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

我们好像都知道诗是什么,但是仔细说来却未必清楚,甚至觉得诗和现实生活好像没什么关系。这本书就是在谈诗,诗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你应该怎么读,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诗和你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听过作者江弱水这个名字,可能是因为他前几年连续写了三篇文章,讲蒋勋谈文学中的一些问题。这正好可以说明他非常关注诗的普及问题,这本书原来是作者关于诗的八堂课,所以和一般讲诗歌理论或者诗歌鉴赏的书不太一样,它很轻松,有血有肉,能够把诗有意思的地方说得到位,书里到处都是短小精辟的见解和细节丰富的鉴赏。而且,江弱水是研究美学和文学批评的专家,所以他能够穿越古今,横跨中外,来讨论中国古典诗学,这个让你听起来有点艰深的话题。读完这本书,你对诗的理解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或者流派,而是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理解诗其实就是用声音和文字表达人类普遍的经验。

这本书探讨的八个问题,虽然看似独立,但作者有一条非常清晰地思路,回答了关于诗的三个问题:第一,诗是怎么写出来的?也就是灵感要和技术相结合;第二,诗应该怎么鉴赏?可以概括为,调动并运用人的各种感官;第三,诗重要的主题有哪些?也就是诗到底在说些什么。下面,我们就顺着作者的思路,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这本书。最后再来回答一下开始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理解这三个问题,就能回答诗和我们每个人的关系。

第一部分

好,我们首先来看本书的第一个内容,诗是怎么写出来的?这本书里用“博弈”来类比讲解这个问题。“博”就是赌博,“弈”就是下棋。赌博主要是靠运气;下棋则主要看人的能力,靠理性,靠深谋远虑。作者认为,所谓写诗的“博”和“弈”,就诗说写诗,有的像是赌博,有的像是下棋,有时靠灵感,有时靠技术。举例来说,李白就是赌博型的诗人,杜甫则是下棋型的诗人。

在西方文论中,对诗是怎么产生的也大体分为这两派,一派是主灵感,一派是主技艺。灵感派代表的人物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说诗人进入迷狂状态、靠灵感写的诗才是真正好的诗。这种神秘主义,对后来的浪漫主义影响很大。浪漫主义的诗人们认为,诗人是天生的,诗是天赐的,而非人造的。比如雪莱就认为,不是诗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而是语言通过诗人来表达。诗人只是像个工具,或者说像一个核反应堆,语言在诗人这里碰撞、融合一下,变成了诗。诗靠灵感,灵感是决定性因素,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人写了十几二十年长进不大,有些人一出道随便一写就成名家。

不过,在西方文学理论中,灵感派其实是处于下风的。在中国也一样。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写诗要讲究实际操作的经验和技能,比如在中国要讲究格律,要注意推敲。古罗马时代的诗人贺拉斯也说过,如果见到什么诗歌不是下过许多天苦工写的,没有经过多次的涂改,那你就要批评它。中国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又“到”江南岸、又“过”江南岸、又“入”江南岸、还是又“满”江南岸?这句话就是经过不断推敲打磨出来的。

作者说,我们都觉得诗特别神秘,好像不疯魔不成诗。所以李白容易被神化,反而杜甫的形象变成是一脸苦相。英国的大诗人弥尔顿也喜欢把夜里辛辛苦苦攒成的诗句,说成是缪斯女神的闪光神赐。但其实,写诗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手艺活。很多诗人也都是这么看待自己的创作的,认为诗是反复尝试,长久用心的成果,因为光靠赌博写出来的诗,很容易出现败笔。就算诗像苏东坡那样的大天才,写诗常常是开篇如有神助,但也会有写着写着写不下去的感觉。他的诗也被后人批评,说写的随意,虽然是天才手笔,但还是有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所以说,写诗,赌博型的灵感要与下棋型的技艺相结合才行。据说,天才的李白也曾三次模拟《文选》来练习写作,传说李白看到老太太“铁杵磨成针”启发了他苦读学习。所谓的灵感,也是日积月累的渐悟之后,到了某一天的突然顿悟。而创作的乐趣应该是,上帝无偿地赠给我们第一句,而我们必须自己来写第二句。

所以说,诗是一种创造,有的人靠运气,有的人靠努力,但是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大部分的诗人,都是历练了很久,才获得了灵感的垂青。其实所有的人类创造,都是这样,灵感和技艺相辅相成。就像科学家爱迪生说的,天才是靠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在科学家看来,灵感和努力也是相辅相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探讨诗的创作,或者说诗是怎么产生的,也可以说是在告诉你一个道理:写诗之所以需要灵感,也需要努力,是因为诗其实不应该是个人化的,诗是人类用语言在创造,而诗人是在代表整个人类在发声。

第二部分

诗能写出来很不容易,既有运气成分,也有诗人的努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鉴赏诗人的成果呢。作者把这个问题分了三个维度,分别是滋味、声文、肌理。我先给你简单解释一下,滋味,就是有滋有味的“滋味”,就是说品诗和品味美食有很多相同之处;声文,就是有声音的文字,或者说文字的声音,是在强调诗也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肌理,“肌”是肌肤的“肌”,“理”是纹理的“理”,字面的意思是肌肤的纹理,是从感觉来讲,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我们整体来体悟。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部分。

你应该发现了,作者提出欣赏诗的三个维度,包括味觉、听觉和整体感觉,其实都是在从感官层面来谈。所以,滋味这个问题是最基本的。这跟中国人特别重视味觉,以及味觉的特性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讲讲。

我们平时说一首诗好?常常说“有味道”。作者说,这跟中国人对世界的感觉方式有关系,我们很喜欢从身体出发来讲和审美有关的事儿,尤其是味觉。而西方人不一样,他们更强调视听感受。作者在这儿还调侃了一句,西方人不重视味觉,是不是因为他们吃得不好呢。而味觉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难说清楚,但是又是特别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在描述味觉的时候,又常常使用联想,类比来联系其他的感觉。比如我们会说火辣,就是借用对火的触觉感受来描述辣这个味道,也就是所谓的通感。所以,在作者看来,中国传统对诗的鉴赏,最终都可以落到一个味字上。比如古人评价唐诗和宋诗,就说唐诗像吃荔枝,又甜又香,宋诗像吃橄榄,一开始生涩,但回味悠长。而且,在描述时,也不只限于味觉本身,因为味觉的特性,所以会触类旁通到所有的感官。

所以说,滋味两个字,说的是我们用什么方式来感受诗。下面再来看看肌理,肌理说的,是怎么来评价诗。你看,肌理是一个和触觉有关的词,这个理解本身也是基于滋味的。“肌理”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它作为一种诗歌理论,是清代诗学家提出来的,在清代有很大的影响。直到1930年代,诗人们跟理论家们又重新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说,肌理的重要性很明显,因为一个真正的诗人,不但要对汉字的意义相当明白,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字的声音、颜色、味道、温度,都要能用肉体的感觉去感知跟领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不只要明白诗的字面意思,更要明白这首诗是怎么通过字词,把各种表达的维度组织起来,成为一个完成的整体的,而理解诗,评价诗,也不是对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对这个有机整体的理解。

在作者看来,字就像皮肤的颗粒,句就像皮肤的纹路,把不同的字组成句子,把不同的句子成篇章,整体就会呈现出一种美妙的“肌理”。所以构成肌理的关键,是字法和句法。这涉及到写诗的种种艺术问题,比如修辞、韵律等等。比如读李白的《将进酒》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大,正像泛滥的狂涛从天上直滚下来;第一个“君”字清脆响亮,大有云开见日的意象,使人有仰头高盼的感觉;后面14个字,除了“之”字外,没有一个不是表现波涛汹涌的声音、一泻万里的境界;最后那个“回”字,悠长暗淡,十足给人一种越流越远不复回的意象。

再比如,读王维的诗:“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用保存了古代发音的广东话来读,可以读出一连串沉雄有力重浊的声音,好似能让人听到那强劲的风声和那引满而发的弓的声音。读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更隔”这两个字读起来会梗塞,跟诗里表达的阻碍感、挫败感高度吻合。这就读出了文字的听觉感受,也就是前面说的鉴赏诗的第三个维度声文。文字所代表的声音,是诗歌表达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作者之所以把它特别提出来,是因为现代人已经习惯了用眼睛来读诗,用笔来写诗,时常会忽视诗歌这个本质的特点,它也是一种声音的艺术。

这部分的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从肌理的角度鉴赏或者说评价诗,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诗有“肌理”,不同的肌理构成的,其实是不同的美学风格。在作者看来,诗的美学风格主要有两种,就诗氤氲(yīnyūn)与锤炼。锤炼,就是千锤百炼的锤炼。氤氲这两个字比较复杂,都是气场的气作为偏旁,意思是烟云弥漫的样子。它不仅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的诗里,也经常被诗论借用来表达诗的一种气质。你可以这样来理解氤氲和锤炼这两种肌理。在中国文学里,《红楼梦》和《水浒传》可以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风格,一个是丰致,或者说丰满,一个是骨感。大观园内的宝玉黛玉们,锦衣玉食,写起来文笔相应自然精致繁缛,写得很丰满;水泊梁山里的生活却是粗线条行文,表现得很骨感。所以,丰满与骨感,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肌理”:一种是氤氲,一种是锤炼。氤氲是慢慢散开的感觉,就像皮肤丰润细腻;锤炼是逐渐紧缩的感觉,就像皮肤韧性结实。又比如唐诗与宋诗的差别,钱钟书就说过:“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有学者说,“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是氤氲,像荔枝,像丰腴的少女肌肤光洁细腻。宋诗是锤炼,像橄榄,精瘦的老人皮肤纹路还是细的,只不过少了光泽与水分,虽然都有肌理,但有氤氲和锤炼的不同。

在西方文学中,诗人波德莱尔是氤氲。波德莱尔的诗句,总是很柔软、眼神迷离般慵懒,诗集《恶之花》里巴黎的太阳,是“让大脑和蜂房都灌满蜜糖”的太阳。而法国小说家福楼拜是锤炼的那种,他写作总是反反复复的修改,他说:“我喜欢清晰的句子,这种句子站的直直的,连跑的时候都直立着。”因而写出来呈现出一种锤炼的肌理。

虽然说喜欢锤炼的诗人就像是健身狂,受不了身上一点多余的脂肪,非要在身上造出六块腹肌,不然不肯罢休。但锤炼也不是线条粗,肌理仍然很细致。氤氲也并不是拿一大堆质地相同或调性相似的词语句子堆砌在一起,堆砌了叫臃肿,不叫氤氲。比如波德莱尔的氤氲,是柔软与坚挺之物的重叠,不同元素的调和之美。因而,氤氲与锤炼,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肌理,但两者有本质上相通的东西。

读诗去感受诗的肌理,其实是在说,字词除了表面意义外,诗的真正魅力,还存在于字里行间,诗人对字词进行精心的编织,达到了一种效果,让诗显示出某种美感。可以说,肌理不是一种技巧,不是文字上的修炼,而是字眼与诗境的谐和,是诗的内涵的化身。读诗、品诗,其实就是一项不断调动你各种感官经验的活动,无论像荔枝一样饱满水润的唐诗,还是更隔两个字音调上的挫败感。你有没有发现,品诗的过程,就是提取、重现、强化你对世界的感受,这个过程无比美妙,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巅峰体验。

第三部分

到这里,我们已将讲完了诗的八堂课中的四堂课,诗是灵感和技巧结合创作出来的,鉴赏诗有三个维度,滋味、声文、肌理,都需要调动我们的感官体验,而理解了“肌理”,就掌握了诗歌鉴赏的窍门。下面进入第三部分,诗重要的主题有哪些,也就是诗在说什么。作者选取了四个主题:玄思、情色、乡愁和死亡。这四个主题,都涉及到人生存的本质问题。我们就从乡愁来切入,看看诗到底在说什么。

“乡愁”是什么?人们常说,乡愁是一种甜蜜的忧伤。“乡愁”这个词,或者说思乡这个主题,在诗中很常见。“乡愁”的字面意思就是想家的愁思,不过在中国古代的诗学理论中不怎么提“乡愁”这两个字,一般只是说游子的思乡之情。比如“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就是说,相隔万里,中间有那么长的路,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呢?这种思念就是乡愁。古代交通不便,分别、离家都可能成为永别,所以特别能够激发人内心强烈的感受,不知道能不能回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回去这种向往和想回去的那个地方,在诗的不断歌咏中,成了诗人心中一种寄托心灵的象征。

中国2000多年古典的乡愁所表达的内容基本上没怎么变。但是到了现代,乡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乡愁”的“乡”出了问题,“乡愁”的“愁”也出了问题。鲁迅的小说《故乡》,开头就说:“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近百年来,急剧的社会变动使人们心里不适。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不仅改写了我们的城市,也让乡村完全变化了。家乡的老宅被推倒重建了,邻家的姑娘的早已经变得不再淳朴了,故乡已经不存在了。从世界范围内看,20世纪的政治经济全球化,无数人背井离乡,经济移民或文化游民了,这些人怀着祖国撕裂的伤痛,彷徨挣扎自己的文化与他国文化之间,因为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而倍感焦虑,不再被故国人承认,也不怎么受移居国文化的接纳。“乡愁”本来可以作为镇痛剂和麻醉药,让人缓解焦虑,但是乡愁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乡在哪里?愁的是什么?乡愁已完全不同于传统游子思乡的单纯情感,可能还包括了对传统的留恋、对文化的眷恋等等。

诗歌中的思乡之情,在诗人的创作、阐释种逐渐演变,获得了更广泛的含义,正是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飘零感受,可以放大成为人的精神处境,一种人类普遍的状况。这种乡愁,已经不再只是诗歌表现的主题而已了。现代化以后,人类的生存本质上都是被拔了根、被挂在空中了,人类根本上就是无家可归。在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人类已经被抽离出了原来生存的乡土基础,脱离了自然,也脱离了纯真,在被进步观念与技术手段重构的世界里漂浮不定,游荡着,没有依靠。作者引用了诗人的话说;故乡是诗歌的一种心理。乡愁,就已经成了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过去那种回归田园、回归故乡的诗歌,在今天看来,它本来的意思都成了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乡愁没有了,我们就该绝望吗?还有没有故乡,故乡在哪里呢?乡愁怎么安放呢?

作者提出了现代的两种新的乡愁。首先是语言。海德格尔就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类真正的家在哪呢?在语言中。在你所说的话中,在你使用的文字之中,在你读的诗中。在作者看来,诗和哲学一样,都会引导人思考,引导人回乡。所以作者说,诗可以思。只是诗的思考方式和哲学不同,不是直接回答问题,而是用零碎的片段,拼凑出对问题的感受和理解。他在讲乡愁的开始,就引用了哲学家的话,说哲学就是一种乡愁,是一种无论身在何处都想回家的冲动。而诗歌也是一样,只是方式不同。

另外,死亡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乡愁。《晏子春秋》里说齐景公登牛山看到美景后竟然哭了,说:真美啊,为什么要离开这么好的人间去死呢?晏子笑了说,假若先王们都不死,怎么轮到你在这个位置上?生命有一个终点,最后的死亡,让我们觉得整个生命有意义。陶渊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去有什么呢?把身体埋在山里而已。最终的死亡,既是去,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归呢?所谓回到山里,某种意义上讲,是不是也像是另一种“乡愁”,诱惑着我们。自杀去世的诗人海子最好的一首诗《九月》中,把死亡描述得很美:“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诗人说死亡,也在说归还,说草原,死亡和乡愁,都是我们想要抵达的或者终将抵达的地方。

本书作者说,表面看来,诗人是没用的,诗也是没用的,还不如画家、音乐家、小说家、电影导演,作品可以卖钱。但是,人是生活在语言之中的,优美的语言,好听的话,如果让你不知不觉被潜移默化改变了,这就是诗的最大用处所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所以,人类要有诗的精神,在无家可归的今天,“乡愁”其实仍然继续,只不过不再指向一个具体的某个省、某个县,而只指向一个神话般的心灵所安顿之地。在现代社会,乡愁变了,甚至没了,但诗可以带你进入真正的心灵栖息之地。现世的声色犬马、情色诱惑,最终的归途死亡,如果诗意地面对这些,才能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本质、存在的根本。

总结

好,江弱水的《诗的八堂课》,我就为你解读完了。我们再来简单回顾一下这期音频的知识要点。首先,我们讲了“诗是如何写出来的”。作者用“博”和“弈”来类比,“博”靠运气,“弈”靠人力,说明诗歌写作要靠灵感或者靠技艺。但其实,灵感与技艺是相辅相成的,仅靠灵感不行,要在不断的量变之后突然产生质变,在渐悟之后才能达到顿悟。其次,我们讲了“诗应该如何鉴赏”,作者在书中是从三种感官体验来说的:滋味两个字,说的是我们习惯用通感的方式来鉴赏诗。而肌理说的,就是怎么来评价和评判诗,不同的字与句子,让诗歌整体上呈现出的一种美妙“肌理”。而声文,也就是诗歌的声音,就是肌理的一个层面。最后,我们讲了“诗的重要的主题有哪些”。书中作者选取了四个主题,我们选择从乡愁切入。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诗表达思乡之情,也就是乡愁,而乡愁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在不断改变。在现代社会中,乡愁变成了撕裂的疼痛、愤怒与绝望,甚至都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乡愁成了一种抽象的思考,和哲学一样,只是诗的思考不那么直接,是拼凑一种理解。当故乡已经不在的时候,我们的乡愁如何安放呢?哲学家说,语言就是故乡,所以诗本身就是乡愁,可以引领我们心灵安顿到美丽的语言文字之中。死亡也可能是乡愁,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最终可能是同一个地方。

到这里,你可能有点小小的疑问,这本书说是讲诗入门的东西,那为什么没有讲到意象、境界这样最基本的诗学理论?作者说,他故意不讲这些,因为他是站在诗本身来理解的,虽然他并没有讲诗高深的理论和概念,也并有完全抛弃学术,自由发挥。他选择的这八个话题,切口都很小,但都是他认为诗最有意义的问题。我们在今天讨论这些问题,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

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很多人不喜欢现代诗,因为语言不够成熟,文词的“肌理”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现;而我们又不那么容易读懂古代诗,既是因为里面的文字词汇已经不是日常生活的语言,也是因为诗中所写的内容,和现代人之间的共鸣变少了;对于外文的诗歌,我们更会感到隔膜。这是诗最坏的时代,但其实也是诗最好的时代。因为现代汉语已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打磨,已经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更为复杂深邃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真诚而自然地表达自我。所以说,作者打通中西、古今的界限,站在诗的本身来理解诗,其实是在现在这个诗越来越远离生活的时代,给你一条进入诗的门径。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几种更普世、更便于我们自发感知的读诗视角。诗是一种创造,其实和人类所有的创造是相通的,它要表达的内容,也是像乡愁一样,也是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的普世的问题,理解和体会这些诗,需要调动我们的味觉、听觉、触觉等等各种感官体验。所以,通过品诗,读诗,可以让我们不断地提取、重复、强化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对这个世界本质问题、对我们自己的生存本质做种种思考。所以,如果你不懂诗、不懂文学,那么这本书,可以说是很好的门径,你头脑中某些沉睡的细胞会就此激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