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翁道彰,家素封,重享受,喜肥甘,多内欲,外表虽硕胖,而内实虚乏也。1946年冬以儿婚操劳,气血暗耗,肝火内炽,心烦不寐,又尝煎服参汤。昨因事赴城,经营未遂,黎明又徒步驰归,感受风露,已觉不适,煎服十全大补汤调养。不意夜餐未竟,自谓恶寒头疼,合衣即睡,次早时晏未兴,家人近视之,僵卧声鼾,身热燔灼,呼之不应,进入昏迷状态。一家惊惶失措,遣伻(bēng)迎治。抚身壮热无汗,切脉数而欠力,目光晶莹,舌绛干燥,蜷卧默然,间有咳声。然以脉证分析,外感风寒而内闭热邪,何以知然?盖其人壮热无汗,蜷卧时咳,乃太阳表证;兼之筹谋失意,肝气不舒,郁久而成热,且数进补剂,致使外邪内热,锢闭其中,无从发越,转而合流横逆,上扰心主,故舌绛干燥,神昏不语。其证有类于中风而实非中风。若言治法,一宜解表以疏肌腠,一宜开窍以清内火。表解则血脉畅,火清则神志明,双管齐下,始易奏功。当处以古今录验续命汤,方中麻桂解肌透汗,川芎通络活血,参草补中益气,杏仁降气化痰,石膏大清胃热,去干姜之辛热,加香附之调气,水煎顿服。三时许微汗出,揭被展肢,目启不能言,神识犹不清,时以手捺其头,知其头尚痛也。日晡药再进,夜半汗稍多,热退大半,再前方减半服之。复诊:脉见浮缓无力,热已退尽,舌干不渴,曾大便一次,小便黄甚。此时外邪已解,内热未清,更宜肃清余邪,用四逆散加玄参、生地、蒺藜、栀仁之类,清热滋阴,调肝疏气。日服二帖,三日后,头已不晕,脉略有力,起立行动能自如,舌转白润,口知味,能食饭半小碗,精神尚不佳,身极疲倦,宜服滋阴和胃益气诸药,如玄参、熟地、麦冬、石斛、枸杞、首乌、橘皮、砂仁之属,进退调理匝月,神采焕发,肌肉丰腴,较昔为健。
Hubert按
这个医案,记载不能说不详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作者为什么会选《古今录验》续命汤,这个寒热并用,后世医家用得并不多得处方?
《古今录验》续命汤是《金匮要略》里面的附方, 下面是金匮得原文:
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麻黄、桂枝、人参、甘草、干姜、石膏、当归各三两 川芎一两 杏仁四十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看了这个条文,还是不相信这个处方有真么厉害,对不对?毕竟这个九个药,平平无奇,不就是麻黄汤加了几个药么,居然还可以治昏迷?!我查阅了手边资料,只有江尔逊老先生尽吐此方奥秘。话不多说,让我先引述他徒弟余国俊在《中医师承实录》的一个医案,侧面证明古方可以治今病:
《中医师承实录》里面以对话的方式,详细解释了这个医案为什么要用《古今录验》续命汤。限于篇幅,我就不全文引述了,只是把鉴别要点归纳一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原文。
风痱
风痱,以突然瘫痪(偏瘫或截瘫)为特征,身不痛,多无意识障碍(或者轻微意识障碍)。《古今录验》续命汤方义
江老对风痱病机的解释,本于《素问 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
江老认为,脾病而四肢不用,至少有两种情形:一是脾胃久虚,四肢渐渐不得禀水谷之气;二是脾胃并非虚弱,却突然升降失调,风痱就是如此。那治疗风痱,就应该顺从脾胃各自得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使升;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使降。
干姜辛温,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石膏辛寒柔润,质重而具沉降之性。干姜、石膏并用,使脾升胃降,四肢可以禀水谷之气,因此是本方得核心。至于人参、甘草、当归、川芎,是益气活血。肺朝百脉,用麻黄汤是宣畅肺气,促进经脉运行滑利,以助脾胃升降。江老及其弟子,将本方运用于: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等等,效果都很好。
不过本案的症状,和风痱还不太一样,为什么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也会有用呢?希望读者直接发消息给我公众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