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今天又拖延了,天天高效学习都学到哪里去了?还给了课堂上的老师了。又成功的群里聊了半个小时,晨读感悟又到下半夜了。
今天说的不要拖延,嗯确实又华丽丽的拖延的,也没啥,拖就拖了呗,(自我安慰)。哈哈哈。
其实在我个人观点看来,觉得还是缺少动机,很多时候不懂为什么而做,还有做这件事情意义如何。每个人都有渴望变得优秀,那种渴望和自然,是身体的一部分。只是在优秀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的经历在等着我们,会让人迷失彷徨。
例如经常听到的优秀的人士都是有列清单计划以及长期规划的。我们其实也懂,也知道这类确实是对生活帮助作用特别大,只是好像写着写着就会觉得好多事情有点无关痛痒,有点上不了台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或许可以降低一些要求。但别放弃行动。简单也有简单的人生,也有简约而不平凡的一面。
对于任务,我总喜欢选择那部分自己相对擅长的,这是因为这部分自己已经熟悉的领悟,做起来不那么累,然而想成长还是要跨出自己的舒适区,但在其它领域其实没有什么舒适区这一个概念,那些模糊区域其实是自己还没有迫切的想获取重要的信息。
一个原本只能跨出2米的人突然要打造成4米跨越,这其实很难,除非对方对这类意愿特别强烈,才有坚韧的毅力持续行动。
而大多数正常想变好的人,其实可以放轻松一些,简单简单点,先让自己融入进那个学习氛围圈,产生一些互动,然后再一点点进步,进步的过程中带点自身想玩尝试的倾向,这样更容易形成坚持的动机。毕竟很多人的过往沉淀和积累并不是在一个频道上,在自己可控范围内,找点想好玩的事情进行尝试,也是不错的方式,今天有进步那么一些就好,如果进步多了那就是意外的奖励。制造意外的收获会让人更容易继续行动。
当下困惑的什么问题,其实可以先简单的写列出来,很多时候不愿意面对这类问题,喔个人分析自我有三个问题:
1.为何要那么劳累?缺少动机。
2.为什么要拼命学习?缺少意义。
3.为什么要拖延?保护机制。
适当的拖延也是在保护我们避免盲目决策,只不过过多的拖延会让人生少了很多色彩。
一件事情心里期待的事情拖延超过三次依然念念不忘就赶紧做了,三五分钟能搞定的事情也赶紧办了,小事情上刻意提醒自己还是很有帮助。确定大目标方向,然后忽略它,剩下就是注意小细节的一点点改进。正如航船需要灯塔确认方位,剩下的到达终究是靠自己如何抗击暴风雨,努力到达安全港湾。
给自己一个简单的设定期限吧,到了就完成它,刚开始尝试别太注意完美,接受不完美,反而变得更美。