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点啰嗦,今天简短一些,就用正反两个事件展开,反思一下:
反面案例:
一下走进“新中国式学堂”,有点兴奋过度了,连续两晚没睡好,尤其是昨天晚上写完总结就睡刚刚好,偏偏习惯性打开微信不停刷,刷上了瘾过了12点也没睡着,导致早上起不来,一整天状态都不好。
可见,坏习惯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好吧,既然觉察到了,必须给自己立个规矩:
10:30必须上床睡觉,手机不进卧室;一年之计在于晨,早上6点前必须起床。
正面案例:
晚上芊宝不想去刷牙,各种慢吞吞。最后,还是想要我帮她刷,说自己刷的不干净。我只好说:“好吧,刷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对你的牙齿负责,否则后果你是知道。”说完我就果断地离开了卫生间。
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她自己刷完了牙,然后带有炫耀口吻地对我说:“妈妈,看看我的牙白吗?”哈哈……这要是在以前,通常就是一边唠叨着不自己刷牙的各种不好,一边气呼呼地帮她刷了或者逼着她必须自己刷了。
发现:遇到类似情况,大家不妨尝试“冷处理法”——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她正面直接的方法,然后果断离开,给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时间。
当然我是针对4岁左右年龄段的孩子,其他年龄的段大家也可以试试。但是肯定比“打破规则”带着情绪帮她解决,或者唠叨着逼她自己解决更适合孩子们。
最后,插入一个链接:震惊!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甚至已经放弃自己!
看完内心很沉重,很痛心,也很忧虑,希望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少,而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真是任重道远!怎么会这样?我首先想到“信仰”,可能这个词有点虚有点大,那就说“真善美”吧,是不是越来越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一代又一代的人迷失在物质追求中,而精神世界越来越匮乏。
就像文中说的,“教育干什么去了?我觉得我们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去做值得学生和孩子尊重的人,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出榜样”。
文有点长,话题沉重,却非常值得好好读一读,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