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从而导致孩子出现高热。为避免高热引发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热性惊厥,及时给孩子补充充足的水分是关键,增加排尿和皮肤散热的机会,并在体温超过38.5°C后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
而咳嗽,则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的突发性症状,是由气管、支气管粘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它是人体的一种防御能力,孩子咳嗽意味着他的防御能力是正常的,那些没有咳嗽却得肺炎的孩子,身体的防御能力反而比较差。
咳嗽分为三个阶段:刺激呼吸道粘膜的因素、咳嗽的过程和咳嗽后的修复。不管干咳还是湿咳,深咳还是浅咳,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咳嗽,最后都会有分泌物的出现。所以当我们治疗咳嗽时,目的不是止咳,而是化痰,痰少了就不会反反复复地刺激粘膜,继而引发新的咳嗽。在治疗咳嗽的过程中,局部用药效果最好,副作用也最小,通常使用的治疗手段是雾化吸入,吸入疗法不仅见效快,而且副作用小,可以起到很好的化痰作用。
这里我们着重讲讲腹泻,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肠道的结构。在我们肠道最上面一层称为肠道黏膜,在黏膜层上面还有一层黏液层,刚生下来的孩子是没有这层黏液层的。通过母乳喂养,孩子会吃下去一些细菌,这其中就包括厌氧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益生菌,它寄居在肠道中分泌黏液,于是就形成了黏液层这把保护伞。当黏液层被破坏时,肠道黏膜暴露在外,受到刺激后肠道黏膜细胞会分泌出大量液体,这些液体伴随着没有消化完的残渣和病菌一起排出体外,这个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腹泻。换个角度看,腹泻其实也是肠道黏膜受到刺激后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所以在孩子腹泻期间,不能禁食也不能错食,由于孩子腹泻期间肠道已经没有吸收能力,为了避免食物对肠道造成二次伤害,可以选择腹泻奶粉,让孩子多吃多排,排得越多,损伤恢复得越快。
除了消化和腹泻问题外,部分孩子还容易出现食物不耐受或过敏的现象。这里所说的食物不耐受是指人体对食物中某一种成分产生的非生理性反应。比如有的孩子吃完芒果、菠萝后,嘴唇周围或颈部会出现皮肤红肿、痒痛难耐,数小时或用药后可自行缓解,这是因为食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或者酶所致。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对奶蛋白不能很好地耐受,所以会出现湿疹问题,通常治疗孩子湿疹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症治疗——消炎、止痒,真正有效的药物是含有氢化可的松激素的药膏。当孩子出现湿疹后特别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必须每天给孩子洗澡做好清洁防护工作,不能泡澡或游泳,需用温清水快速清洗。
如果出现了除湿疹外更严重的反应,比如腹泻、呕吐或者哮喘,那就要考虑不仅仅是食物不耐受了,有可能是食物过敏。
过敏,是身体对天然物质的过度反应。容易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包括牛奶、蛋清、豆类、小麦及海鲜。如果一旦确定为食物过敏,治疗和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停用这类食物。
不管是感冒发热、咳嗽还是腹泻,其实都是人体遇到病菌侵袭后,对抗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我们通过观察这些症状变化,及时、准确地做好护理工作,必要时候通过描述这些症状表现,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做出诊断。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孩子生来就是孩子,但父母生来却不是父母,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育儿路上摸索实践,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由于每个人的认知不同,可能在我们看来是常识的东西,对其他人而言却是知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精进,避免别人的常识沦为我们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