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出门,一股寒气掺杂着细雨菲菲扑面而来,紧密的小雨织成千丝万缕的帘子垂下来,伴随着秋风狂扫片片落叶,地上已满是层层堆积,湿漉漉的沾着水珠,发黄的叶子,显得更加清透艳丽,这秋叶,秋风,秋雨,俨然一副仙境,令人陶醉不已。
今年还真是秋雨绵绵。还没过中秋,这雨几乎就没停过。连绵的淅淅沥沥,云雾重重,细雨霏霏。仰起头,这细雨滴在脸上,感到一股彻骨的冰凉,像一种失去的忧伤和迷离,一阵惘然若失的惆怅,又是一个冷秋啊!
北方的秋雨和南方的秋雨大不一样,北方的秋雨,没有江南烟雨的烟雾迷蒙,更不会有那烟柳小桥和青砖小巷的温婉意境。有的只是那烟雾缭绕凝结成如丁香般的愁怨。眼前的秋雨,更像是一位豪爽和柔肠并存的北方女子,可以百转柔肠的感天动地,也可以山河泣泪的洒脱悲壮。
这绵绵秋雨中,人们总算是摆脱了夏末的燥热,心神甫定,可以闲适、淡定了。然而些许微寒,却又担心起这秋雨终究也要打灭掉滋生万物的阳气,转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苍凉,世界渐渐地要归于枯寂,于是又生起悲秋之情。
这淅淅沥沥的秋雨,已在中国的诗词曲赋中滴落了几千年,湿过天南地北的客,浇过生离死别的愁。客居他乡时有她,夜半无人时有她,情场失意时有她,世事艰难时也有她。这秋日的雨啊,仿佛都和失意有牵连。这秋风,秋叶,秋雨更兼一颗秋心,便最是让人凄凄惨惨戚戚了。
沏一壶醇香的老茶,淡淡的苦涩中总能倒腾出几缕甘甜来,情愈真、味愈悠长……此时,繁华已尽,雾重成霜,满目的萧索荒凉,凝结成百千愁肠。似乎所有的秋雨都只是一腔悲伤,不知是秋雨挑拨了人们的感伤,还是那些情愫冷却了秋的凉?其中滋味,也许李清照体会更深,所以她把秋雨写进了心灵,写到了骨髓,把文人的纤弱之笔融入了秋的悲。
我对秋雨最深处的记忆恐怕要数那首柳永的《雨霖铃》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总觉着这秋的韵味已十足,有雨、有寒蝉、有酒、有离别,更有一颗快要揉碎了的心,终了只有那杨柳岸的一弯残月,两地生愁。再后来就是“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容若先生的这首词让人不胜唏嘘,包蕴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伤逝中的悲痛,只有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人总有些放不下的情愫,如同藤蔓,缠绕在心中无限蔓延,而你却不想去躲闪,甘愿承受这甜蜜且疼痛的牵绊。在爱与痛之间,能留得住的是沾了清露的色泽,那是来自内心的安详。
这青春年华里飞花雪月的情感,以及淡淡的朦胧让相思穿过南国的烟雨,期待梦的相逢。渐行渐远的秋天,依然留着我对你的眷恋。对你的一点一滴不管清晰还是模糊,都会选择安安静静地守望。让最初相见的花,在我灵魂深处静涵的香。
忽然想起容若先生的那句“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轻柔婉约,像水里的莲花,在细雨的抚触下,散发着纯洁的暗香。无论是旧日的情怀还是今日的重逢,都是缘分。不管是萍水相逢也好,刻意知会也罢,终究是见着了,即使无语,也像花一样弥漫过淡淡的清香,这幅场景更是让我等后辈为之动容!
此时此刻,窗外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容若先生的故事还在脑海里忽隐忽现,看着窗外,静静地思考,静静地苦涩和忧伤。而就在这忧伤、苦涩之中,忽然感受到人一生中最真挚、最真切的情感,于是,那“无著处”的相思切肤般的疼痛,那患难与共的友爱刻骨铭心,更有那斩不断的思亲、怀乡……都在这绵长悠远的秋雨中魂牵梦萦。
秋临叶落风声瑟,
雨茫茫,情茫茫。
当时只道是寻常,
谁将红豆作无聊?
万点雨水不胜愁,
雨更甚,愁更深。
雨天尚有放晴日,
愁思哪有断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