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往南二百里,有名山。乃五岳之首,泰山也!
迄今为止,我已经六次登过泰山。
第一次登泰山,是在1997年的7月,同行的有正读高中的妹妹及两位同学。
当时的我,参加工作刚刚一年。初入社会,人生的理想跌入现实的尘埃。内心迷茫而彷徨,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某种程度上,需要靠征服那座山的成就感,来肯定自己,说服自己,激励自己。
我们一行四人,傍晚时到了泰山脚下,略做休整,就从红门始,开始夜爬泰山。
盛夏里爬泰山,那简直是挥汗如雨。一路上,人影绰绰,人声不断。累了、困了,就坐在路边,倚着山石睡一觉。山风一吹,一身透汗不一会儿就散了。快到山顶时,甚至还会被冻醒,醒了接着爬。一路爬,一路歇,天亮时终于登到玉皇顶。
那次,我们幸运地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泰山日出。泰山之顶,旭日东升。虽其光芒万丈,但终究照不进尘世的各个角落。山路上收到的那枚石头做的戒指,终究只化作了青春岁月的纪念。
第二次登泰山,是在1998年的“五·一”假期后。
那一年,生活遇挫。当时的我,不知道应该去相信点什么。那座神圣的山,再一次成为我心灵的寄托,闺蜜阿慧陪我去神山再一次汲取力量。
我们俩在山顶住了一宿。第二天,幸运的我们,不但看到了日出,还看到了难得一遇的云海。云海之壮观,至今如在眼前。
那份幸运,也仿佛给了我某种命运的照拂。之后,生活诸多平顺。
第三次登泰山,是在2000年年初,时值新婚燕尔。先生要去泰安开会,我们提前两天出发,利用周末去爬了一趟泰山。
那趟祈福之旅,是我们婚后的第一次旅行。我们一早坐车到中天门,手牵手从中天门爬到南天门。
冬天的泰山,处处皑皑白雪,游人稀少。巍巍泰山,千万年来,仿佛一直就在那儿静静地等待着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到来。
更多的登山细节,早已湮没在时光的尘埃中。唯有我坐在白雪皑皑的山路上,定格的明媚而灿烂的笑容,至今仍在光阴的深处熠熠生辉。
第四次登泰山,是在2003年仲秋节之后。那时,儿子养在老家。没有孩子牵绊的某个周末,我和先生心血来潮,突然想去应应“重阳登高”的习俗。我们去火车站,买了最近的车票,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初秋的泰山,秋高气爽,满山遍野长满了红豆豆。“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老公给我摘了很多红豆,其中的一枝,风干后被我插在案头的笔筒里,摆了年余。
第五次,是一家三口去登泰山。那是2010年的暑假,儿子上小学三年级,那也是他第一次爬泰山。
小家伙很厉害,一路玩,一路爬,手脚并用,竟然自己从中天门一直爬上了南天门。小小的男子汉,征服了人生的第一座山。
第六次登泰山,是在2016年的暑假。彼时,儿子刚考完中考,老家的侄女、侄子也刚刚结束了高考和小升初考试。领着三个毕业生,带着爸爸妈妈,还有妹妹一家三口,我们开了两辆车,浩浩荡荡直奔泰山。
周六中午出发,下午到达。细雨绵绵中,一行人先游了岱庙,晚上看了大型演出——《泰山封禅》。
第二天 一早,我们开始登泰山。因为有老有小,所以上、下山都坐了索道。
山顶之上,难得时间、体力充裕。趁此机会,领着一家老小,把山顶游了个遍。
爸爸妈妈多次来泰山祈福,却从未仔细逛过山顶。除儿子外,另外三个孩子,都是第一次登泰山。儿子虽来过一次,但当年尚幼,想必也没什么印象了。
从南天门到玉皇顶,一路的摩崖石刻、日观峰、天街上的小摊,处处留下了一家老小开心而尽兴的脚印。
回顾六次登泰山的经历,仿佛细数我大半个人生的重要坐标。
坚稳的泰山,是我的福地,也是我坚强的精神后盾。因为,我深信:登上泰山的人,天底下,就没有走不过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