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3篇
昨天早上和群里的小伙伴讨论到可以作为纪录生活及期自己更好的方式。包含有:(以下摘自易仁永澄老师)
• 月、周目标及回顾
• 日计划
• 时间开销记录
• 每日反思
• 项目化
思考自己的执行,绝大多数都在进行,除了时间开销纪录。日/周/月的回顾都在实行中。
在几次进行中得到了深刻思考。要能达到周和月纪录,每日的回顾是必要的。之后谈到了时间纪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好习惯为什么不能坚持?
想起在去年一段时间曾经实践过,在手机上用App记录。最后看到的图表呈现方式,可以清楚看到在时间上的应用,然而浪费的时间与投入时间的比例让人感觉焦虑。
时间是我们最不能浪费的东西。衡量时间的价值,在于将时间投入在某件事情上产生的效益。效益如何量化?可以由产生的效益能不能带来比较长远或长久的价值来判断。例如一个小时看美剧,和一个小时看书,哪一个可能产生比较长的效益?
我对于时间纪录的目的是:
1.透过数据了解时间的相对运用
2.将时间视为投资主动规划
3.透过纪录培养对时间的敏感
4.掌握自己的效率
以番茄钟的经验来举例。一开始使用时感觉25分钟非常漫长,无法集中注意力阅读,频频注意经过的时间。等到已经练习到形成习惯,能自然在看书时进入专注状态,25分钟感觉经过很快。
由于想要纪录,在开始及结束事情时必须注意时间经过,即时记录。借此间接培养对时间的感知,例如你觉得没休息多久,没刷多久的朋友圈,恍然一看已经过了30分钟。
透过时间记录可以发觉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投资比其他事情多,思考这是不是和你的目标符合?另外更精细的分析可以挖掘自己在进行某些事情通常的时间花费,用以预测评估自己未来在进行相同事情时需要的时间。
以这四个优点来看,记录时间都是有益的。那么为什么不能持续呢?反思之后的原因是:
1.工作任务碎片化,只能使用大块时间纪录,例如10:00-13:00,14:30-19:00工作。
2.记录必须即时,形成很频繁的操作。如果不马上纪录很快就忘了时间区间。
3.对于未纪录的时间会被归类于浪费。看到浪费的时间这么多,心里产生焦虑。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对时间的无感,但又不造成焦虑呢?
不用绝对时间,改用独立时间来记录。
例如:今天阅读量5个番茄钟,相当于2.5小时。锻鍊2小时。写作30分钟。
对于先定义需要有时间纪录的活动。然后在活动进行时开始记录。这个方式的重点在于:定义重要的时间投资活动,记录的目的是作为分析。加上每日的反思日记来思考:
1. 你对自己的今天满意吗?
2. 今天在各项任务上花费的结果是?
3. 在时间应用上有什么感想?
将重点放在愿意投资时间的重要活动上,只关注活动本身带来的改变,而不是以24小时的时间来分析,可以减少因为看到时间浪费产生的焦虑感。另外透过单独活动的时间投入比较,也可以作为该活动的分析。例如:昨日写作一小时,写了一篇文章。今天只用了30分钟,为什么有差异?
数字可以带来即时反馈,记录是给自己反馈的最好方法。找到一个容易记录的方法来坚持持行,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