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哼,你不过爱的是自己
文/二丁目先生
三月刚过半,细雨绵绵。恋爱中的人也正如这细雨,连绵不断的是哀愁。
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跟大家谈谈,人际交流的本质以及恋爱关系中所发犯的错误。
外部关系即内部关系
如果是你个敏感细腻的人就会发现,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你并不是在和现实中的他交流,你是在和内心你认为的他交流。
每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认知方式,都是在自己心中建立一个他人“模型”,这个“模型”是他人的投射,是你心中的他。
至于这个“模型”与现实中的人是不是相符,这不重要。(当然会有差别了,笨!你又不了解他的全部,你怎么建立一个和他现实中一样的模型呢?)也是有一些相同之处的,我们通过共情,或者说对这个人逐渐深入的了解,能够逐渐去矫正心中的“模型”,尽量使心中的“模型”和本人越来越接近。但完全一致是非常困难的。
你心中的“男神”,“女神”,是你心中的投射,完全是你想出来的,和本人不一样的,所以有人会说男神和女神只存在于想象中,一旦遇到真人就会破坏原来的美感。深以为然。
你认为这个人怎么样,你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对待方式,虽然一个人高马大的大汉对人很和蔼,但初次见面谁都会给这位大汉面子,因为在他们心中大汉总是个不省油的灯。
你认为这个世界怎么样你就会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对待这个世界,反过来世界同样会如此对待你。
记忆总是最美好的
最美好的只存在于记忆中呀,想想儿时吃的糖,儿时的玩具,想想就特别美好,但现在的你若是偏要再去试试,吃吃以前的糖,玩玩以前的游戏,估计都会觉得索然无趣,或是愤然起身发起牢骚“这东西没有儿时的好吃了”。
其实糖还是小时候的糖,东西还是小时候的东西,只有你不再是以前了,皮肤细胞还10年全部换一批呢,从物质层面上讲你早就不是从前的自己了。
准确的说大脑会把不完美的东西补充的很完美再放入记忆中,从而产生一个完美的形象,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经验。——格式塔派心理学。
移情
这种心中的“模型”和实际的偏差在心理学上讲叫移情:将本该不属于他人的品质强加于他人身上。
移情说来也很奇妙,一个本该用于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词,原本是指来访者把不属对于咨询师的情感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比如来访者看到咨询师身上某一点很像父亲,于是便把咨询师想象成了父亲,于是本应该是对父亲的情绪就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
这一点在人际交流中也非常常见,遇见过这么多的人你想必你心中已经对各种人物进行了分类吧,类似于严谨爸爸型,奶油小鲜肉,吹毛求疵处女座……等等,这些类别可以让你在第一时间给一个人贴上标签,令你的大脑得以充分的“偷懒”。
同时你对待额头上各种标签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就像你面对一个小孩总不会用对待一个长辈的方式吧,同时如果你把这个人贴上小孩的标签,你的应对方式也会改变。
这一点在男女关系中体现的特别充分。
恋爱是盲目的
恋爱是盲目的!当然了,恋爱当然是盲目的,智商落了好几层,多少人失恋后抱头痛哭怎么会爱上这个人,有的则在恋爱中越陷越深,可是你知道么,你爱的是心中的他/她,你还是爱的自己呀。
现实交流中,看似你是在和他/她交流,但实际上是你和自己心中的他/她交流,对你自己来说对方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人不重要,你只顾心中的他/她是什么样的。
把对方看成父亲或者女儿都犯了一个大错,把本不应该属于对方的品质放到了对方身上,强求对方,对方当然不会具有这些品质了。毕竟那只是你自己对父亲的感受,是你自己在心中把对方与父亲形象重叠了。
这样的强求对方,也许他会像父亲一样照顾你,终究有一天他会不堪你的要求,走向反抗之路。
恋人关系更是如此,初期恋爱时便把对方想象的完美无缺,但相处一段时间后,对方缺点逐渐暴露,心中对方的形象逐渐丰满接近于现实,你也会越来越受不了他/她的种种缺点,气的直想分手。仔细想想这种生气不是因为对方没有和你内心的他一样么。
有人问,那我还爱他么?我该分手么?我说,爱,分手。你爱的是心中完美的他,不分手等着变臭么?
一见钟情的心理
最最开始和很多天真的孩子一样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后来逐渐成长遇见更多的事情,逐渐对一见钟情嗤之以鼻,认为感情是需要培养的。直到现在,对内心逐渐深入了解以后,我又相信一见钟情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假想的恋爱对象,是你自己的对爱情的投射,期待这样的爱情,当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出现的时候,人就像见到了心中的他/她一样,于是说遇见了一见钟情。
只不过这种一见钟情,爱的还是自己罢了。
经得起考验的,把对方从心中拿出来,看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把心中的他变成现实的他,才是真爱情。
该如何去爱
恋爱很危险。
恋爱是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揭开去获得真心。
每个人出生以后在成长过程中总会收到种种伤害,这些伤害藏在心理形成一个个心结,恋爱中人的心会回到心结所在的地方,展现给对方,以获得疗愈。
这时候,两个人都会回到小时候,以获得疗愈,可是对方也是小孩子呀,两个小孩能照顾好自己么?
这种方式陷入了僵局,不断去寻求外来的疗愈,找到的人也只能是这种人,于是你会见到各种“巨婴”。
这种僵局却很容易打破,不过是把需求转向为自己了,先爱自己,拥抱内在的小孩,令他/她成长,让自己先获得成长,这样即使另外一半还没来得及长大,你也能充分给他/她爱的帮助。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吸引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