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云华
投资,这个词仿佛自带“阶级划分”的意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词。它只属于世界上少数的人。这些人往往具有很多高流动性的资产,具有获得大量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寻找到最合适的投资途径和途径。那些并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的投资者,往往成为了一场场资本盛宴里的牺牲者。
在投资这场游戏中有几个玩家呢?第一是融资方,第二是投资方,第三是金融中介。这里不再赘述这三者都发挥了怎样的功能,我们只分析现在这三者存在的痛点。
融资方:有些项目刚刚起步,处在风险最大的初创期,因此直接被金融中介拒之门外;公司的上市有众多的业绩要求、财务要求和法律要求,因此IPO的时间周期、成本都极高;私募市场只能面向极具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但创始人往往因此而失去公司的控制权,为后期的治理埋下不稳定的因素。
投资方:对于实力较强的投资人来说,资本市场自然是赢者通吃。但对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这个市场却是云谲波诡,令人生畏。
首先,小投资人由于可用资金有限,甚至无法承担一份资产份额,因此即使他想要参与这个项目,他也无力认购哪怕一份资产的所有权。
第二,信息不对称。小投资人无法做到持续性跟踪项目的进程和盈利状况。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金融机构定期统计的项目营收和应分配的利润。
而且,因为小投资人必须依靠金融机构进行投资和信息的获取,因此必须支付给金融机构相关的服务费用,因此可利用资金进一步减少。
综上,小投资人可能在重重困难面前选择不进行投资,用可用资金进行储蓄。可是储蓄的收益远远比不上一次好的投资能产生的收益,所以社会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
金融机构:介于二者之间的金融机构其实也是很为难的。为了维护企业公正、透明、正直的形象,金融机构每年要耗资巨大打造一个投资人可信的品牌形象。但是这些支出最终都以成本转嫁的方式回到了投资人身上。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那Mybit提出了什么解决方案呢?那就是利用区块链技术让投资门槛降低,让每个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财富,实现资本的增长。而这个设想所依靠的一个前提就是:物联网的使用。由于这项产品需要物联网的广泛参与,所以目前Mybit的主要产品应用于可使用物联网的智能机械上。
我们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人想要在纽约做出租车司机,但是他没有车子,他可以怎么做呢?他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放到Mybit的平台上,同时展示自己的驾驶证、行车记录等必要的文件证实自己的能力和资质。
此时,Mybit上的其他用户就可以认购这个项目的股份。用户任意报价,小到1美元,多到1万美元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系统可以自行计算每个人对这辆出租车未来收益的所有权。同时制定一个同司机分配利润的机制,可能是3:7,司机因为贡献了劳动而在利润分配中占据30%。这样,这笔购车费用就被募集出来了,未来利润分配的机制也被敲定了。
那如何监督这个司机不虚报利润,故意报低利润以避免分配呢?在传统的投资中,确实存在着项目实施方故意瞒报利润,侵害股东权益的事情。我们应对这件事的措施,往往是通过审计。但是这种措施效率极低,成本又高。
如果这辆车的计程器通过物联网,可以和这个信息链相连呢?每一次提供服务后,车辆将获得的收益直接广播给所有用户,并直接将利润分配给司机和各股东。每个用户瞬间获得应得的利润。这可能是一笔0.001美元级别的收益,但是会被直接分配给应得的股东。
通过智能合约,这笔收益的分配和计算在瞬间就会完成。所以不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一笔一笔地计算每个人应分得的利润。这样即使一个项目存在成千上万个股东,利润分配的成本也不会增加一分一毫。
从这个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去中心化真正的意义。原有的中心因为能力和成本的原因拒绝了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若想让这些中小投资者能加入到投资活动中来,就必须用程序代替人力,让资产的细分可以足够小,让分配的过程自动进行。区块链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信任的问题,中小投资人不必信任任何的金融中介,大家共同相信一串代码,共同相信这个通过广播进行即时利益分配的机制。
同样,对于融资方来说,也去除了股权巨无霸的威胁。因为融资的渠道突然变广,股权分散在众多的用户手中,并不会集中于某一个人身上。而且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让这些用户彼此不知身份,也无法进行股东之间的股份认购。所以不必担心形成了一个霸道的巨无霸,将大部分利润夺走,并对经营横加干涉。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去掉金融中介之后,项目的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盈利预估都将由投资人完成。投资人很有可能涉足到一个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和行业,也有可能不考虑财务健康性提高杠杆以博取更高收益。而且,由于投资标的的种类会大大增加,一个有效的二级市场也不会短期内成立。除了得到收益分红,股东如何处理手里的股份,如何退出市场,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总而言之,Mybit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甚至整个区块链技术都是这样,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更多区块链方面的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区块链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