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秩序敏感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成长期。进入这一敏感期,孩子对于秩序非常敏感,对于事情的发生顺序、物品的摆放位置、平时所做的事情,对事物的所有权,都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一旦这种秩序被打破了,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焦虑。而因为孩子不善于表达,无法说出自己的感受,所以时常用哭闹、发脾气、无理取闹来发泄。
蒙特梭利说过:“秩序敏感期从孩子出生开始,并且且持续到6岁左右,在孩子的九大敏感期中,秩序感第一位的,它影响着孩子一生的行为和习惯。”所以,父母,我们要懂得尊重和关注孩子的秩序感,千万不要把孩子的行为当成无理取闹,否则对孩子造成大的伤害。
1.尊重孩子的秩序感,接纳孩子的固执
蒙特梭利曾经说:“秩序对于儿童来说,是生命的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真正的快乐,是一种对外界的适应。”
虽然孩子年纪小,可是却具有天生的秩序感,并认为秩序是不可更改的,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内心的秩序,不要试图改变他。比如,孩子喜欢坐右边,喜欢挨着爸爸坐,那么就让他坚持下去。否则,孩子就会感到不舒服,缺乏安全感。
2.引导孩子井然有序地生活,培养孩子好的习惯
既然孩子有天生的秩序感,并且很难改变这种秩序,家长就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父母从小就给孩子提供整洁、规则的生活环境那么他们就会建立这样的内心秩序感,习惯了整洁、规范的生活。一旦生活环境变得乱糟糟的,他们就会感到不服,想要改变它。
再如,孩子第一次吃饭的时候,就被要求先洗手、端正,不能随便摇晃;从小就被要求早睡早起坚持睡前洗脚:从小就被要求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从小就被要求礼貌,不能说脏话…那么,这种天生的秩序感就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长久地坚持下去。
3.尊重孩子对于物品所有权的执着
很多父母害怕孩子养成自私、没有友爱的坏习惯,所以会让孩子分享自己的食物、玩具。可这很容易破坏孩子的秩序感,让孩子产生不满。因为在秩序敏感期,孩子具有很强的物权意识,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能随便和别人分享。一旦遭到父母的强迫,他们就会不安,甚至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影响人,环境造就人。孩子一旦进入秩序敏感期,就会变得任性、固执,但家长一定不要把这当成无理取闹。我们只有尊重孩子,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