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整理了一下 ImageView 直接展示图片相关流程,这次再写一篇关于第三方图片加载框架 Glide 的总结。很早之前就已经看郭大神的博客研究了一把 Glide ,把相关的图都整理了一遍,但是还未写文章,实话说,用心写好一篇文章总结,真的好花时间。
以下以我自身研究所得进行整理,主在总结以及记录一些刷新自己认知的点。
基本用法
Glide 的使用方式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句代码:
Glide.with(this).load(url).into(imageView);
这是我们常用的加载图片姿势,最关键的三步,先 with() 确定图片加载的生命周期,再 load() 加载不同类型的图片资源,最后 into() 展示到目标View。这么一句简单的代码,底层实现可是复杂得很,要整个都弄清楚,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只沿一条主线开始。
Glide 提供了丰富的API,功能强大,整理如下:
- 支持加载各种各样的图片资源,包括网络图片、本地图片、应用资源、二进制流、Uri对象等等,load() 方法有多个方法重载;
- 支持设置图片加载前展示临时占位图,placeholder() 方法,以及图片加载错误时展示异常占位图,error() 方法;
- 支持静态图片和 gif 图片格式,通过 asBitmap() 或 asGif() 方法指定加载哪种格式;
- 支持设置加载图片的大小,比如网络图片下载之前设置图片大小为View尺寸大小,然后加载压缩后的大小到内存,避免大图OOM,override() 方法;
- 支持加载网络图片时各种缓存策略,diskCacheStrategy() 方法;
- 支持不同 ViewController 中图片加载的生命周期,with() 方法。
实现流程
Glide 的完整使用姿势,为链式结构:
Glide.with(activity) // RequestManager
.load("") // DrawableTypeRequest
.asBitmap() // BitmapTypeRequest
.placeholder(0) // BitmapRequestBuilder<String, Bitmap>
.diskCacheStrategy(DiskCacheStrategy.ALL) // BitmapRequestBuilder
.into(imageView); // Target<Bitmap>
依照 with() -> load() -> intot() 这三步,源码中相关的类有这么几个:
- Glide:单例类,用来构建 RequestBuilder,并且持有 Engine,BitmapPool,DiskCache,MemoryCache 实例
- RequestManager:管理&开始请求加载图片,该类实现了 LifecycleListener 生命周期接口,所以能根据Activity 和 Fragment 的生命周期决定 stop,start 以及 restart 图片的加载;
- GenericRequestBuilder:A generic class that can handle setting options and staring loads for generic resource types.
- Target:An interface that Glide can load a resource into and notify of relevant lifecycle events during a load.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这几个类之间的关系就是:Glide负责构建含有生命周期的 RequestManager,RequestManager 根据load加载的不通图片资源构建具体的 ReuestBuilder,当请求的图片资源按照设置的规则(压缩、缩放、缓存等)处理后,再回调给 Target,具体是通过何种 Target 子类设置,则根据不同的资源类型来确定。
注:类图上方 RequestBuilder 和 下方 ImageViewTarget 子类相对应,GlideDraeablrImageViewTarget 支持动画的加载,所以对应为 GifRequestBuilder 请求加载的 gif 资源。
缓存策略
缓存在请求网络图片时能减少不必要的流量浪费。Glide 缓存分为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这两个缓存模块的作用各不相同,内存缓存的主要作用是 防止应用重复的将图片数据读取到内存,而硬盘缓存则是防止应用重复从网络或其他地方下载和读取数据。
关于缓存,就一定涉及到缓存 key 。如何生成 key 呢?查看 KeyFactory.buildKey() 方法。一般一张网络图片的唯一标志是图片 url 地址,但是基于这张图片加载时设置的一系列规则,比如 override 设置了固定大小也会生成新的缓存 Key .
内存缓存
Glide 默认是开启了内存缓存,可以通过代码设置:
Glide.with(this).load(url).skipMemoryCache(true).into(iv);
skipMemoryCache() 方法传入 true,就表示禁止 Glide 的内存功能。
内存缓存经常会用到 LruCache 算法,Glide 的内存缓存用到的也是 LruCache 算法,同时也用到了一种弱引用机制,共同完成内存缓存。
追溯源码至 Engine.load() 方法,这一步开始决定是使用缓存数据还是直接重新下载图片,整个流程如下:这里有个问题:LruCache 只看到了取数据的过程,那么何时会存数据呢?
A: Engine.onResourceReleased() 释放资源时,具体在于 acquire 引用计数器的作用:
- 当计数器>0,说明图片正在使用,存在于 activeResources 弱引用map中;
- 经过 release() 后,若计数器=0,说明图片不再被使用,就会调用上述方法释放资源,此时在该方法中会将当前没有使用的资源缓存到 LruCache 中。
磁盘缓存
Glide 禁止磁盘缓存的代码如下:
Glide.with(this).load(url).diskCacheStrategy(DiskCacheStrategy.NONE).into(iv);
先来说说几种磁盘缓存的策略:
- DiskCacheStrategy.NONE:表示不缓存任何内容
- DiskCacheStrategy.SOURCE:表示只缓存原始图片
- DiskCacheStrategy.RESULT:表示只缓存转换后的图片(默认选项)
- DiskCacheStrategy.ALL:表示既缓存原始图片,也缓存转换后的图片
注:Glide 加载一张图时,默认不会展示原图,而是会对图片进行压缩和转换,比如对图片进行尺寸压缩到 目标View大小。
磁盘缓存使用的也是 LRU 算法,对应的实现工具为 DiskLruCache ,整个处理流程接着上面内存缓存的流程开始,也即是 新开 EngineRunnable 任务加载图片,这一步会先判断是否进行过磁盘缓存,若可以则直接从磁盘缓存取,否则重新下载。流程如下:关于 Glide 的缓存机制目前就到这里,简单总结就是:
- 若允许内存缓存,先从内存LruCache中查找,若存在则将该资源添加到 activeResouces 弱引用map中然后返回,该 map 主要用来缓存当前正在使用的资源,若不存在则判断 activeResouces 弱引用map 中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返回,每次资源处于正在使用状态,则引用计数加一,若未使用,则缓存到 LruCache 中;
- 若内存中不存在,若允许磁盘缓存,再从磁盘缓存中查找;
- 若磁盘中不存在,则直接下载,然后再根据磁盘缓存策略缓存原图或是经转换后的图到磁盘中。
总结
Glide 的功能之强大,还有很多没整理到,更多来了解和源码分析,链接:https://blog.csdn.net/guolin_blog/article/details/5375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