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然:
听完今天的读书会,让我明白工匠精神不是一味枯燥机械、僵硬死板的工作方式,而是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工作的热爱,它不只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获得。作为一名即将入职的基层员工,如何实现自己的工匠价值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成为一个优秀的“工”,需要保证自己在工作岗位上无差错无拖延,耐心、细心、用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学多问,多取经,多探索,勇于尝试。而后成为一个具有自我升华能力的“匠”,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在本职工作完成后额外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工作流程变得更顺利,针对自身岗位的优劣现状应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在不断反省进步中让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从而真正实现由“工”到“匠”的价值升华。
王煜焯:
《工匠精神》对我感触最大就是孝,在秋山木工的纯手工工厂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规则有三条。第一条,禁止使用手机,和家人使用书信联系,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微信中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试想又有多少人还记的怎么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表情,用文字传递自己的孝道。 第二条,一年仅10天假,这10天假会让大家更珍惜和亲人团聚的时间,不仅仅让人体会到孝道的重要性,更能让人培养专注力。第三条,每天需要在素描本上用画图记录心得,一本笔记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记录完,这本笔记的任务还没有完,它会分别出现在各自学院的父母面前,父母会带着对子女的自豪和思念写下鼓励,最终这本沉淀的笔记会再次出现在子女的手中,他们带着思念和感恩泪流满面的和大家分享着来自亲人的鼓励。秋山木工的规则中不再强调工作的高压性,反而透露着做事先做人,百事孝先行的理念,引人反思,引人发省。
石智如:
在我的思维中,工作与专业的对口与否,待遇是否足够好,一直是我考虑工作的两大原则。可今天听完《工匠精神》的读书会后,才想明白原来我毕业时的择业观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一直在想我们读了这么多书,这个社会可以给我们提供什么,而不是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回报与付出的逻辑是完全颠倒的,因此才会造成现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今天我十分庆幸听到了这场读书会,其实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心的问题”,每一个企业给我们创造的就业平台都是人类进程中不可磨灭的一笔,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工作为整个社会创造了价值,这份工作才能称之为事业,人只有在工作上创造了价值,才能称为成功的人,回报是在创造价值过程中的一个结果,而并非最终目的!
张睿:
《干法》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很多不简单的道理。尤其对于我们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弄清楚人为什么要去工作怎么去工作这个问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正如书中所提“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只有理解工作的意义,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拥有幸福。我们要微笑的面对每一次工作中的困难,保持好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抱怨工作所带来的压力,我会谨记这个道理努力做到幸福快乐工作,尝试着去接受工作上的种种考验,相信终有一天人生会朝着幸运的方向转动,从而让生命获得转机。
张杰丽:
在樊登读书会中,我接触到了《工匠精神》这本书。匠气在过去我们多少有点鄙夷,因为大师们唯一需要甩掉的沉渣劣习,无非就是匠气。但物为之用,总要过了匠人的手,每个人拥有的总也不会都是大师力作,生活总是被各类匠人支撑着,也不管你喜不喜欢工匠。匠人精神的“为天命而活”也并不是让我们一味消极的相信天命,而是应该时刻保持对生活、工作的热爱与敬畏,学会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掌握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工作中去提升自我的人格,修炼自我的心性。每一天踏实,用心,精细,严谨的将工作做到极致,每一天反思反省,实务精进,磨炼灵魂,修炼心智,修正内心的误差,改变行为的偏颇。做一个快乐的工匠师。
工匠精神让人懂得:一切烦恼皆源于心。俗语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人心的偏移,烦恼之人失去了那份对工作的敬畏心、荣耀心与喜悦心,失去了那份对工作最本真、最初衷、最原始的热情与热爱,以一颗功利心、浮躁心、投机心追求一种简单、粗糙、肤浅的满足,追求一时的浮华,视工作为获得金钱、名声、权利的工具,殊不知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追求。
工匠精神最难也最简单的就是抱着对人生的敬畏,做一个自我人生的工匠,做一个人生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